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人口2470万,地区生产总值38700.58亿元;地处世界第一大的恒河三角洲核心区的孟加拉国,人口1.7亿,国内生产总值为3550亿美元。
同一个时代,上海陆家嘴金融区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另一头的孟加拉国,棚户区遍地、饥民哀嚎,大量幼女沦为妓女,犹如人间炼狱。
那么,南亚用怎样一种方式,糟蹋了恒河三角洲这样的天选之地?
恒河三角洲面积6.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孟加拉国南部,小部分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 平均海拔10米。三角洲汇合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格纳河三大水系,河道密布。宽320公里,开始点距海有500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角洲。
政治分裂,割裂了这块地域进展的腹地
1947年,印度独立前夕,面对大势已去的殖民地统治,英国出台了著名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二:印度和巴基斯坦。后来,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分出,单独成立孟加拉国。这块肥沃三角洲核心区在行政上与印度正式分离。
我们看到,三角洲的进展,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是利用河流航运,集聚流域内人口、物产等资源,进行吸纳式进展。而分离后的恒河三角洲,从河口溯流500公里,即遭遇行政断切,由孟加拉国变为印度领土。行政壁垒加之国家利益,印度不可能将恒河平原的强大经济势能向孟加拉国的达卡等大城市输入,这样,反而成就了孟买、加尔各答等恒河平原周边城市。而失去腹地的恒河三角洲,或者说孟加拉国,这样一个孤立在河口上的国家,成为经济、军事、以至自然地理上的“死地”,除了印度洋的强劲海啸,没有社会经济外力输入。
宗教冲突,阻隔了群体融合与经济交流。历史上,印度与孟加拉国分离的首要因素,就是宗教冲突。印度的主要宗教是印度教、孟加拉人则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强大的莫卧儿王朝还能够调和这种矛盾。和英国道别后,新生的印度政治力量、以至于西巴基斯坦,都无力操纵这种局面,甘地的博爱也化解不了愈演愈烈的分歧,双方只能挑选放手,同根同种的孟加拉与印度,就此分道扬镳。更严峻的问题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是教义排他性极强的宗教,这就决定了两地不可能有频繁且紧密的民间往来。自然,经济交流就陷入了一潭死水。
天然的缺陷,造就了抵御自然灾害的地理弊端。恒河三角洲虽然土壤肥沃、地域广大,却有天然的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巨大缺陷。恒河三角洲面临前后的水灾威胁。前方面对世界最大海湾——孟加拉湾;后方,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大量降水汇聚,将恒河三角洲淹为泽国。最要命的,是孟加拉湾,这是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喇叭口海域,没有海岛链乃至海岛,地处热带的印度洋气流和洋流活动频繁,强大的海啸从这个喇叭口直接倒灌恒河三角洲,冲击力极强。在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中,孟加拉湾沿岸国家死亡人口达10余万;1991年4月29日,一场热带风暴光临孟加拉国,带来了连续数月的倾盆大雨,形成洪灾,全国受灾人数1000万人,死亡人数高达20多万,另有10万人受伤,18万头牲畜丧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亿美元。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恒河三角洲仍旧是世界上最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之一,是南亚长期的社会动荡和区域政治不稳定,导致了该地区的长期贫穷落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