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太多了,所以,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什么是孝顺呢?当孩子的理解和父母的想法发生了分歧,你所谓的孝顺,对父母来说,也许就是伤害。
子女所谓孝顺,其实是“新型啃老”,老人很难接受
李大妈夫妻已经六十多岁了,李大爷不愿意在家闲着,在镇上的工厂做一点零工,每天赚个四五十块钱,不是很辛苦,还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李大妈在家侍弄一个小菜园,一年四季总有新鲜、绿色的蔬菜可以吃。
他们的儿子也很优秀,大学毕业以后,就留在城里面工作了。儿子结婚以后,李大妈曾经在城里照顾儿媳妇怀孕、带孙女。
几年过去以后,孙女上了幼儿园,她就回到农村,让他们小夫妻自己生活,自己也好轻松轻松。但李大妈回来没有多长时间,儿子、儿媳妇休假回来了,话里话外地希望父母能够搬到城里和他们一起住。
儿子说:“农村的医疗条件不行,你们住在家里,我们也不放心。家里的房子也是年老失修,装修也不值得。冬天还很冷,不如搬到楼上一起住,您也该享几年清福了。”
儿子的心意是很好的,态度也是那么诚恳,老两口也就动心了。确实孩子们工作忙,没有时间经常回来,李大妈对儿子、孙女总是非常想念。就和老伴儿商量着,不如冬天就去儿子家过,也省得还要烧炉子取暖了,等到春天再回来农村。
可是,李大妈去了,就没有再回来,只有王大爷偶尔回来一次,看看老房子。
儿子和儿媳妇的工作很忙,老两口去了以后,分工特别明确:老爷子负责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老太太负责买菜、做饭、搞卫生。
儿子和儿媳妇倒是也还不错,每到周末都要带他们去饭店吃好吃的。有时候是海鲜大餐,有时候是街边烧烤,老太太每次都吃不饱,回来还要吃点别的东西。
儿子和儿媳妇儿不好吗?说不上,他们哪里不好。但是,李大妈和王大爷就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幸福。
一个是自由没有了,必须到点就接送孩子上学去,一个是必须到点做好饭等着他们下班。
另外,乐趣也没有了,王大爷喜欢和人聊天,城里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李大妈喜欢下田侍弄瓜果蔬菜,城里却只有菜市场,她天天说的就是“菜真贵呀!”
王大爷和老伴儿自嘲地说道:“这是接我们进城享福吗?这是让咱们来当保姆了,家务活全包,退休金全花光,家也回不去了,人像坐监牢……”
农村人口不断流失,除了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还有一些留守村庄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孩子大多数都已经进城工作、生活,他们成为了村庄最后的坚守者。
到底是让父母留在农村好?还是应该把他们接到城里来才算是孝顺呢?
如果真的是孝敬父母的儿女,就应该遵循老年人的意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晚年生活。
而有一些儿女打着“孝敬父母”的幌子,实际上就是继续啃老。
有两种新型啃老,比跟父母要钱更严重,父母一定要警惕。
第一,“掠夺式”的探望,让父母筋疲力竭。
每到周末,父母都是盼望儿女能够到身边,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但是,有些儿女的到来,就像是灾难一般,父母需要早早地买菜、买肉,劳碌半天等待儿女的到来。
儿女来了之后,一顿吃喝玩乐,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值得拿走的东西,连吃带拿一条龙。
父母希望看到孩子们,但是,孩子们也要考虑父母的感受,毕竟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我们不能对这些家务活袖手旁观。
回家帮父母多干一点活,让父母轻松一点,多买点菜,让父母少花点钱,让他们少一点心疼,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探望父母、孝敬父母。
第二,“保姆式”享福,让父母苦不堪言。
让父母去跟自己一起生活,看起来是儿女的孝心,但是,如果父母去了你家,像保姆一样照顾你的一家人,就会是父母的灾难。
明明已经养大了儿女,却还要继续为了照顾你的生活,受苦受累,这怎么能说是孝顺呢?
如果父母生活不能自理了,儿女照顾他们是应该的,但是,如果父母依然健康,能够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做儿女的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自己遇到的困难,自己尽量去解决,不要把父母的晚年生活捆绑在照顾孙子、孙女上。
真正的孝顺,不拘于形式,而是要让父母觉得自己过得很爽,过得有意义。
互动话题:你觉得哪种形式的养老更好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