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出意外,2024年将会出现这4大趋势,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0
分享至

新冠疫情给国内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尽管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国内经济的恢复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

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的速度低于预期,各个行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疫情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消除。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有人分析: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将会出现这4大趋势,建议提前做好准备,大家需要提前做好应对。

一、楼市将步入“下行”阶段

房地产作为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在疫情的冲击下,房地产市场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骤降24.3%。受到需求萎缩、资金紧张、政策收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迹象。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房地产市场也有所回暖。但是,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例如:

1、人口结构变化

随着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剧、城镇化进程放缓等原因,未来国内人口总量将逐渐减少,并且向中小城市和乡村倾斜。

这将导致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房地产需求也将相应减少。



2、供给过剩

在过去几年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各地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开发。然而,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这导致了部分城市和区域出现了严重的库存积压和空置现象。

这些低效低质量的供给将抑制房价上涨,并且增加金融风险。



3、政策调控

为了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和遏制投机炒作,国内一直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并且实施了一系列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抑制泡沫有一定效果,但也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



综上所述,在需求减弱、供给过剩、政策收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未来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将步入一个“下行”的阶段,房价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房地产投资也将放缓。

这对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都将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新生人口数量会“持续下降”

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然而,在过去几年里,国内的人口问题已经从过多转变为不足,并且出现了质量下降、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出生人口为1031万人,比上年减少了180万人,出生率为7.3‰,创下了近60年来的新低。这是继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出生人口连续第五年下降。



导致新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育观念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生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们更加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幸福,不愿意为了生孩子而牺牲自己的事业和兴趣。

另一方面,他们更加理性地考虑生育的成本和收益,不认为多生孩子就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和保障。



2、生育成本上升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从孕期到出生,从教育到就业,从医疗到养老,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投入。

而在收入增长缓慢、物价上涨快速、社会保障不完善、教育资源不均等情况下,许多家庭承受不起养育孩子的高昂成本,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3、生育政策滞后

虽然2016年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并且2021年又宣布实施三孩政策6,但是这些政策对于刺激生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一方面,这些政策出台得太晚了,错过了许多适龄夫妇的最佳生育期;另一方面,这些政策并没有配套相应的优惠措施和服务保障,无法有效解决影响生育意愿和能力的实际问题。



三、就业压力也会“日益增加”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严峻的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4%,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受到疫情、经济下行、结构转型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行业和企业出现了裁员、降薪、停工等现象,导致大量的就业岗位流失或缩减。



同时,随着新一代劳动力的不断涌入,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高校毕业生达到了1010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些毕业生中,有很多是“90后”和“00后”,他们有着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期望值,但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难度和竞争压力。

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就业压力还会继续增加,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结构不匹配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一些传统的低端、低效、高污染的产业和职业将逐渐被淘汰或改造,而一些新兴的高端、高效、低碳的产业和职业将逐渐兴起或扩张。这将导致一些旧有的就业岗位消失或缩小,而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出现或增加。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并不完全匹配,导致一些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些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人。



2、就业机会不平等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技能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政策优惠的地区,在男性、青年、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能强的群体中,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都会相对较高。



3、就业形式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就业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和灵活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全职、兼职、合同制等形式外,还出现了远程办公、自由职业、网约工等新型形式。

这些新型形式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但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四、实体店的生意,会越来越难

实体店是指那些以实体场所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商店,如超市、百货、餐饮、服装等。

实体店是传统的商业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疫情的冲击下,实体店的生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受到疫情、消费习惯、竞争对手等因素的影响,实体店的生意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需求变化

由于影响,许多人对于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们更加注重健康、安全、节约等方面,减少了不必要或奢侈的消费;另一方面,他们更加倾向于线上购物、外卖订餐、网上娱乐等方式,减少了线下消费。



2、竞争压力增大

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线上平台和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如电商、外卖、直播等。

这些平台和企业不仅提供了更多样、更便捷、更优惠的商品和服务,而且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这些都给实体店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以上就是2024年社会面可能出现的这4个趋势的分析。当然,这些只是个人观点,并不一定完全准确或全面。

未来是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谨慎。

(本文由齐家安安整理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义乌陪嫁12亿新娘被扒:是江苏名媛,刘亦菲粉丝,一天消费超10万

义乌陪嫁12亿新娘被扒:是江苏名媛,刘亦菲粉丝,一天消费超10万

缘木不求娱
2023-12-01 10:15:15
谌贻琴多了一个新身份

谌贻琴多了一个新身份

政知新媒体
2023-12-01 23:00:28
朱丹骗子闺蜜彻底被曝:欺骗朱丹1600万不道歉,评论区已彻底沦陷

朱丹骗子闺蜜彻底被曝:欺骗朱丹1600万不道歉,评论区已彻底沦陷

影像温度
2023-12-01 17:40:09
日本大幅放宽武器出口禁令

日本大幅放宽武器出口禁令

财联社
2023-11-30 13:39:14
微信称好友上限约 1 万个,短时间内频繁添加好友会出现异常提示

微信称好友上限约 1 万个,短时间内频繁添加好友会出现异常提示

IT之家
2023-12-01 08:35:21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青丝人生
2023-11-30 18:09:24
2021年女生约大叔开房,要3万未果报警,女生:就是寂寞2000也行

2021年女生约大叔开房,要3万未果报警,女生:就是寂寞2000也行

汉史趣闻
2023-12-01 08:53:40
金正男:曾模仿中国在朝鲜进行改革开放,也做好了协助弟弟的准备

金正男:曾模仿中国在朝鲜进行改革开放,也做好了协助弟弟的准备

三目观史
2023-12-01 12:47:30
全网都在找“姑姑”,血槽姐事件发酵!上海陶姓女领导们瑟瑟发抖

全网都在找“姑姑”,血槽姐事件发酵!上海陶姓女领导们瑟瑟发抖

平祥生活日志
2023-12-01 20:08:56
乌克兰宣称炸毁 “中俄铁路大动脉”,暗示“警告中国”

乌克兰宣称炸毁 “中俄铁路大动脉”,暗示“警告中国”

第一军情
2023-12-01 15:07:57
北京一周报告7.2万例创新高!形势严峻,3方面原因需重视

北京一周报告7.2万例创新高!形势严峻,3方面原因需重视

李药师谈健康
2023-12-01 15:48:01
这些古人做出来的东西,放在今天看,依然相当炸裂…

这些古人做出来的东西,放在今天看,依然相当炸裂…

漫游奇妙世界
2023-12-01 20:24:02
KD断然拒绝穿华子签名鞋 阿迪官推怒喷:你很快就要退役了

KD断然拒绝穿华子签名鞋 阿迪官推怒喷:你很快就要退役了

直播吧
2023-12-02 01:00:08
公然抨击央媒和政府,是煽风点火还是信任危机?

公然抨击央媒和政府,是煽风点火还是信任危机?

故衣谈历史
2023-12-01 16:30:10
12月1日,存款利息新调整:工商银行12月,最新存款利率表

12月1日,存款利息新调整:工商银行12月,最新存款利率表

小毅讲历史
2023-12-01 10:03:14
香港535名政府雇员拒宣誓已全部离职,香港政府回应:宁缺毋滥!

香港535名政府雇员拒宣誓已全部离职,香港政府回应:宁缺毋滥!

鬼谷子思维
2023-12-01 15:55:26
我是邓佐娃,40岁,记者,竞选俄罗斯总统

我是邓佐娃,40岁,记者,竞选俄罗斯总统

中国新闻周刊
2023-12-01 22:26:00
讣告!于2023年11月30日逝世!

讣告!于2023年11月30日逝世!

莫问先生
2023-12-01 12:06:46
缅北女魔头魏榕怪癖!每周都要“活剥驴耳”,3个闺蜜喜欢观刑

缅北女魔头魏榕怪癖!每周都要“活剥驴耳”,3个闺蜜喜欢观刑

马尔科故事会
2023-11-30 12:42:13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12首歌被鉴定近一半假唱,为捞钱不顾口碑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12首歌被鉴定近一半假唱,为捞钱不顾口碑

萌神木木
2023-12-01 12:04:25
2023-12-02 04:10:44
装修秀
装修秀
分享装修设计案例,普及装修知识与技巧!
9307文章数 512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最低价跌破2万,“地王”中海开始亏本大甩卖!

头条要闻

河南小伙脸盖猪肉印章多日擦不掉 专业人士回应

头条要闻

河南小伙脸盖猪肉印章多日擦不掉 专业人士回应

体育要闻

打破僵局!米林科维奇头槌破门,新月领先胜利!

娱乐要闻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 12首歌近一半假唱

财经要闻

"拦"省委书记年两后他们无奈住进烂尾楼

科技要闻

江淮汽车官宣与华为合作,将推出豪华电动汽车

汽车要闻

续航超900km/12月15上市 星途星纪元ES配置曝光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数码
游戏
手机

家居要闻

法式轻奢,海风低语,230㎡空间的生活之韵

艺术要闻

“共融·共创” 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启幕

数码要闻

为什么intel不做手机CPU?反而给了高通、联发等企业机会

赛后战报丨2023电竞上海大师赛英雄联盟项目赛报【上海EDG合创汽车 VS iG】

手机要闻

iPhone SE2024全新曝光, 1.58mm窄边框+4纳米芯片, 实力不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