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她被捧上神坛,真是烂透了

0
分享至

请想象这样一种人生:

一家六口全靠自己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公和小叔子、弱智的小侄子、90多岁的婆婆,以及两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一个人还要干农活、去工地搬砖、跑运输累到翻车、贷款养猪又碰上猪瘟欠下几十万债务......

是不是光看描述都觉得太苦,太难了?

以上是一个农村女性所经历的真实的前半生。

她叫刘夭梅,55岁,是今年鄂州市评选出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简直是个恐怖故事”

在刘夭梅的故事里,她面对苦难的坚韧令人惊叹,但她所遭受的一切苦难却着实有些吓人。

在很多人看来,刘夭梅的遭遇堪称一个“恐怖故事”。

首先是这个家庭太过特殊,丈夫、小叔子、侄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很难不让人怀疑存在家族遗传的问题。



图源:新浪微博

其次,“她本该可以不过这样的生活。”

该承担的,不需承担的,她都独自承担了。

但抛开这些,最令人不适的,还是用表彰掩盖女性苦难的叙事方式。

她的事迹简介中写道:“但她没有害怕,没有哭泣......”

在这样的表述中,刘夭梅成为了一个崇高的道德符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她被施予一顶道德模范桂冠的同时,也被剥夺了生而为人的合理欲求。

我们深知,赞美和歌颂并不能帮她从苦难中挣脱出来,只会加重对她的禁锢与封锁。

对刘夭梅来说,“模范”二字将成为她一生都难以摆脱的道德巨石。

对与刘夭梅有着类似处境的底层女性来说,假设她们做出与刘夭梅不同的选择,那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牺牲自己、成全家庭的女性道德模范被树立之后,又会有多少底层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地踏上朝圣之路,不断榨取自己的价值,将自己献祭给他人。

不幸的是,这世上的刘夭梅还有很多。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地方在继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之类的模范评选。



图源:网络

翻看这些女人的故事,一面是所谓“人间大爱”、“一方佳话”,另一面却总是明晃晃地写着两个字——“吃人”。

河南的马某丽,“23年如一日操持家务”,从01年开始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同时还要伺候患有精神疾病的小叔子,给他出医药费和生活费,2016年婆婆生病不能自理,她又“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一家三个病人,还要养孩子,还要外出工作挣钱。



图源:文明河南

她人生几乎一半时间都用来照顾丈夫的家人,而她的丈夫又在哪呢?

“比亲儿子还孝顺”“就算是亲女儿也很难做到这样!”——对于极具牺牲精神的好媳妇,人们总喜欢给出这样的评价。



图源:新浪微博

但其褒奖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女人替代了家庭抚养中缺失的角色,替代了儿子的角色、丈夫的角色,替代了社会帮扶的角色。

她们是如此全能,如此模范,她们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喂养了一个家庭。

令她姐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肥东好媳妇”熊某,她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也顺利通过了安徽大学的应聘。但为了照顾生病的公公,她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机会。



图源:网络

在家庭遭遇变故的故事里,女性的牺牲总是如此顺理成章。

没有人会质疑为什么不是丈夫放弃工作来照顾自己的家人,没有人会俯下身问问那个做出牺牲的女人,问她是否有遗憾有委屈。

抬头看金匾一片,低头见泪水涟涟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妇女运动领军人物谢丽华就曾批评过这种“妇女模范”的评选,她发现当时选上来的故事千篇一律,都是以妇女的牺牲换取家庭圆满。

比如丈夫死了,妻子把遗腹子生下来,辞掉工作到农村照顾公婆;

比如一家子都是精神病,一个女人照顾他们一家人。

“我当时看了这些稿子后我特别难受,我就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是她们,我能这样做吗?」我做不到,我肯定做不到!”

“如果我做不到,难道我的品质就不好吗?”

谢丽华意识到,对这些女性来说,她们最需要的是帮助和解放,而不是有人夸她们伟大。

在当时的《中国妇女报》上,谢丽华和她的同事们还曾就“什么是模范妇女”这个问题与大众们展开了长达半年的激烈讨论。



图源:中国妇女报

“这样的评选到底是精神文明,还是封建愚昧?这块从封建历史中传递过来的道德巨石,曾经交到过我姥姥那一代,再到我这一代,到底还要压垮多少中国女性?”

30多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仍旧振聋发聩。

1993年,谢丽华带头创办《农家女百事通》,这是中国唯一一本面向农村妇女发行的月刊。她让农家女成为故事的主角,她让农家女生平第一次获得发声和讲述的机会。

她们被束缚在“好媳妇”“好妻子”“好女人”标签下的生命困惑,她们被压抑在标准妇女形象下难以抒发的苦与累,终于可以说出,也终于有人听见。



图源:《农家女百事通》农村妇女信札

2023年,山东某地敲锣打鼓让“好媳妇”戴红花游街,又将“教女有方”的牌匾送至娘家,让“娘家人也能感受到好媳妇带来的荣光”。

“好媳妇”代表发言,说自己会继续孝敬公婆,做好家务工作。

街道办主任强调,希望更多人向好媳妇学习。



牌坊或许从未倒下。

虽然如今有些地区开始往前一步,不仅评选好媳妇,也评选好丈夫、好儿子、好父亲,但我们不难发现,男女面临的评价标准还是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对好丈夫的要求是“家务共担”,但对好媳妇是“庭院美丽,家居整洁”。

育儿问题上,好丈夫的标准是“子女共育”,好媳妇的标准则是“科学教子”。

孝老问题上,好丈夫“尊老”,好媳妇得“孝敬长辈”。







而我们都很清楚,这个长辈通常指的是公婆。

是的,如果说孝顺父母是作为人的美好品德,但孝顺公婆却单独成为了女人的美好品德。

从男女的评选条件来看,显然好丈夫整体上的标准更模糊,更指意不明。

而成为好女人的门槛更高,意味着女性所背负的永远要更重一些。

事实也是如此,对患病妻子不离不弃就已经是百分的好丈夫,但好媳妇的事迹简介里却常常写着对患病丈夫+公公婆婆+患有精神疾病的小叔子不离不弃。



谢丽华曾对此感叹,“抬头看金扁一片,低头看泪水涟涟。我们的妇女是一种什么样的境遇啊?”

故事没变,看故事的眼光变了

如今我们对刘夭梅之类的模范故事感到不适,是因为看故事的眼光已经变了。

更多人能从女性视角出发,识别那些被美化的苦难,看见颂歌中“吃人”的一面。

在#山东某村庄评选好媳妇#相关视频的评论区里,质疑之声完全占据主导。



图源:抖音

今年一则标题为——《我妈,一个被拐卖的农村妇女,治好了我的焦虑,也希望能够让你没那么焦虑》的短视频,博主想借自己母亲历经折磨却仍“乐观”的故事来激励网友们要“一切都往好的方面看”,结果却博得骂声一片。

她的母亲遭遇了什么呢?

她被人从云南拐卖过来,嫁给只会抽烟喝酒打架的男人,生下三个女儿,几十年来在暴力和贫困的环境中挣扎。

她想逃,却被扒光丢在祠堂前;

她终于逃走,却为了三个孩子,再次把自己送回地狱......

如此惨痛的经历,却在多年后成为女儿的鸡汤素材。

庆幸的是,观众们没有喝下这碗用女性苦难熬制的鸡汤,而是纷纷拨开那些虚伪的矫饰,想尽办法地追溯和勾勒出一个被拐妇女不幸的一生。



图源:网络

前段时间还有一则引发热议的帖子,女孩无意间翻到妈妈年轻时的日记,却发现了一个与自己印象中判若两人的妈妈。



图源:@小狗漂流日记

一直以来,妈妈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

但在妈妈23岁时写下的日记里,女孩却找到了一个“消失的她”。

日记里的她,讨厌相亲,抵触婚姻,“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最大的梦想是当兵。

朋友结婚,她的评价是“真要命,又有一个女人向坟墓走去”。



图源:@小狗漂流日记

可结婚后,这个鲜活的、独立的“她”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会说自己从小就想当家庭主妇的贤妻良母。

她人生的目标变成找到一个依靠,结果第一任丈夫重病,第二任丈夫家暴。

她希望能有人照顾自己,照顾自己的家人,但现实却是她一直在照顾所有人。

在女孩眼里,妈妈的转变,并不是一个贤妻良母为爱牺牲的感人故事,而是“一个女人逐渐被社会驯化的过程”。



妈妈新婚时写下的日记

她看见她的失落,理解她的无奈,从一个女人的角度,而不仅是女儿。

日记之后的故事,是女孩带着妈妈和妹妹离开了村庄,在小县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妈妈开始种花、和朋友聚会、开始慢慢找回那个丢失的自己。

是的,最后让困在妻子、母亲角色中的女人获得喘息空间的,正是这样一种女性的目光。

也正因为这样的目光越来越多,那些曾经无人在意的女性生命才得以被看见,被理解。

农村妇女韩仕梅在网络写诗成名,一路从河南南阳的小山村走到了联合国的演讲台——“和树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苦;和墙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痛”,人们在诗歌里读懂了底层妇女的痛苦和挣扎。



图源:十点人物志

50岁离家出走的苏敏因自驾游视频爆红,人们在她的故事里窥见到无数中年妇女被压抑的生命欲求,她们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洗衣做饭、照顾家人,养大了孩子,还有孩子的孩子,她们扮演着这个世界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这个角色里却没有自己。



图源:50岁阿姨自驾游

相比背负重担的好媳妇、好婆婆们,韩仕梅们、苏敏们跳出框架的勇气和坚韧显然更鼓舞人心。

因为她们最后托举住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自己。

如谢丽华在文章《不是出路的出路》中所言,“我在想,要讴歌就应该讴歌那样的妇女,她们终于找到了解放自己的道路,虽然是刚刚起步,但那也是一条幸福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7岁的林青霞,长相并非国色天香,和普通的邻家女孩没太大区别

17岁的林青霞,长相并非国色天香,和普通的邻家女孩没太大区别

静静时光
2023-11-28 17:09:03
德国冻结对巴勒斯坦难民援助的全部资金,指责教材传播仇恨

德国冻结对巴勒斯坦难民援助的全部资金,指责教材传播仇恨

桂系007
2023-11-29 04:42:37
老照片:105年前的四川灌县,如今的都江堰,真实面貌让人惊叹

老照片:105年前的四川灌县,如今的都江堰,真实面貌让人惊叹

智汇阅读
2023-11-29 07:15:30
美女写真—— 第 38 期

美女写真—— 第 38 期

硬核数码科技
2023-11-28 10:37:54
富士康、和硕、台积电、联发科、华硕、台达等中国台湾17家电子企业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汇总

富士康、和硕、台积电、联发科、华硕、台达等中国台湾17家电子企业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汇总

全球TMT
2023-11-29 10:28:07
姐姐走后,我和姐夫住在一起

姐姐走后,我和姐夫住在一起

杨木林
2023-11-03 15:40:12
冲刺180万辆,特斯拉一把“梭哈”:Model 3/Y年底降价18000元

冲刺180万辆,特斯拉一把“梭哈”:Model 3/Y年底降价18000元

科技先生
2023-11-28 13:46:35
晚了!鲍尔默后悔得到哈登,泰伦卢面临被裁警告,哈登逃避责任

晚了!鲍尔默后悔得到哈登,泰伦卢面临被裁警告,哈登逃避责任

体育大朋说
2023-11-29 15:30:08
武汉大学压力来了!

武汉大学压力来了!

妖妖浅谈
2023-11-27 10:19:25
中远海控回购注销,股本已经减少了!

中远海控回购注销,股本已经减少了!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3-11-29 12:01:57
十大元帅仅2位屹立不倒,其一朱老总,其二出人意料

十大元帅仅2位屹立不倒,其一朱老总,其二出人意料

兵说
2023-11-29 11:23:05
柯文哲再遭重击!不到5天,第三人宣布退出民众党!

柯文哲再遭重击!不到5天,第三人宣布退出民众党!

全澜姣说泡影
2023-11-29 09:50:38
蓬佩奥:无论谁赢得总统选举,美国都会支持乌克兰

蓬佩奥:无论谁赢得总统选举,美国都会支持乌克兰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11-28 04:53:07
朝鲜历史书:高句丽在辽宁全歼隋炀帝300万大军,史称萨水大捷

朝鲜历史书:高句丽在辽宁全歼隋炀帝300万大军,史称萨水大捷

叫我大黑熊
2023-11-26 19:34:35
华为旗舰新机P70出货量或将暴增230%,卖点提前预览!

华为旗舰新机P70出货量或将暴增230%,卖点提前预览!

热点科技
2023-11-28 18:58:05
乌方:俄军正猛攻乌东工业重镇

乌方:俄军正猛攻乌东工业重镇

参考消息
2023-11-28 09:35:15
有一种死,叫福尽而亡!

有一种死,叫福尽而亡!

大禹小城
2023-11-28 15:55:58
汪小菲实名举报小S

汪小菲实名举报小S

镜头里的我们
2023-11-29 07:50:2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惠城区这个村官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惠城区这个村官被查

南方都市报
2023-11-29 11:23:12
欧美工厂多到没地方建,越南用工荒达到前所未有地步

欧美工厂多到没地方建,越南用工荒达到前所未有地步

肖战爱音乐
2023-09-17 07:38:26
2023-11-29 18:12:49
她刊
她刊
用潮流和资讯,打造最美自己
5130文章数 510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击败韩国和意大利 沙特利雅得赢得2030世博会举办权

头条要闻

击败韩国和意大利 沙特利雅得赢得2030世博会举办权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傅首尔和老刘确定离婚 评论区沦陷被骂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科技要闻

马云内网罕见发言:祝贺拼多多,坚信阿里会变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游戏
健康
本地

房产要闻

置换客二手房出手难?上海郊区新盘推出“首付分期”

手机要闻

红魔9 Pro+氚锋透明版图赏:高辨识度 硬朗设计极客范儿

《FF16》两周内玩家数增加了36%:黑五促销太划算?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