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三,致死率排名第二。9月23日上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新闻发布会于广州举行。新的规范综合了我国结直肠癌领域近年来的显著进展和充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内容覆盖了结直肠癌多个学科领域,为广大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12张流程图,协助医生提高诊疗准确性和一致性据介绍,2023版《规范》在2020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除了借鉴国际指南的最新内容,还更深度融合了我国的国情和临床实践,综合了我国结直肠癌领域近年来的显著进展和充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内容覆盖了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疗、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提高2023版《规范》的实用性,特绘制12个相关诊疗流程图,以协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佳临床实践,进而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与会专家表示,2023版《规范》是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具有鲜明的学科意义,此外,其发布将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广大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和福祉,为2030健康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防癌体检,可以作为送给父母的“健康礼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癌症统计(GLOBOCAN 2020)估算,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190万,死亡数为93.5万;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8.96/10万,死亡率为14.08/10万,分别位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第3和5位。结直肠癌是全国及全球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广东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林桐榆
“早期发现的结直肠癌患者,八成以上是可以治愈的。”电子科技大学四川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专家林桐榆建议,带父母做一次防癌体检,是很好的健康礼物,是有孝心的体现。
“预防直肠癌,二级预防很关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结直肠外科教授汪建平呼吁,公众要积极参与政府、医院、社会机构等组织开展的筛查。“对大部分人来说,45岁做人生第一次肠镜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此后应当每1-5年做一次肠镜。”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则提醒,有肠癌家族史人群应当比其他人更早开展常规筛查,首次筛查的年龄,建议比家族中最年轻发病者再提前10年。
许多人因为做肠镜过程痛苦望而却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粪便基因检查等无痛、准确率较高的新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文|记者 薛仁政
实习生 李芷涵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沫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