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很多人都在热议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级和学位证的挂钩”的事儿。
明明是一件给教育减负的事儿,可为什么引起不少人担忧呢。
原因无非是:
1 担心这是一种排外现象,担心国家会走向封闭。
2 担心学不到优秀的文化成果。
3 担心很多人会因为四六级的取消失业(各种辅导机构)。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挺务实的事儿。
首先从考试意义来说,四六级的意义并不大。
对于有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国外又不认四六级,要的是托福雅思。
那四六级有多大意义呢?不过是英语的一种八股,直接考托福雅思就行了呗,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
其次,能考入西安交大这种985的学子,四六级水平能差吗?
其实国内很多高校,早在十多年前,在西交颁布这个规定之前,就已经取消挂钩了。
所以这不是个新鲜事。
只是西安交大这个节骨眼搞出这个新闻,多少有点迎合民意、上意的意思。
02
有人说:“西安交大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理由是,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在全国掀起针对英语教学的连锁反应。
而中国人走向世界,对世界开放后,一直是强调学英语的,而且那么多年来,英语一直是必考科目,主科地位。
此外,西方论文,多是英语写作。
他们害怕中国人不学英语后,人会缺少国际性思维,关闭睁眼看世界的窗口,会变得狭隘,甚至会将自己甩出文明世界轨道秩序之外……
对于这种担心呢,我觉得可以有,但没必要上升那么大的高度,且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
就拿日本举例。
日本人的英语,可以说是稀烂,这在亚洲都出了名。
我在日本的时候,基本是无法用英语和日本人沟通的,相反,简单的日语客气话和打手势更有用。
我们来看早期的一张亚洲国家托福成绩图。
这里面有两个亮点:
1是朝鲜学生的英语水平居然比中国好。
2 是日本学生英语水平亚洲垫底。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悖论:
中国难道不比朝鲜开放?
日本难道不比中国亲美?
我在日本的时候发现,日本人对英语的要求是真的低。
高考几乎不考听力,而且日本大学和科研机构对英语的要求也不高,更没有“四六级”。
日本的公司也不怎么看一个人英语水平咋样。
如果有谁英语说好并大肆卖弄,搞不好还会被身边人嘲笑“装X”。
既然如此,日本为什么又是亚洲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科技水平也很发达?
原因是:翻译。
03
日本人英语不行,但翻译行业水平发达。
基本上,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把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翻译成日文版,方便国内的学子学习,并降低他们的阅读障碍,降低阅读门槛。
所以你看日本有20多位物理、化学、生物诺贝尔奖,绝大多数都是看日本的翻译文献,而且英语很一般。
代表就是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高中时,他英语奇差,搞科研时期也从未出过国,拿诺奖的时候也说日语。
后来有记者问他要不要学英语。
老头斩钉截铁说:“不学!”
估计是内心恨死了英语,耽误了高考成绩,导致自己当初没考上东大。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翻译工作者负责翻译好国外优秀学术成果。
科研脑子好的人,就专心研究这些成果,而不是弄另外的脑子去翻译文章。
日本人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是抓住了实质,而非形式,同时大大降低了国内学子的负担。
现在,很多人强调学英语,可能恰恰是抓形式,而非实质。
中国人现在的英语水平真的是傲视非英语国家的,但我们出了多少诺贝尔?
又有多少学习国外优秀成果的觉悟呢?引进多少国外最新成果并翻译出来呢?
其实不搭嘎,对吧。
陈清泉的外语也很好呢!但都去接触外国女学生去了。
比起要不要保留英语四六级成绩,我觉得更应该让我们思考的是:
我们在吸收国外优秀成果的问题上,是追求形而上学,形式主义,还是学到精神,学到精髓。
这个问题,不仅仅针对学外语。
-完-
热情点赞、激情关注、深情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