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今年五月份写过《高岗说斯大林并不喜欢周恩来和刘少奇,彭德怀:中国人民喜欢就行》一文,文中提到,刘少奇曾于1949年6月去莫斯科拜访斯大林。
其实,刘少奇那次去拜访斯大林,是代替毛主席去的。
当时,毛主席是想在建国前见一见斯大林,把相关问题弄清楚的。
但被周恩来劝阻下来了。
周恩来说:“建国在即,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主席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
毛主席无比着急,他说:“正是由于我们要建立新中国,很多问题要当面和斯大林同志讲,我必须去……”
周恩来的意见是“去是一定要去的,但不是现在”。他提议“在主席去之前,先派人去打打前站”,并且推荐出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刘少奇。
毛主席考虑再三,最后表示同意:“那就这么办吧。”
毛主席为什么这么着急要去见斯大林呢?
当时,美国和苏联两极对峙,都在争取即将诞生的新中国。
而毛主席在1949年6月30日撰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表态,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而我们要倒向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就必须要和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就双方平等互利的立场取得一致的共识。
随着美国国务院在8月5日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后,毛主席挥动如椽巨笔,相继写下了《无可奈何的供状》《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等文,揭露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本质。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苏联的副外长葛罗米柯于次日便发贺电,并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毛主席开心地对周恩来说:斯大林带了个好头,苏联成为了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东欧的其他兄弟国家以及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想必很快就会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美国人要封锁我们那是痴心妄想!”
事实上的确如此。
10月4日,保加利亚的外交部长波普托莫夫就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了电报,宣告他们国家决定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10月5日,罗马尼亚外交部长波克的来电,声称罗马尼亚政府决定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0月6日,匈牙利外交部长古拉来电,声称匈牙利政府决定同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同日,捷克斯洛伐克副总理、代理外交部长西罗基来电,声称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决定同中国建交;朝鲜外交部长朴宪永来电,声称朝鲜政府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蒙古总理兼外交部长却尔巴桑来电,声称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0月16日,苏联政府首任驻华大使罗申正式向毛主席呈递的国书。
王稼祥作为新中国的首任驻苏联大使,于10月21日离京赴苏。
毛主席有些感慨地对周恩来说:“苏联的事情不大好办……”
周恩来明白毛主席的心思,他说:“我们同苏联建交,必须是建立在废止苏联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一切旧的条约和协定的基础上的。”
毛主席目视远方,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李鸿章,不是曹锟和吴佩孚,更不是蒋介石!我们一定要争取旅顺口和大连港,包括东北的铁路早日回来,我得尽快见到斯大林。”
然而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毛主席忙得不可开交。
到了12月6日,才正式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启程访问苏联。
在火车上,他与工作人员的谈话,谈到了列宁,有些惆怅,有些遗憾地说:“新中国成立了,列宁同志却不在了……”
坐在毛主席身边的师哲明白毛主席话里的意思,跟着感叹说:“如果列宁同志还在就好了……”
要知道,腐朽的清廷在不到百年时间里,先后和沙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多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外兴安岭、海参崴、库页岛、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唐努乌梁海地区等地共计至少17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而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曾在1919年7月25日发表了《对中国人民及对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宣布不承认沙俄时期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全部放弃并且归还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攫取到的土地。
可惜的是,当时执政的北洋政府却对此置若罔闻,未做表态。
毛主席因此说:“列宁同志的过早逝世,真是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大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