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打算对中国的电动车产品加征关税,这是也打算学特朗普,和中国来一场贸易战吗?欧洲有这个实力与中国较劲吗?中国还有什么底牌?
最近我们中国的车企在欧盟遇到了一些困难,欧盟决定对中国的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然后打算以此为由加征反补贴税。
其中,德国尤其积极,一心想让中国电动车企业吃瘪。自从7月份德国政府对华战略公布之后,德国对中国的态度就离“友好”两个字越来越远了,而且在加大力度地“去中国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对中国的投资更加排斥,经常是政府使用行政手段阻挠中资企业正常的收购。
德国现在这么针对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很有可能是因为感觉自己的蛋糕被抢了。众所周知,德国的汽车产业是传统强项,奔驰宝马大众这些牌子世界闻名。但是时代变了,随着低碳环保越来越被人类重视,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中国的电动车品牌和产业趁机崛起,走在了德国前面。
此消彼长之下,德国反而在汽车行业上加大了对中国的依赖,今年上半年,德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猛增了75%。一个老牌汽车产业强国要依靠一个电动车新贵,这对于德国人来说面子上是很挂不住的,而且也不符合他们对中国减少依赖、“去风险”的既定策略。
德国就是欧盟的一个缩影,现在整个欧盟的汽车市场都在接受中国电动车的冲击,而他们本土的电动车却非常不经打。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只能很不讲理地用强制手段把中国车企抵挡一阵,不然很有可能会是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进行“一边倒的屠杀”,就像之前物美价廉的中国电动车占领东南亚一样。
欧盟是不是打算和中国进行一场贸易战?我认为目前还不至于。特朗普那次是打算让美国跟中国强行脱钩,程度是非常严重的。而中欧这次有点像十年前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的“反倾销调查”,这算是国际贸易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不过也有不同点,那就是现在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有一个主基调,就是对中国“去风险化”,让这次的反补贴调查多了些许“政治挂帅”的味道。“去风险化”正是美国一直鼓吹的,所以不排除是美国鼓动欧盟各国将中国的车企拒在门外,好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但是就连德国的专家也不看好欧盟这么做,如果中国和欧盟互相伤害,那最后两边都会是输家。比如德国的传统车企,每年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产出是要卖到中国市场的。
除此之外,中国手上还有一张牌能死死地卡住欧盟的脖子,将其随意拿捏,那就是电池。欧盟要搞电动车,搞新能源产业是离不开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而现在欧盟对中国电池的依赖程度,就像俄乌冲突之前,他们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一样,如果要跟中国的电池彻底切割,就必须得做好壮士断腕的牺牲觉悟。
不过考虑到去年欧盟才为了乌克兰断了一条“手臂”,把自己弄得大伤元气,所以在我看来欧盟想对中国故技重施一次是很难的,起码几年之内都无法做到。
不论欧盟再怎么想和中国脱钩,最终会发现还是脱不了钩,这是因为欧盟在相对衰落,而中国在崛起,所以中国的名字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出现,这是欧洲人必须学会接受的事实,如果继续听美国的忽悠,和中国鹬蚌相争,那只会让自己亏得更大,最后便宜了美国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