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一奇人靠种菜、养鱼年赚3600万,养鱼不换水,种菜都不用施肥

0
分享至

提起种菜、养鱼,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脏乱的环境,繁重的劳动,以及风吹日晒雨淋的日常,没有哪个年轻人会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得这个年轻人正在过着种菜、养鱼的生活。

不仅年入3600万,而且工作环境干净、工作内容轻松,因为他养鱼的池塘不需要换水,而他种植的蔬菜不需要施肥。

这究竟是怎样的神仙操作?不换水的鱼不会闷死在臭水里?不施肥的蔬菜能长大个儿、收成好?


先进的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也曾是名普通的沪漂青年

来自山西吕梁的刘永军原本也只是沪漂青年中得普通一员,他从小出生在农村,见惯了父母在黄土地中操持的景象。

长大后,刘永军又考进了农业专科学校,这辈子他好像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毕业后的刘永军兜里装着800元只身来到上海,打算在这个充满了机会与挑战的一线城市闯荡一番。

那时候他不敢想象,将来的某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家新型农业企业的老板,年收入3600万,还被各类媒体争相报道,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他也不会想到,他所研发改进的新型生态种植系统会成为行业的标杆,被一众人争相模仿。


刘永军介绍他的养殖技术要点

2004年的刘永军带着初到繁华大都市的新奇与激动,幻想着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工资高,待遇好,以后也能靠奋斗在上海买房,安家落户。

工作很快找到了,但与想象中还是有差距的,没办法,得先安定下来,有工资就能租间房住下来,还能保证不饿肚子。

刘永军一边干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在寻找其他的机会,因为他发现,上海的房价实在太高了,靠着微薄的工资想要在这里立足,简直是痴人说梦。

有一次,与几个老朋友闲聊,大家说到上海即将承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的话题,刘永军脑中灵光一现,突然就发现了商机。

世博会是国际性展览会,本届世博会也是中国举办的首届注册类博览会,这将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一次重要亮相,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上海市政府都非常的重视。


上海外滩

为了留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一个良好的形象,上海市将在城市建设方面进行大的动作,而城市绿化更新将成为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搞绿化就必然需要很多园林植物,从小在农村耳濡目染的刘永军一下子来了兴趣,怎么种树,哪种树更适合绿化,这些他都门清。

有上学期间积淀的专业知识,刘永军觉得,此次绿化植物供应的机会势在必得。

几人一拍而合,各自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就这样他们的绿植公司开起来了。

刘永军属于所有沪漂青年里幸运的那一小波,在来到上海的第三年,他就拥有了自己的注册公司,开启了创业当老板的道路。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但他的成绩又不能单用幸运来形容,这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得益于他能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机遇,还得益于他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让自己能够抓住机遇。

有这些优势的加持,他和他朋友们共同开办的绿化公司经营的非常顺利,生意虽算不算火爆,但与打工仔相比,收入要可观的多。

这之后的几年,刘永军还遇到了他的真命天女,谈过一段时间甜蜜的恋爱后,两人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婚姻,第二年他们的孩子也来报道了。

此时刘永军的生活过得惬意舒服,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没想到他却开始不安于现状,想要瞎折腾了。

生意进入瓶颈期,寻求突破


刘永军接受采访

绿植公司一直经营的顺风顺水,但刘永军还是发现了一些危机,上海的绿化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绿植公司以后难再有大的生意找上门,要么寻求改变,要么慢慢萎靡。

当他把这一观点说出来的时候,其他几个股东并不赞同,他们觉得即便没有太大的买卖,就是一些小范围的供应也足够维持公司的日常经营,几人分红也足够维持家庭开支,大家也没那么大压力。

变革意味着要重新寻找方向,重新面临风险,朋友们心里都不想改变,就连刘永军的妻子都不同意,觉得他是在瞎胡闹,放着舒心日子不过,自己给自己找事儿。

刘永军见兄弟们意见不和,也不好把话说的太透,稳定的日子固然好,但没有忧患意识公司迟早也是一个完。

既然大家意见相左,不如就此散伙,刘永军决定退出绿植公司,自己重新找寻新的商机,发展新的事业方向。


商场里排队买菜的大爷大妈

但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强烈反对,朋友们觉得他不讲义气,说好的一起经营,他竟然半路拆伙。

妻子也不愿意他拿出所有的股份,用全部家当去开展新项目,要知道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万一失败了呢,一家子还怎么生活?

考虑到妻子的担心和好朋友的愤怒,刘永军最终决定,只退出部分股份,而且退股折现的钱可以分期付给他。

做出退步后,刘永军终于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成功从绿植公司脱离,开始他新的创业征程。

他新的目标依然放在农业上,这是他的强项,也是他的优势,他要在这个行业继续深入发展。

这一次,他选择的项目是种蔬菜,上海市内有两千多万的常住人口,这些人每天的蔬菜消耗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然而上海市周围的蔬菜种植基地并不多,市民吃菜大部分都是靠从外地运输,这样一来新鲜度和实效性都要大打折扣。


上海人喜爱的蔬菜品类

刘永军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决定改行种菜的,与绿植相比,种菜显然拥有更大更广阔的市场,他对此非常有信心。

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后,刘永军在距离上海市中心50公里的杨浦区练塘镇找到了一处适合开展蔬菜种植的土地。

他在此处承包了100多亩地,准备开展大规模的蔬菜种植,第一次种植,他挑选了市面上常见的各类蔬菜,品种丰富,品类多样。

看着大棚里的蔬菜一天天长大,他的心里充满了期待,这种心情如同看到自己精心教养的孩子一天天长大。

他已经幻想着,蔬菜成熟了,大批的商贩来他这里采购蔬菜,大把的钞票摆在自己眼前,不仅是金钱,那种收获的喜悦感和满足感都很真实的从内心喷涌而出。


刘永军的岳父

可能是上次创业太过顺利,让他忘记了也会有失败的可能性,他完全没有做这种思想准备,以至于当所有蔬菜陆续成熟而他的大棚却无人问津时,他都蒙圈了。

别家蔬菜棚里都围满了采购的商贩,为什么没人来自己大棚转一转呢?懵了一天之后,刘永军迅速反应起来。

他得尽快找到原因,否则这一季的菜都得烂在地里了,既然没人来问,他就自己迎上去,见到商贩就跟人闲聊,再慢慢往自家蔬菜棚里带。

那些商贩倒是不介意跟他多聊几句,但说到进货,他们却迟疑了,刘永军忍不住问他们原因,几个商贩被问得多了,就一点点告诉他实情。

总结起来有两点,首先他种的蔬菜品种太多,许多蔬菜本地人需求量不大,所以市场上不好出售,经过研究对比,刘永军发现,上海人最爱的才只有四种,分别是茭白、鸡毛菜、上海青和广东菜心。

其次他是新的种植户,许多商贩跟他不熟,也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万一签了供应合约,后面他又不中了,自己还得重新找一家,浪费时间和经历。


刘永军

找到了症结所在,刘永军就不怕没有解决的办法,他把蔬菜品种慢慢进行了调整,不好卖的低价处理了,再种上上海人喜欢的四样菜。

因为品种减少了,每样菜的种植量就上来了,他也敢跟商贩直接签下全年供应的合同,这样一来,慢慢的,许多商贩也认可了他,他的蔬菜再也不愁没人买,2013年的时候,他仅靠蔬菜种植,每年能够入账500余万元。

二次创业虽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结果总归都是好的,见丈夫的蔬菜种植也搞得风生水起的妻子终于相信,刘永军是真有头脑,他看好的事业都是充分论证过,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才会执行,并不是盲目的投资。

妻子对他的信任越来越多,但当他打算开始新的项目试验时,他的岳父又跑出来充当反对者,对他进行规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初见成效


近距离参观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原来,为了随时掌握农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刘永军经常会参加一些农业学术类会议。

在某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名主讲老师提到了一种还在试验阶段的新型生态型农业种植技术,并称其为“鱼菜共生”系统。

光听名字刘永军就来了兴趣,等到老师把这套生态种植系统的具体内容讲出来后,刘永军的眼睛都在发光。

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抓住下课想要离开的老师,开始详细的了解相关资料。

但可惜老师也只是在论文中见过这个案例,并没有亲自见到种植过程,所以能告诉他的信息不多。

但老师说他知道有一家公司正在搞“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系统的技术推广,还留给他一个联系方式,这才匆匆离开。

得了电话的刘永军迫不及待的给对方打电话,还买了机票直接飞到当地,想要更直观的了解这行种植技术。


传统农业农民在辛苦劳作

那家公司大概也看出了刘永军的急切,但他们并没有立马带刘永军去种植基地参观。

而是先跟她谈价格,并声称50万的加盟费交了以后,才会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现场种植指导。

刘永军觉得这家企业不太可信,怎么可能什么都没了解就直接打款50万呢,除非是脑子坏掉了,于是他放弃了在这里找答案,而是直接飞回家。

回了家的刘永军并不是打算就此放弃,他开始从网上寻找“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系统的研究论文,寻找介绍养殖的相关书籍。

他打算掌握了技能之后,自己慢慢通过试验来印证这一技术是否可行。


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系统

妻子基于对他的信任,此次并没有阻挡,虽然这个新型养殖技术听起来有点儿夸张。

不过他的老公性格是那么稳重,若不是真有发现,他不会激动地晚上睡不着觉的。

但是岳父却不乐意了,自己的女儿带着小外孙,生活必须要有保障。

这个小子一天都不知道安分,老是折腾来折腾去,像个孩子一样充满奇思妙想,他想起来就一肚子的气。


鹅卵石上种的菜长势良好

刚开始试验时候我不太同意,这种全新的模式太难了,我总是劝他别瞎折腾。

但刘永军认定的一件事儿,又岂是几句劝诫能够让他放下的,他看够了文字资料,便开始在自家菜园子小规模试验。

传统的蔬菜是种植在泥土里,但这个生态系统要使整个水系统进行循环,用土的话很容易就被流水带走了,不仅污染水源,还不利于蔬菜生长。

他试着使用陶土粒,但是结果也不理想,后来他又将花盆内换成了鹅卵石。

这一次,蔬菜很快长出来了,不仅如此,这样长出来的蔬菜和土地里长得一模一样,鲜嫩水灵,让人看一眼就有食欲。


刘永军介绍自己的创业过程

解决了种植土的问题,就开始着重看看鱼的生长环境,养鱼刘永军首先选择了一只大的水桶,给这个水桶装上循环系统。

再把这个养着鱼的水桶和蔬菜放到一个生态系统当中,没想到鱼和蔬菜都长得很好。

鱼粪通过水循环进入到蔬菜种植盆中,为蔬菜的生长提供营养,而蔬菜吸收了鱼的粪便后再把水引回到鱼池,相当于给鱼池进行了一个净化处理。


平底水桶不利于鱼粪便排出

鱼和蔬菜和谐共生,长势良好,刘永军脸上漏出会心的笑容,然而他还没高兴多久,鱼塘里便发生了变化,刚刚还活蹦乱跳的鱼纷纷翻了白肚皮。

刘永军内心一阵慌乱,怎么会这样?每一步都是按照书上的指导来进行的,为什么鱼会死掉?

刘永军经过研究发现,他选择的养殖桶是平底的,这样并不利于水池中鱼的粪便和未食用的饵料排出,这些东西沉积在桶低,时间久了,会在水中生成氨和氮,这样的环境鱼受不了,所以纷纷死亡。

找到了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刘永军多次的试验之后,他将养鱼的桶进行了改造,底部如同家里卫生间的地漏,周围高,中心点低。

这样一来,鱼粪便和废旧饵料就会随着水慢慢的从桶内流出,水桶内的水再次恢复了澄清透亮,鱼儿在水里自有自在的游荡。


改进后的养鱼水桶

之后还发生过一次死鱼的情况,那次是鱼缸缺氧导致的,造成这一结果的起因是一根胶管,高温导致胶管软化,供氧系统密闭性遭到破坏,氧气泄露。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农业的范畴,刘永军觉得靠自己没办法很好的解决,他只能去高校和科学研究所请教专家。

在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下,刘永军给自己的“鱼菜共生”试验装置装上了监控系统,多个摄像头实时将拍摄到的数据上传到云端。

负责养殖的人员在后台就能了解鱼和蔬菜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尽快处理,非常的方便。

解决了以上技术难题之后,“鱼菜共生”在刘永军的蔬菜大棚里得以实现,他别提多高兴了,那种做成一件事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充斥着他的内心。


刘永军在后台看数据

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随着实验的的结束,“鱼菜共生”新型生态养殖技术宣告成功,有了新的技术,刘永军的菜种起来更方便,更轻松了。

刘永军在水桶内养满了鲈鱼,蔬菜加上鱼类,销售额成倍增长,但种植加养殖的成本却降低了。

不仅是产品出售所得,技术转让刘永军也采取收费的方式,因为自己研究这一套生态养殖系统也是破费了一番心神,再者专利技术转让本来就应该收取转让费的。

各类媒体听到风声后也都跑来了解和报道,这样的报道如同打了一波免费的广告,每天来刘永军的养殖基地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

有一次一个参观者边看边说,这样有意思又富有科学性的养殖办法其实也适合搬进课堂,给孩子们做科学启蒙。

刘永军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拜这位参观者所赐,刘永军又有了一项新的收入来源,那就是做小型生态养殖系统,可以搬进教室那种,再售卖给有需要的学校。


鹅卵石上长出的蔬菜

产品出售、技术转让、设备销售三项收入加起来,刘永军的年收入达到了3600万,但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他辛苦付出应得的。

但刘永军自己却没觉得理所应当,他觉得自己在富足的同时也应该背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于是,在接下来的事业扩展过程中,刘永军先是为残疾人提供了不少的就业岗位,让这些残疾人也能够自力更生。

接着又在贫困地区进行帮扶,让贫困户到附近的公司就近上班,帮他们解决生计问题。

不仅如此,在疫情爆发期间,刘永军还利用自己掌握的销售渠道,帮助贫困地区的乡亲们出售积压的农副产品。

帮他们联系盒马等新型销售平台,指导他们使用微信小程序等方式下单,这样实在的帮助才真正帮农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鱼菜共生系统走进课堂

刘永军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亲手对自己祖祖辈辈从事的农业种植方式进行了巨大的变革, 使得农业生产往更便捷、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这样的年轻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社会应该倡导的新型创业趋势。

关于刘永军的“鱼菜共生”生态养殖模式您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婶婶深夜找侄子偷情,缠绵过后却要钱,侄子把她丢进了水井里

婶婶深夜找侄子偷情,缠绵过后却要钱,侄子把她丢进了水井里

胖胖侃咖
2023-11-28 17:50:00
对话阿里地区“献血事件”女子丈夫:妻子简化了经过,给大家造成误解

对话阿里地区“献血事件”女子丈夫:妻子简化了经过,给大家造成误解

封面新闻
2023-11-29 21:23:30
噩梦开局!国米本场前15分钟连丢两球,队史欧冠首次遭遇

噩梦开局!国米本场前15分钟连丢两球,队史欧冠首次遭遇

直播吧
2023-11-30 04:46:18
知名企业突发停工停产!在职人员超过2400名,公开电话已欠费停机...

知名企业突发停工停产!在职人员超过2400名,公开电话已欠费停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29 21:45:19
以前海外赛事都是送版权给CCTV5,目的是为了以后垄断收费,现在目的达到了

以前海外赛事都是送版权给CCTV5,目的是为了以后垄断收费,现在目的达到了

法律事件解读
2023-11-29 08:15:09
比燃油车更可怕的,是106万辆新能源车滞销!降价已是唯一退路?

比燃油车更可怕的,是106万辆新能源车滞销!降价已是唯一退路?

经济都市
2023-11-27 08:20:41
偷偷说下你最爽的经历!网友经历一个比一个猛,差点把我CPU烧干

偷偷说下你最爽的经历!网友经历一个比一个猛,差点把我CPU烧干

神段子手杰克
2023-11-29 09:34:58
河南姑娘找对象,凭颜值火遍全村,村民:每年都相亲,谁也看不上

河南姑娘找对象,凭颜值火遍全村,村民:每年都相亲,谁也看不上

史家评ing
2023-11-29 18:05:36
52岁女子遭男子强奸,女子说:我年龄大了都可以当你妈妈了

52岁女子遭男子强奸,女子说:我年龄大了都可以当你妈妈了

让时间说真话
2023-11-29 18:20:57
8000万人吃掉40%财政收入!上班拿5千退休拿1万的现状,必须改变

8000万人吃掉40%财政收入!上班拿5千退休拿1万的现状,必须改变

人物娱记
2023-11-28 13:00:03
辽宁小学集体罢课事件曝光!教育局紧急介入!

辽宁小学集体罢课事件曝光!教育局紧急介入!

坦然风云
2023-11-29 15:27:15
欧冠神剧情!2-0到3-3!滕哈格换人搞砸了,奥纳纳致命失误

欧冠神剧情!2-0到3-3!滕哈格换人搞砸了,奥纳纳致命失误

足球狗说
2023-11-30 03:39:15
尹锡悦向全民道歉

尹锡悦向全民道歉

环球时报新闻
2023-11-29 20:29:52
字节惨烈裁员,引爆深圳楼市!

字节惨烈裁员,引爆深圳楼市!

贩财局
2023-11-29 23:35:09
73岁云南奶奶要IPO了?毛利率堪比茅台,她想收割新中产

73岁云南奶奶要IPO了?毛利率堪比茅台,她想收割新中产

金融八卦女
2023-11-29 13:52:50
减少非必要程序,打消顾虑!来华人次暴跌超90%!对6国试行免签

减少非必要程序,打消顾虑!来华人次暴跌超90%!对6国试行免签

云姐闲聊
2023-11-29 09:33:25
6-3、6-0,英锦赛8强决出2席:丁俊晖3杆破百晋级,世界冠军横扫

6-3、6-0,英锦赛8强决出2席:丁俊晖3杆破百晋级,世界冠军横扫

草根体育
2023-11-30 00:34:20
潘玮柏晒出婚礼照!妻子宣云穿50万婚纱出嫁,两人牵手画面甜蜜

潘玮柏晒出婚礼照!妻子宣云穿50万婚纱出嫁,两人牵手画面甜蜜

萌神木木
2023-11-29 20:28:51
女子街头滋生欲火,伸手抓取男友特殊部位,嘴角上扬引浮想翩翩

女子街头滋生欲火,伸手抓取男友特殊部位,嘴角上扬引浮想翩翩

娜乌西卡
2023-11-28 20:56:43
油价大涨3毛3!11月29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猪价“雷霆变脸”!

油价大涨3毛3!11月29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猪价“雷霆变脸”!

猪友巴巴
2023-11-28 16:43:47
2023-11-30 07:00:49
北有南栀
北有南栀
北有南栀,思为川。
293文章数 1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励志网红李卓君的“偷生20年”:三根手指敲文章

头条要闻

励志网红李卓君的“偷生20年”:三根手指敲文章

体育要闻

6-0!3-3!欧冠16强诞生12席:西甲4队!曼联赢拜仁也可能出局

娱乐要闻

潘玮柏晒婚礼照!宣云穿50万婚纱出嫁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科技要闻

拼多多美股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置换客二手房出手难?上海郊区新盘推出“首付分期”

家居要闻

艺术光感,自然流淌的温馨格调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公开课

35岁男子晚上腰痛,隔天猝死,医生:耽误了

军事要闻

马斯克访问以色列后 哈马斯高官邀请他看看加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