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访问美国期间接受了CNN精心策划的一次采访,后者在提问时多次牵扯到涉华议题,故意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妄图给黄英贤挖坑埋雷、挑拨中澳关系,所幸的是黄英贤早就看穿了美媒的伎俩,明确表示不会使用“威胁”这样的措辞去描述中国。
在评价美国总统拜登所谓“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对抗”的相关言论时,黄英贤也有意回避了提到中国,只强调要管控分歧,并敦促“有关大国”应当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总而言之,只要是中美竞争的话题,黄英贤一概回避,或者暗示澳大利亚无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态度,这也从侧面反映美国拉拢盟友围堵中国并不得人心。
黄英贤
事实上自从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以来,澳大利亚就多次对华释放善意,即使中美关系不断恶化,中澳关系也出现逐渐回暖的迹象,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在对华政策上所表现出的战略自主性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当然,中澳在核扩散、南海等问题上确实还存在一些分歧,但从大局上来看,中澳关系已经实现止跌回稳,事实证明,只要双昂秉持建交初心,坚持正确的相处之道,中澳关系就能够发展好。
澳大利亚的例子也证明,并非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在对华政策与美国亦步亦趋,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之后就多次呼吁欧盟战略自主、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这也带动了欧盟领导人的一波访华潮,但就在中欧关系重启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德国却掉了链子。
阿尔巴尼斯
据英国媒体报道,德国内政部正计划迫使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建设中减少使用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的设备,并在首都等敏感地区完全禁止使用中国设备。
更加奇葩的是,德国内政部之所以要禁用中国设备,理由居然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事件。
按照德国有关部门和个别官员的脑回路,“北溪”天然气管道有利于德国,但却是俄罗斯造到,那么同样也有利于俄罗斯,所以被某个不希望看到俄欧互利共赢的国家炸了。
北溪事件
将这个逻辑套用到5G项目中来,德国依赖并受益于中国的5G设备,中德也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但由于这些设备属于中国,和“北溪”一样存在被炸的风险,所以要以“国家安全”为名禁用中国的设备。
说白了,德国已经放弃了从源头杜绝风险,而是向恐怖主义低头。
只要满足某些国家打压中企的条件,就能换得平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那些无力应对大国胁迫的小国所可能采取的妥协办法,但对于欧盟龙头国家德国而言,屈服于政治胁迫和恐怖袭击未免有失强国风采。
朔尔茨
当然,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德国政府还故作姿态地解释称,禁用中方设备是为了降低对外技术依赖,或者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话来说,是对中国产品“去风险”。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方一贯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呼吁有关国家遵守市场原则和世贸规则,为外企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其实别说中方反对了,就连德国内部都分歧重重,自民党所控制的数字交通部就提出异议称,如果禁用华为产品,将导致德国更加依赖瑞典的爱立信和芬兰的诺基亚,后者都是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
毛宁
此外,全面禁用华为将大大拖延5G网络布局,还会给国内的通讯运营商增加无谓的经营成本,要知道目前德国一共有8.2万个移动通讯站,其中超过一半都使用了华为设备,如果全部推倒重建,将带来至少50亿欧元的成本,使得德国通讯网络技术大开倒车。
除了政府内部有分歧以外,德国工商界也普遍表示反对,欧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德国电信就直言此举“不切实际”,将使德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德国内部不乏理性的声音,事实也证明,有关方面口口声声质疑中企存在安全风险,但却没有任何证据,这纯属有罪推定,有违法治精神,更不符合欧盟一贯标榜的自由贸易精神。
欧盟
希望德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多倾听工商界的声音,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去损害国家利益,注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再一次证明,所谓的“对华围堵”注定不得人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