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至今大约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
筝起源于秦,其悠扬而动听的音色深受百姓和上层阶级的喜爱。
从而展现出了它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我国音乐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到了唐代,这一时期的筝乐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繁荣时期。
多样的演奏形式,遍布各阶层的演奏者以及对海内外的广泛影响,都体现出唐代筝乐的繁荣盛况,形成了“走马听秦筝”的局面。
再加上,唐代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兼容并包的多元化特征,音乐尤其是筝乐的对外交流更是频繁,对筝乐在海外的传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筝乐在唐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无论是从演奏技巧、演奏者、创作风格还是传播影响各个方面都取到了极高的成就。
深入探究其繁荣原因,与当时时代各方面的影响都息息相关。
首先是社会原因。唐代以来,统治者通过制定大量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国力增强,社会稳定,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有利于筝乐在和平时代的发展与繁荣。
这些统治者为了国家稳定,认为音乐具有表达情感、思想传播的功能,因此大力支持音乐或者说筝乐的发展。
再加上这些统治者大都喜好音乐,于是筝乐的发展也就受到了国家支持。
其次,从经济上来说,唐代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筝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们的温饱得到保障,就可以去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筝乐也就是其中的一种。
然后,从文化上来说,唐代实行一种宽松的社会政策,兼容并包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筝乐的发展与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再加上此时唐代对外交流频繁,长期的对外交流不仅促进了筝乐的传播,也让筝乐不断吸收海外音乐文化,双方共同获得进步。
最后,唐代筝乐的繁荣也离不开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
众所周知,唐代的文学艺术发展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不管是音乐、诗画、书法还是文学作品,都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具体来说,唐代的古诗文里筝乐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强,在壁画或者石雕中,乐队的演出场景也离不开筝乐,这种文化氛围的出现对筝乐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唐代筝乐的繁荣体现在当时社会中的各个方面,从当时流传于民间的诗文就可以看出。
筝乐既可以表达欢乐喜悦之情,也可以表达人们心中哀怨忧愁的情感,因此在当时的文学家、艺术家笔下尤为重要。
唐代筝乐的特征首先要从形制来说,唐代对筝的弦制进行了改良。筝在唐代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以琴弦的数量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十二弦筝和十三弦筝。
唐代的筝乐在需求下对弦制进行改良,主要以十三弦筝为主。
除了这种传统的筝类乐器,还有一些新的乐器出现,这些乐器或是从海外进贡而来,或是在原先乐器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可见在唐代,筝类乐器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扩大了乐器的范围。
在制作材料上,唐代选用了最先进的制作方法,以鹍鸟筋为材料,从而使演奏的音色和音质有了极大提高。
此外,处于保护琴弦和外表美观的需要,唐代将筝弦进行染色,并广泛运用于日常演奏之中。
其次,从演奏形式上来看,唐代筝乐的演奏形式是多样的 ,主要以独奏、合奏以及大型乐队演出为主。
其中这种大型合奏往往出现在统治者以及诸侯宴请宾客的场景,或是一些祭祀或是典礼上。
并且由于受到当时对外交流频繁的影响,这些乐曲中的外来歌舞也占有大量位置。
最后,筝乐的繁荣也体现在大量的筝曲和先进的演奏技法上。
唐代的筝曲不仅继承了先代的优秀作品和技法,在唐代开放包容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筝曲进行了大量创新,创造出了反映当时繁荣时代的乐曲。
并普及在民间、宫廷宴会甚至青楼雅舍各个方面。在这样的基础上,唐代乐人的技艺得到了充分提高,极大地丰富筝乐的表达方式,增强了筝乐的表现力。
筝乐在唐代的影响非常广泛,不仅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加快,在唐代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对海外的影响也加快了进程。
从而扩大了唐代对海外的影响力,也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对外影响。
以东南亚为例,唐代筝乐对于缅甸、新罗筝类乐器的创造就有所影响,以中国筝为模板创造出了适应于本民族的新乐器。
对于印度来说,唐代与当时印度的音乐交流也极为广泛,我国的筝乐不仅对印度产生了极大影响。
这些印度乐曲也反过来影响了我国,丰富了唐代乐曲的表现形式。像《天竺乐》《南天竺》等作品都与印度有密切联系。
随着唐代文化的不断传播,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这其中也包括音乐文化的交流。
他们不仅派遣留学生、访问使节,还多次与我国进行音乐交流,其中也包括各种音乐制度、作品和音乐理论。
根据记载,日本派遣使者来到我国学习中华文化,并带回大量书籍以及乐器,现在依然被珍藏在日本进行保存。
筝乐也从此在日本流传起来,唐代就曾派遣乐队到日本进行传授音乐,这些乐谱被日本人编纂成书,基本保存了当时乐谱的原本面貌。
这些对外的音乐交流,不仅促进了唐代筝乐的对外传播,扩大了唐代的影响力,也让唐代筝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从而实现了共同进步。
总之,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繁盛和强大的国家,其音乐文化也是居于世界前列。
筝乐在唐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前朝的积累下进行了广泛创新,在唐代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景象,更是凭借其影响力流传海外。
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体现我国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载体。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M].用校点本.
【清】彭定求等纂辑.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捧印本.
关也维.唐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