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双陨落!月船三号失联,月球车着陆器无法唤醒:核心任务没完成

0
分享至

根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最新消息显示,月船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未能在计划的时间内苏醒,虽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再强调它们会继续努力唤醒月船三号,但大家都知道这很可能意味着月船三号任务的终结!



印度的探月之路不得不说还真是一波三折,从月船一号开始印度走上了正式的探月之路,最终探测器飞得无影无踪,宣告着任务的失败!

完全不顾第一次的彻底失败,月船二号就要直接进行月面软着陆,最终任务成功一半,月船二号的轨道器算是成功在月球外轨道上站稳脚跟,但是月船二号的月球车最终一头扎到月球表面,来了一个炮弹般的撞击,这也意味着月船二号任务算是成功一半!

2023年7月14日印度成功发射了月船三号探测器,一出发就差点闹了一个大效果,由于运载火箭的能力不足,如果高度偏低,差一点就要一头栽回地球!



之后月船三号靠着自己一次次的漂亮操作,把自己拉回了正轨,中间还遭遇了外界的压力!

尤其是8月11日俄罗斯的月球25号发射,这是继47年前苏联发射月球24号后,俄罗斯最新的尝试,在大部分人认为俄罗斯会轻松实现落月的时刻,月球25号直接来了一个失踪,最后NASA在俄罗斯航天局计算出的坐标位置,找到了一个直径10米的大坑,这是月球上新形成的陨石坑,始作俑者就是月球25号!

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新时代下首次探月宣告失败,甚至还没有进入预着陆轨道,直接在大家的视线中消失!



反过来看印度的月船三号,也算是争气,最终跌跌撞撞爬到终点,也让印度成为世界上继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四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国家!

当然如果细追究起来,还算不上是月球南极,只不过是靠近月球南极圈,至少是目前为止月球上着陆探测器中纬度最高的一个了!

8月23月船三号在万众瞩目之下成功着陆于月球南极,当然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来看三哥笑话的,但是没想到这一次三哥并没有自己打脸,还真一举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并且很快成功释放了月球车,这个月球车的设计寿命是14天,这相当于月球上的一个白天!



在月球上走走停停,月船三号月球车也有了很多的发现,甚至还在月球上玩起了跳高,但最终无奈之下和着陆器分别在9月2日和9月4日进入休眠期,为了即将到来的极寒月夜做准备!

按照计划经过寒冷的月夜之后,9月22日月船三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将迎接月球上的阳光,充满电实现唤醒,但根据最新的结果显示,月船三号的月球车和着陆器仍没有反应,大概率是游戏结束了!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导致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这也意味着月球上的一昼夜大约是28天,也就是说月球南极进入月夜后至少是14天之后才能再一次迎来阳光!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同时昼夜时间较长,因此温差极大,月昼最热可以达到120摄氏度,月球南极月夜来临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180摄氏度!



目前来看月船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就是折在了极端低温之上,电池已经因为低温而损坏,要想苏醒几乎是不可能了!

前前后后,月船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工作时间还不到14天,虽然印度获得了荣誉,也算是成功实现了月面软着陆,尤其还是在月球南极,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这个任务时间实在是有些短,甚至核心任务还没有完成!

世界各国集中注意力奔向月球南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月球南极可能蕴含着水资源,人类未来想要在月面建立空进展长久停留,水资源是最重要的!如果继续深究下去,在月面长久地停留探测,除了想要以月球为跳板进行深空探测之外,主要还是想要月球上的氦三资源!



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同时也是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人类文明未来继续发展甚至想要更上一步进行深空探测,能源问题必须要更好地解决!

而可控核聚变技术就被认为是人类可以赖以生存的下一代能量利用方式,而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清洁核能源地球上几乎没有,但月球上却很丰富!虽然说月球是开放的,但未来随着各国的深入探测自然是先到先得,美国新一轮重返月球计划目的在此,其实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国际科研站项目最终的目标也是这样!

现在印度的月船三号跳出来插一杠子,沾沾自喜的同时,其实它们没有完成最核心的任务,那就是在月面找水!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北局长夫人脚踹怀孕护士,扬言:踢死赔得起!结局大快人心

湖北局长夫人脚踹怀孕护士,扬言:踢死赔得起!结局大快人心

安妮Emotiong
2023-10-30 22:34:35
印度成“美国人的缅北”?全球90%诈骗电话从印度打出,美国人今年或损失近千亿美元

印度成“美国人的缅北”?全球90%诈骗电话从印度打出,美国人今年或损失近千亿美元

红星新闻
2023-11-28 21:22:18
一场3-1打脸曼联!29岁弃将闪耀欧冠,放走顶级中场,签水货芒特

一场3-1打脸曼联!29岁弃将闪耀欧冠,放走顶级中场,签水货芒特

小火箭爱体育
2023-11-29 14:07:51
放假通知!2024广东大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敲定,最长假期54天

放假通知!2024广东大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敲定,最长假期54天

小美亲子教育
2023-11-29 12:06:18
增程式车型或将在明年开始淘汰

增程式车型或将在明年开始淘汰

车卖家
2023-11-29 12:44:33
又搞脱钩?中国将不再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被谁取代了?

又搞脱钩?中国将不再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被谁取代了?

财话连篇
2023-11-28 12:57:27
湖南男子一月交4万电费,剪掉多余5根电线,意外却突然发生

湖南男子一月交4万电费,剪掉多余5根电线,意外却突然发生

星辰人生
2023-11-02 23:18:40
中国丈母娘最喜欢的职业排名出炉了

中国丈母娘最喜欢的职业排名出炉了

光影纪史
2023-10-14 16:54:22
李易峰嫖娼事件的网红女主身材有多辣?

李易峰嫖娼事件的网红女主身材有多辣?

镜头里的我们
2023-11-29 07:50:18
卸任市委副书记9个月后,“70后”商黎兵,以这一身份亮相

卸任市委副书记9个月后,“70后”商黎兵,以这一身份亮相

政知新媒体
2023-11-29 11:11:19
为什么抗美援朝志愿军遗骸是从韩国回国,而不是从朝鲜回国

为什么抗美援朝志愿军遗骸是从韩国回国,而不是从朝鲜回国

吃瓜不吐皮V
2023-11-28 11:59:07
缅北人魔白应兰:以虐杀年轻男人为乐,却自称是被敏昂莱逼得

缅北人魔白应兰:以虐杀年轻男人为乐,却自称是被敏昂莱逼得

晏京故事
2023-11-28 17:31:32
上甘岭如今是属于韩国还是朝鲜?

上甘岭如今是属于韩国还是朝鲜?

丹宝说文史
2023-11-27 11:12:19
福建号航母港池弹射36吨小车,向全球宣布:电磁弹射技术世界第一

福建号航母港池弹射36吨小车,向全球宣布:电磁弹射技术世界第一

基斯默默
2023-11-28 00:19:00
胡锡进批中国安检“过度普及”:非常巨大的资源浪费;昔日曾称安检少不得

胡锡进批中国安检“过度普及”:非常巨大的资源浪费;昔日曾称安检少不得

小萝卜丝
2023-11-28 16:04:52
血亏41亿!中国银行获俄罗斯2.08亿美元赔偿,代价是交出8架客机

血亏41亿!中国银行获俄罗斯2.08亿美元赔偿,代价是交出8架客机

杂谈哥闲谈
2023-11-29 11:19:57
灭勇奇兵:湖人旧将续命三分+准绝杀 决胜时刻碾压库里引发盛赞

灭勇奇兵:湖人旧将续命三分+准绝杀 决胜时刻碾压库里引发盛赞

醉卧浮生
2023-11-29 14:16:18
陕西杨凌职院一学生持刀行凶致一死一伤,家属:遇难学生头天刚陪父亲过生日

陕西杨凌职院一学生持刀行凶致一死一伤,家属:遇难学生头天刚陪父亲过生日

极目新闻
2023-11-29 17:17:31
iPhone 16新设计曝光,可能是近几年改变最大的苹果手机

iPhone 16新设计曝光,可能是近几年改变最大的苹果手机

刘奔跑
2023-11-27 19:50:08
网传只因员工回复了“好”字,遭老板群内“教育”:没情商,长辈或领导才这样回复

网传只因员工回复了“好”字,遭老板群内“教育”:没情商,长辈或领导才这样回复

不掉线电波
2023-11-28 14:42:37
2023-11-29 17:52:49
科学黑洞v
科学黑洞v
宇宙保罗万象 我们要科学看待
1137文章数 23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击败韩国和意大利 沙特利雅得赢得2030世博会举办权

头条要闻

击败韩国和意大利 沙特利雅得赢得2030世博会举办权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傅首尔和老刘确定离婚 评论区沦陷被骂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科技要闻

马云内网罕见发言:祝贺拼多多,坚信阿里会变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旅游
健康
手机

房产要闻

置换客二手房出手难?上海郊区新盘推出“首付分期”

艺术要闻

“印记留学报国——大众篆刻作品展”于中华世纪坛隆重启幕

旅游要闻

龙门港之旅,传承与现代交汇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手机要闻

红魔9 Pro+氚锋透明版图赏:高辨识度 硬朗设计极客范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