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深圳人”算句客套话吧,在深圳要么有房、要么有户口,才会对城市有归宿感,如果无深房无深户,谁会有底气说自己是“深圳人”啊?
“深圳人”分四类,对照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第一类 深圳土著
深圳土著,本地人,在深圳至少繁衍五代以上,有原居村落,有本姓宗祠,享有村股份分红,有一栋或多栋自建房收租。
这个群体查资料获知为100万左右,这些村落里的原住民现今有的移民海外、有的移居香港。在深圳的年轻人也基本上买房后四散在各地,还住在村里的基本上是些年纪大一点的了。
随着城市发展,原关内很多村落都拆迁了,像罗湖蔡屋围,福田上沙、下沙、皇岗村,南山大冲等。现在规模大一点的村落大部分在宝安、光明、龙岗、坪山等偏僻一点的地方。
第二类 老深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深圳的“拓荒牛”,在深30年以上,有深户,有房有租收。
这批“老深圳”包括1979-1983年南下深圳参加特区建设的两万基建工程兵,加上他们的家属接近四万人。工程兵转业改编后就成了如今的振业集团、金众集团、天健集团等等的干部职工,哦,还有市二医院。
还包括国家派遣来建设深圳的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和内地来深的先行建设者们,这部分人很多在内地都是有铁饭碗的,他们几十年前就敢于辞去公职南下打工,真的是有勇气的一代人!凭着这份胆魄和闯劲,这批人很多在深圳都有自己的企业了。
第三类 深圳人
2000年国家全面停止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工作后来深谋生的毕业生,有深户,有房。
这批人多半是75后、80后,来自全国各地。2000年国家全面推开高校扩招,扩招后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当地没有足够的产业消化,国家又取消了包分配工作,所以只有南下深圳自谋出路。
这批人有大学学历,基本上入了深户,在深圳打拼十几二十年,也基本买了房,算是在深圳安居乐业。
第四类 新深圳人
有深户、无房、有潜力。
以前深圳每年有40万净流入人口,深圳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深圳又有优厚的落户待遇,大学本科以上入深户都有15000元到30000元经济补贴,所以吸纳了大批大学毕业生来到深圳。这些新深圳人是深圳的未来,是深圳保持平稳发展的新鲜血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