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细长如丝的面条,
加上葱、姜、蒜、辣椒等简单调味,
半勺猪油,五分钟开水煮沸,
两分钟下面捞起,
一碗常山索面便上了桌。
杭州西湖边新侨饭店的这碗面,
最近人气颇旺,
郭晶晶、白岩松、施一公
纷纷前来品尝。
这碗面名叫“永君妈妈的那碗面”。
面到底有何特别?
9月23日上午,
潮新闻记者赶去了新侨饭店。
从洗碗工到做面厨师
这是一碗励志的面
这一次参与火炬传递的不少火炬手都下榻在新侨饭店。
一走进新侨饭店,亚运的元素扑面而来,门厅里摆放着多张火炬手和饭店工作人员的合影,其中“永君妈妈的那碗面”上镜率最高。
“我就是在这里给郭晶晶和她的同伴做面吃。”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徐永君的眼神亮了起来,她说给宾客们做面,边做边讲自己来杭闯荡的故事,“郭晶晶听得很认真。我讲到带着三个孩子闯荡杭州,她似乎很有情感共鸣,还微笑着点了点头,讲话的声音很轻,很温柔。”
徐永君是杭州新侨饭店的员工,她做的常山索面凭借着“小时候妈妈的味道”征服了很多游客老饕,成了新侨饭店的网红。
很少有人知道,徐永君起初并不是一位专业厨师,只是饭店一名洗碗工。
十多年前,徐永君带着三个孩子从衢州来到杭州打工,并在新侨饭店找到了一份洗碗的工作,尽管工作忙碌,但徐永君从来不觉得辛苦。
2021年,新侨饭店推出“小面大作”系列,搜集各色美食,常山索面也被纳入其中,然而厨师们多番尝试,始终达不到预期的味道。后来,饭店的餐厅经理建议“面是哪里来的,就让哪里来的人做吧”。
饭店就让衢州来的徐永君试试,没想到意外如潮,被赞“有妈妈的味道”。
她的面也被命名为“永君妈妈的那碗面。”
面条好吃,背后故事更暖
很多人被圈粉
不仅仅郭晶晶,还有很多人吃过徐永君的面后被圈粉:“白岩松老师吃完面后笑眯眯地走过来和我说,‘我们合张影吧’”;还有央视名嘴刘建宏,他急匆匆地吃了面,汤都没喝完就要去赶飞机,临走说这次没吃够,下次再来吃。”
参与火炬传递的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在听了永君妈妈的故事后有点感动。她说,这是一碗有真、有情的面。
“屈总说,这碗面什么浇头都没有,味道却很好,这是一碗自信的面。屈总还和我分享了她小时候的工作经历,跟我说,做好一件事,努力总会有回报。”徐永君说。
“火炬手们都很爱吃,可以说永君是我们饭店和火炬手合影最多的人了。”新侨饭店总经理竺丽萍笑着说。
“这碗面真的有这么好吃么?”记者好奇地也要求品尝一下这碗面,永君妈妈现场推来餐车,支起炉灶,烧了一碗。爽口的清汤配上细韧的面条,经过辣椒、姜、蒜等简单调味,一口下去,鲜味十足。
“我们这碗面的特点是3分面,7分汤,面不能太多,吃不完可以再续,这样鲜味才能充分浸透。”徐永君说,一碗普普通通的常山索面,能够走进西湖边的新侨饭店,走进那么多人的心里,带动了家乡索面的销路,是她最开心的事。
在永君妈妈的心里,这碗面也因此有着更多的情感和内涵。
2021年,新侨饭店曾邀请100多位环卫工人来酒店,在10楼露台上,徐永君给每人煮上一碗爱心索面,“他们用双手扮靓城市,我也用双手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2022年,新侨饭店将索面送进医院食堂,给守护在健康战线上的医护人员送去了一份温暖。
如今有了火炬手们的点赞,这碗面又和亚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火炬手的到来,再次引起了大家对这碗面的关注,但这碗面终究是一碗温情的面,是做给所有普通人吃的一碗面,希望能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温暖。”竺丽萍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