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关注“楼市温州”,看不一样的原创新闻
01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曾经遍地断头路的温州,如今正在逐步被打通。
日前,绣山路(开源路至惠民路段)通车了。这是近期横渎板块3条在建道路中,率先通车的一条。
除绣山路外,勤民路(横渎南路)、横渎西路工程也已进入扫尾阶段,接下来会相继通车。
即将通车的道路示意图
除了上述道路,勤民路向南约900米的锦延路,也正在建设中。
原先被“藏”起来的世纪樾府,可以去现场实地查看了。如果有意在该区域买房、置业,请扫二维码报名。
扫码马上报名
待上述道路全部通车,整个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网,仅剩绣山路(惠民路至府西路段)未通车。而这一段,当前已是净地,将结合绣山中学新校舍同步建设。
这看似仅仅是几条断头路的通车,实则预示着温州一个重大规划——城市中心区,这座建设了20多年的新城,终于即将完成。
绣山中学、绣山路以南的原中职地块,将成为城市中心区最后一块方正的规模宝地。
就此,城市中心区的城市道路网全面形成,新区建设也全面扫尾。
刚刚通车的绣山路
建设了20多年,城市中心区着实建得很慢,它见证了温州的辉煌与迷失。
好在这几年,城市中心区在温州城市复苏的过程中,重新加速建设,如今终于朝着收官前进。
02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上世纪末,温州民营经济闻名全国,一时名声大噪。
但是,温州城局限于老城区,螺蛳壳里做道场,整体狭小、老旧,严重影响温州城市形象。
当全国各地的商人、官员慕名而来,温州都没有一座像样的“客厅”来接待客。
来考察的人士,在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温州人的“四千精神”点赞的同时,又惊讶于温州城市面貌的落后,与其高知名度形成鲜明反差。
于是,温州提出旧城改造、新城开发。
温州新城开发的标志——物华天宝
新城开发始于1992年,一开始主要指新城大道沿线,一路向东,连接当时的经开区(蒲州、状元),是国内较早启动新城开发的城市。
同时,随着1998年温州火车站建成,车站大道沿线爆发,一路向南,成为当时温州的“金融街”。
通车没几年的城南大道,很快成了“城中大道”,更名为锦绣路。
就此,温州在锦绣路—新城大道、车站大道两条主干道的夹角,向东向南,将市行政中心搬迁于此,建设城市中心区,扩大新城规模。
城市中心区规划于1999年提出,由汤家桥路、温州大道、车站大道、锦绣路—新城大道围合而成。
城市中心区示意图
城市中心区以市行政中心、世纪广场为核心,周边布局市博物馆、市科技馆、市图书馆、温州大剧院等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南北结合绣山公园、世纪公园,打造温州城市中轴线。
当规划亮相,城市中心区就启动了建设,是国内较早搬迁市行政中心、依托行政资源建设新城的城市。
2000年,世纪广场建成。
2002年,市府路建成通车,时代广场开业。
2003年,温州市博物馆、科技馆、人民大会堂投用。
2004年,温州市行政中心投用。
2005年,温州市图书馆投用,是当时国内普通地级市最大的图书馆。
城市中心区
在当时看来,温州城市中心区,建设很顺利,效率非常高,区域面貌、各类设施全省领先,扭转了温州城市形象。
03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令人遗憾的是,城市中心区建设的良好开端,当时却没持续下来。
大概2005年起,温州城市建设放缓,甚至趋于停滞,城市中心区建设也随之按下了暂停键,成了半拉子工程。
本世纪初就已敲定方案、2003年动工建设的温州大剧院,直到2009年年底才建成投用。
温州大剧院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在温州城市建设停滞的那几年,其他城市纷纷开始搬迁行政中心、建设新城,且建设标准、规格更高,形象更“高大上”。
而温州的城市形象,在本世纪初昙花一现后,又被其他城市甩在身后,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温州的城市面貌始终缺乏亮点。
曾经市府路旁的农田(摄于2012年)
那些年,市行政中心前方、世纪广场旁,还有大量农田、城中村,成了一种怪相。
市府路沿线的地标建筑东海广场,工程进展一直非常缓慢,一度停工。
即便到了2010年,温州重启城市建设,这种尴尬景象也没得到改变。
曾经的城市中心区(摄于2015年)
直到2014年,温州启动建设中央绿轴区域,将其作为城市亮点区块重点打造,从而让沉寂了10余年的城市中心区,重新焕发生机。
不过,中央绿轴区域的范围,与城市中心区稍有不同。
中央绿轴区域以世纪广场—世纪公园所在的城市中轴线为中心,由锦绣路—新城大道、汤家桥路、瓯海大道、惠民路围合而成。
相比较城市中心区,多了温州大道以南区域,与三垟湿地相连。城市中心区所在的惠民路以西区域,不在范围内。
围绕着世纪公园,中央绿轴区域开始重点建设。白麓城、万科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建设。
不过,惠民路以西的横渎板块、站前东小区,虽属城市中心区,但并未纳入中央绿轴区域,后续的城市建设依旧停滞。
曾经的横渎板块(摄于2015年)
04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2016年,温州启动“大拆大整”,拆除了城区大部分城中村,腾出了大量土地,随即展开“大建大美”。
随着横渎、划龙桥、前网等城中村拆除,属于城市中心区的横渎板块、站前东小区,终于得以开展新一轮建设。
2018年,横渎板块规模地块出让,建成了如今的凤起玉鸣、鹿城壹号、金茂府。
2021年,保利接手东海广场,建设保利·天际,如今外立面已接近完成,真正成为温州城市中心区乃至整个温州城的新地标。
如今,随着横渎板块3条道路通车,城市中心区道路网终于要完成了。
同时,城市中心区建设,也朝着收官目标前进。
市府路新貌
从1999年城市中心区规划发布算起,到今年已经24年了。
如果从1992年新城开发算起,现在都31年了。
当城市中心区建成,二三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已沧海桑田。
现在,在城市中心区外围,新城已经不新,车站大道不再是公认的“金融街”。
站前东小区、龙沈新村已沦为“老破小”,一些曾经的豪宅也沦为了“老破大”。
以时代广场为中心的时代商圈,哪怕曾经再辉煌,再高端,如今也受到城市综合体的冲击。
曾经“高大上”、全省领先的各类公共场馆,如今也相对普通了。
这座将要收官的城市中心区,终究是一座新旧参杂的中心区。
不过,沿着市府路,世纪广场—世纪公园,温州大都市形象已完全展现,温州城市面貌也跃上了新的高度。
保利·天际、凤起玉鸣&鹿城壹号双子塔、合众大厦、白麓里、印象城MEGA、开元名都酒店、悦尚大厦等一系列地标,让城市中心区展现都市风貌的同时,还成了市民重要的生活中心、商务中心。
城市中心区新貌
待中央绿轴区域南片的惠民路站TOD项目、G-16地块完成商业开发,这里将真正崛起为温州新的现代化商圈,更像温州的市中心。
收官着实太晚,遗憾也有不少,但这些年温州不再彷徨、加速建设,让这座曾经停滞的城市中心区终于建成。
为过去温州的停滞惋惜,也为近年温州的奋起点赞。
扫码马上报名
后话: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
点击上面,关注“楼市温州”,看不一样的原创新闻
1、
2、
3、
4、
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