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中美成立了常规沟通工作小组和出口管制沟通机制,美国财政部也同中方进行了亲密互动,双方又成立了“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这一切好似都在为接下来可能的中美领导人会晤铺路,而为确保美国届时拥有足够多的谈判筹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已经开始在“301关税”上做文章,准备“放大招”了。
据大西洋理事会网站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在参加该理事会举办的跨大西洋地缘经济论坛时,明确地表示其办公室正进行一个“很强劲的跨部门审核流程”,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华“301关税”的审核。戴琪对中美当前的贸易关系表现得十分谨慎,她很清楚地知道中美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者虽结构不同,但规模、分量和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却都不容小觑。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借“301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五年过去,中国不仅没有被打倒,还在美西方的围追堵截中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一次次地实现了涅槃重生和弯道超车。反观美国,却因中美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而自损八百。2022年就是“301关税”四周年到期之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接收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意见,戴琪也从一开始的对华极端鹰派,转变为接受不可能“脱钩”的现实,再到现在主动提及“共存”。她表示,希望这次的审核工作能实现中美“对世界富有成效和建设性的共存”。
美方态度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6月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先后访华。紧接着,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所有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于马耳他展开了两天超12小时的多轮会谈,布林肯也在次日同另一位中方高层在联大期间举行了会晤。
中美高层的频繁互动,被认为是为中美元首11月在APEC期间举行会晤铺路。谈判桌之外,中美今年已经就所谓的“气球事件”、台海问题、南海争端及美加韩黄海军演进行了多番博弈,这些交锋无一不是以美方的妥协退让而告终。这次马耳他会谈比起上次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中美实力对比已经今非昔比,美方再也不能在主导地位上对中方指手画脚,相反,中方说的话,美方还要细细揣摩。
中美元首去年在巴厘岛达成共识,拜登总统当面作出“四不一无意”的承诺,原以为这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没想到却是巅峰。这之后,中美关系却急转直下,“气球事件”之后,紧接着就是对台军售、南海拱火、芯片制裁、黄海挑衅等一系列恶性事件,结果到头来,求着中方对话的还是美国,美方实力诠释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方想促成中美元首对话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中方到目前为止都没对此作出明确表态,就是等着看美方的表现。如今戴琪主动提到“共存”,这或许意味着,美方对“301关税”的态度变了,中方想要的,美方可能真的要给了。中美年终大谈判那就不会是美方的幻想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