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袁崇焕墓即将拆迁,李济深上书陈情,毛主席指示彭真:立刻彻查

0
分享至

让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的一个人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在香港正式成立,这里汇聚了来自原三民主义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以及其他党派的爱国人士,宋庆龄担任民革名誉主席,而李济深担任主席职务。这位曾经被蒋介石三次“永久开除党籍”的民主爱国人士,此时在国民党左派的声望正是如日中天。

图:李济深纪念像

在民革成立当天,李济深当即发布成立宣言:“现今民革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国民党内部实力派投身到革命阵营之中,配合人民解放军打倒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能够顺利策反一些重要人物,李济深先后派遣不少主力骨干返回大陆,配合解放军进行策反工作,他曾经给傅作义、阎锡山、李宗仁、程潜等人写信,敦促他们早日认清形势,早日通电起义反蒋。

当然,策反也是需要资金进行活动的,而当时李济深在香港并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生意或者产业,家庭环境十分拮据。在这种情况下,李济深毅然决定将位于南京的老房子进行出租,这才筹集到20万港币用于策反活动经费。后来,毛主席等共产党中央领导同志得知李济深的困境之后,立刻派董必武前往香港,为其拨付700万港元作为活动经费。

图:民革领导人李济深(前排左三)、何香凝(前排左四)等在香港合影

之后数年的时间之中,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积极策动国民党内部人员通电反蒋,并且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战果,最终北平、湖南、四川、云南、新疆五地宣布起义,一枪没放就被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而另一方面,正因为李济深对新中国的解放有着很大贡献,蒋介石自然怀恨在心,从1947年开始就派遣军统特务数次组织人手企图暗杀李济深,甚至直到1952年,还有特务趁机准备使用汽油将李济深位于南京的住宅付之一炬,可见蒋介石对李济深恨得可谓是咬牙切齿。

为保护袁崇焕墓,李济深多方奔走,毛主席:你的意见是对的

现今的北京东花市南里小区,看起来和其他小区一样,喧哗热闹非常。但要是稍微向后面走去,有心的游客们就会发现,这里有一条通往袁崇焕祠堂和墓地的僻静小路,两侧绿树成荫。不久之后,游客们就会发现,隐藏在绿树成荫的建筑是一座灰墙红院的北京四合院建筑,上面的门板上书写着一行大字:“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

图:袁崇焕祠堂

和其他民族英雄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祠堂向来冷冷清清,数间简陋的祠堂房间之中,正中央房内摆放着袁崇焕的画像,而左右墙面上挂着康有为等人的石刻文字。从祠堂后面出来,便是所谓的“有明袁大将军墓”,据说袁崇焕死后,有一位余姓义仆偷出了他的头颅并且埋在这里,余氏后人也就在这里为袁督师世世代代守墓三百余年。

袁崇焕,是明代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抗击后金(清)的著名民族英雄,是“关锦防线”著名的构筑者和守卫者,但最终却被崇祯皇帝冤杀,成为千古奇冤之一,后来,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之后,南明小朝廷才为袁崇焕平反昭雪。清朝乾隆时期,袁崇焕被污蔑的情况才大白于天下,袁崇焕墓才重新得以修缮,而为其守墓的余氏家族成员的义举才受到了世人推崇。

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后人先后为其修建了祠堂和庙宇,其墓前石碑“有明袁大将军之墓”乃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亲笔题词,墓地周围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柏作为陪衬,并且四周还有着砖砌花墙,这一墓地一直保持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然而很多人却有所不知,为了保住这片方寸之间的小小祠堂,李济深等党外民主人士曾经联名上书毛主席,在毛主席的亲自批示之下,袁崇焕的墓地才没有在浩浩荡荡的北京城建运动之中消亡。

图:北伐时期的李济深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李济深为首的党外民主人士都积极参与到了建设新中国的活动之中,并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1952年春,北京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规划建设,准备将城内大量的旧坟进行拆迁,而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的袁崇焕墓地也被列入了被迁移的范围之内。

图:袁崇焕墓碑

得知袁崇焕墓地要被迁移的消息,李济深心中十分焦急,急忙找来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等民主人士商议对策,最终决定在1952年5月14日四人联名向毛主席写了一封字数不到200字的亲笔信:

图:中央档案馆藏资料:李济深等民主人士的联名上书信

“主席赐鉴,兹有陈者北京市府因计划关系将城内各义冢饬迁出城,其中广东新旧两义园有前明蓟辽督师袁崇焕遗墓和祠宇,历见载籍,数百年来祭扫不绝,明末满洲久为边患,能捍御者以袁崇焕为最……兹当提倡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之际,拟乞饬所司于该两处袁崇焕祠墓特予保全,并加崇饰,以资观感,不胜企幸,谨致崇礼。”

李济深等四人写给毛主席的信,虽然全文不到两百多字,却言简意赅地将不能迁移袁崇焕墓地的理由写得清清楚楚,并且还有机结合了当时的时局背景:“兹当提倡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之际”。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尚未彻底结束,李济深等人所写的这封信突出了保留袁崇焕墓地所代表的政治意义。

图:彭真同毛主席正在散步

毛主席在收到这封信之后,立刻指示北京市市长彭真彻查此事,并进行妥善处置。5月16日,毛主席在此信的左上角批示:“请彭真同志查明处理。我的意见是并无大碍,袁崇焕墓地应该予以保留。”

5月25日,毛主席专门写信回复道:

“……近日又接到先生等四人来信,说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此事嗣后请与彭市长接洽为荷。”

图:袁崇焕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毛主席和彭真同志的关怀之下,袁崇焕墓地很快就得以修复了,每逢清明时节,很多知名人士都前往这里进行祭扫,就连周总理也亲自前往吊唁,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政协更是提出了《关于修复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祠墓》的提案。1991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召开之前,北京市政府专门拨款40万元再次修缮袁崇焕墓地,次年北京政协组织了各界知名人士再次来到袁崇焕的墓地面前进行凭吊。现今,袁崇焕祠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了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之一。

拿着比毛主席还高的工资,家教却极其严格

李济深不仅关心国家大事,在日常生活之中也保持着良好的家风,尤其对下一代教育很严。而在李济深所有的子女之中,女儿李筱桐是他最为宠爱的,也是受他影响最深的。1942年,李筱桐出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狼烟之中,此时李济深正忙着抗日大计,所以家里的经济十分困难,导致李筱桐天生营养不足。到了1944年桂林失陷之后,李济深坚持带着部队到十万大山之中抵抗日寇,跟随部队的李筱桐可谓生活十分艰苦,每天只能吃发霉的米和白薯秧,因此从感情上来说,李济深感觉对她是有着很大亏欠的。

图:1948年6月,李济深在香港的家中

等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李济深带着一大家子人来到了北京,住在了位于北京西总部胡同5号的“李公馆”之中,这里原本是一处北京四合院的三套平房,有着大小房间20余间,但用来安排李济深一家人依然有些吃力。在当时,跟随李济深一起来到北京的一共有23人,包括李济深的原配夫人周月卿、三夫人梁秀莲,还有20多个儿子、女儿以及孙辈成员。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政府考虑到李济深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因此李济深的工资是全国最高水平——每个月500元,比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工作都高,并且毛主席还特批让李济深拿双倍工资,也就是每个月1000元。但即使如此,李济深的家庭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李济深的关系广泛,解放之后一些原先国民党的军官生活经济比较困难,经常找他求助,李济深往往一给就是二百元,因此每个月1000元的工作依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尽管如此,李济深依然对女儿李筱桐严格要求,还没有入学的时候,她的零花钱每个中午只有2毛钱,而按照当时的物价情况来说,一毛钱才能够买上一碗馄饨,5分钱才能买一个烧饼。等李筱桐上学之后,李济深依然严格控制女儿的零花钱,避免她养成乱花钱的习惯,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李筱桐每个月的零花钱才超过了10块钱。

图:1948年,李济深的全家福

李济深还嘱咐学校里的老师,不要因为自己的女儿的身份问题,就不敢严格管教,因此从小女儿李筱桐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小时候的李筱桐十分贪玩,有的时候弄得双手很脏,也不注意洗手,于是班主任就经常揪着她的小黑手向全班展示说:“瞧瞧,这就是咱们国家副主席千金的双手。”

除此之外,李济深从来不用公车接送李筱桐上下学,都是让女儿骑车或者步行前去,但只有一次例外。在当时,为了给父亲购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连环画,女儿李筱桐煞费苦心,有一次因为找书上课就快要迟到了,李济深得知之后就派车送女儿上学,这也是李筱桐印象之中父亲唯一破例的一次用公车送自己上学。

李济深遭遇困境,毛主席一句话解围:民革我就认识李济深

1956年,为了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做好民革参政议政的本职工作,李济深创建了《团结报》作为宣传阵地。但此时,李济深的年岁已高,工作负担又很重,身体情况开始每况愈下,虽然每天看起来还是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的样子,但他的身体已经经常出现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经常出现头晕不适的症状。尽管如此,他还是依然坚持在统战工作上继续工作,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毛泽东同前来迎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在西苑机场合影。前排右起:毛泽东、郭沫若、李济深、沈钧儒

1957年4月30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了座谈会,李济深也欣然参加。在这次座谈会之中,毛主席希望各民主党派人士能够对现在党内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真诚的看法,最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济深也参加了这次的座谈会,并且能够从毛主席的讲话之中感受到这份真挚与决心。

虽然此时李济深年事已高,但为了响应毛主席的这次号召,李济深仍然尽心尽力,除了在民革内部积极发动这一运动之外,还多次与民革资深人士进行谈话,让他们打消顾虑、畅所欲言,实事求是地对党内一些问题进行批评指正,李济深曾经这样说道:“只有我们肯讲真话,才算是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真正朋友。”

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 大典上的毛泽东与李济深

5月中旬,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座谈会,在这些座谈会之中,民革等民主党派人士发表了大量的批评指正意见,但其中有些意见有失偏颇,显得有些尖锐,这就导致事情出现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变化,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便趁机攻击李济深,称其缺乏斗争观念,思想落后等等,对此李济深在6月18日民革的一次座谈会之中强调:“我们民革同志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提出了很多意见,但有些同志却提出了一些错误的意见,这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人民的,我们必须予以反驳。”

尽管如此,李济深依然面临着强大的精神压力,他对一些情况的发生感到有些不能理解。要知道,自从李济深担任民革重要职务以来,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分尊重毛主席和周总理,并且强烈赞成走社会主义道路,可如今却遭到了一些非难。在这些日子之中,李济深呆在家里是茶饭不思,整日沉浸在苦闷之中,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沉重的思想包裹最终还是让毛主席亲自为他解开了。

图:毛主席与李济深

一天深夜,李济深忽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称中央的一位领导同志找他有事,请他马上去中南海一趟。李济深立刻欣然前往。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李济深从中南海回到家中,他这时的表情已经笑逐颜开,与之前判若两人,他带着自信的微笑对家里人说,是毛主席找他去谈话的,但出于保密,他不能透露谈话内容。到了第二天,李济深又带着家人前往街上,购买了一些北京烤鸭和美味的菜肴回家进行庆祝。

后来,家人们才从周月卿的口中得知,这次毛主席找李济深谈话,正是因为有人为难他的这件事情,毛主席因为此事对有关人员发了脾气,毛主席曾经这样说道:“民革之中我就认识李济深,你们谁也不能动他。”在毛主席的直接干预和保护之下,李济深终于在这次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得以顺利过关。

图: 前排左起:谭平山、章伯钧、朱德、毛泽东、沈钧儒、李济深、陈嘉庚、沈雁冰

不过,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之后,李济深的身体更是宛如风中残烛,难以支撑下去了。1959年4月,李济深曾经悄悄地对身边的朱学范说:“老朱,我的身体不行了,撑不住了。尽管周总理嘱咐我应该把自己的故事记录消息传给后代,但怎奈我实在是力不从心啊。”5月中旬,李济深已经重病在身,但他依然不忘嘱咐前来看望的民革人士说:

“我还有两件事情放心不下:其一、之前我在香港的时候,曾经同台湾的某某谈妥,等蒋介石徐州战败之后就起义断绝他的后路。但后来我们北上,就失去了联络,以后你们千万记得要接上这层关系;其二,听闻黄绍说,德公(李宗仁)有回国的意愿。这两件事情我恐怕没办法亲自办理,所以转告你们,并且务必保密。”

由此可见,在临终前的一段时光之中,李济深还依然念念不忘两岸的统一问题。

1959年9月,李济深忽感身体不适,不得不住院治疗,但在9月15日,李济深还是抱着病弱之躯参加了毛主席邀请各民主党派的座谈会。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快步走到李济深身边,轻轻握住李济深的手询问着他的病情情况,并且嘱咐他要安心休养,配合医生治疗,并且还幽默地对李济深说:“我们是在广州饮茶相认识的,屈指算来已经有三十有五年的时间了,我还打算继续和任潮(李济深的字)先生一起共谋天下大事呢!”李济深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图:李济深遗容

10月初,李济深的病情忽然恶化,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之下,医院竭尽全力进行抢救,但终因李济深年老体衰,回天乏术,10月9日,李济深不幸与世长辞。10月11日晚,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宋庆龄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来到中山公园纪念堂,沉痛吊唁李济深副委员长,在毛主席的一生之中,亲自参加其他人吊唁活动的机会并不多,可见毛主席对李济深的重视程度。后来,毛主席曾经对朱蕴山这样说道:“要是任潮先生能多活几年,那该有多好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啾咪侃侃史
小啾咪侃侃史
历史解说 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关注
6777文章数 40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