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总理舒尔茨:德国将开价70亿欧元,邀请中国来修复北溪管道

0
分享至


然而,该事件距今过去已经近一年,经过各方的独立调查,答案若隐若现,但仍旧没有准确的结论。

随着调查的无望,德国国内开始呼吁修复管道。为此,德总理舒尔茨提出,由欧盟成员国集资70亿欧元,将修复工程交予中国完成。

那么,北溪管道爆炸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政治博弈?德国又为何选择让中国修复?


图1

历经波折的建设过程

2015年,俄罗斯同德国在内的5个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天然气管道“北溪-2”项目,并达成了共同出资建设的协议。

该天然气管道全长为1234公里,以俄罗斯为起点,通往德国地区。

投入使用后,每年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量可达550亿立方米,可以满足欧盟20%的天然气需求。

可以说,该项目一旦建成,就相当于欧洲能源版图的一条“大动脉”。

最主要的是,俄罗斯的天然气也不用再途径乌克兰,可以从芬兰、瑞典等国输送到德国,之后再由德国供应给欧洲的其他国家,输送量也会比以往增加一倍。

作为一条跨国天然气管道,北溪项目与生俱来就带着高度的地缘政治敏感性,围绕该管道,美国、乌克兰、波兰等国家均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着激烈的博弈。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俄罗斯和德国持有的是高度赞同的态度外,其他利益相关国,都十分不愿看到项目顺利的完成建设。


图2

比如,持反对意见的爱沙尼亚,在阻挠该项目的实施上,可谓是绞尽脑汁。站在经济立场上,该国认为修建天然气管道会妨碍他们的船舶航运,威胁其经济发展。

此外,爱沙尼亚还称北溪项目会危及国家安全,所谓的理由就是,天然气管道安装的监测系统,是变相在监测沿途国家的海域情况。

瑞典则拿海洋生态当反对的筹码,称管道会破坏海底的生态平衡,让有毒金属发生泄漏。

而芬兰或许是实在找不到好的反对理由,所以,十分赞同瑞典的说法。

可实际上,芬兰同爱沙尼亚联合建设的管道项目也是穿越海底,并未出现什么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的现象。

不得不说,这些反对国,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意思。

几经谈判交涉,直到2018年,“北溪-2”项目才相继从瑞典、芬兰获得了施工许可证。但相比他国的顺利,丹麦却是频频阻挠。


图3

一开始,丹麦是以环保为由,一直不批准项目的运营许可证。

而后,在2017年,丹麦通过立法,宣称出于对国家安全因素和外交政策的考虑,要阻止北溪项目通过丹麦的海域。

而向来热衷于采取制裁手段的美国,更是给管道的建设增加了极大的阻力。

从2018年开始,美国政府在呼吁共同抵制管道建设的同时,并对相关承建国家实行制裁。

尤其是2019年年底,特朗普政府出台的一项法案通过后,美国随即就对北溪项目实行了制裁,并要求相关施工的各方立即停工。

在各方阻挠,美国制裁的重重障碍下,俄罗斯靠一己之力完成了管道的建设。

最终,在经历一切困难后,2021年9月,“北溪-2”项目终于建设完成。

谁才是真凶?

然而,几经波折才建成的天然气管道,之后的遭遇更是印证了它的命途多舛。


图4

原本根据计划,该管道预计在2021年底就可以投入运营。但奈何,在运营之前,按照德国相关的法律,需要获得运营的认证审批。

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只要管道一天没有投产,就会增加一些变故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德国政府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同普京一起推动该项目的德前总理默克尔在10月份卸任,德国亲美反俄的党派占据了外交主权。

11月中旬左右,德国有关部门就宣布暂停对项目的审批工作。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本是站立经济立场建立的管道项目,渐渐背离了经济的初衷,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政治争端。

然而,数月后,北溪项目再次迎来了重创。

2022年9月,北溪管道发生了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一时间,各方都普遍认定此次事件系人为蓄意破坏。


图5

由于爆炸的地点发生在丹麦和瑞典的附近海域,没有在俄罗斯海域,所以,俄罗斯提出几国联合调查的要求,但遭到了拒绝。

而后,丹麦、瑞典以及德国便开始了独立的调查。可一连过去数月后直至当下,这三个国家都没有对外公布任何的调查结果。

期间,俄罗斯曾向丹麦提出检查管道的建议,表示爆炸现场附近可能残留有爆炸装置碎片,可丹麦却一直含糊其辞,试图阻拦俄罗斯的深度调查。

但这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还要属美国的态度。

俄罗斯曾呼吁联合国理事会,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可美国却急于站出来反对。

美国指责俄罗斯的做法,是在转移俄乌冲突的注意力,还强调丹麦三国已经在进行公平、客观的调查,不需要浪费联合国的资源了。

这一番操作,真是很难让人不怀疑美国就是该事件的幕后真凶。


图6

毕竟美国的破坏能力是首屈一指的,其作案的动机也是十足的。

因为美国一直觊觎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份额,美国历届总统都力推向欧洲输入美国能源,获取巨大的经历利益。

但与俄罗斯相比,美国缺少了地理位置优势,想要与其竞争,更是不易。所以明着争不过,那不如暗抢。

2023年2月,美国记者西摩·赫什就北溪事件发布了相关报道,内容劲爆且可信度高。

他表示,幕后黑手正是美国,其联合挪威进行了爆炸行动。

2022年6月,美国趁北约军演之际,在北溪管道附近开展了水下埋炸药的军事演练。

“美国”加之“军事演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这是美国制造争端的惯用技俩。

让人意外的是,向来活跃且爱发表评论的西方媒体,在此爆料发布后,竟一致保持沉默。


图7

在美国,也是存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只不过,看你用的是什么石头。亲美的石头,自然会浪花四起;而反美的石头,便会难起波澜。

一个月后,3月7日,《纽约时报》率先为美国发声,表示据美方获得的情报显示,爆炸是由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制造的。

有意思的是,此报道一经发表,众多西方媒体开始跟进报道,纷纷帮美国“洗白”,颇具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修复管道迫在眉睫

但相较于继续追查真相,德国国内更倾向于尽快修复管道。

2023年6月,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称,一旦俄罗斯在明年停止输送天然气,德国政府将会对部分工业产能采取措施,缩减甚至是直接关停。

另外,虽然德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可对诸如奥地利、意大利以及匈牙利等的欧盟成员国来说,并未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图8

而根据欧盟有关的共享原则,如果其他成员国能源急缺,德国是有救助义务的,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德国的经济也势必会受其影响。因此,修复管道迫在眉睫。

8月28日,萨克森州长克雷奇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管道将会永远无法被修复。

他强调,修复管道对德国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保证我们至少10年内的能源充足。

此外他还直言:“谁都无法预料今后10年的局势,修复管道只会让德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暂且抛开围绕北溪管道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不说,仅从技术层面上看,修复管道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以水上维修的方式为例,就是将海底破损的管道用重型浮船吊起来,在水上完成焊接后,再放回去。

其实,早在铺设的时候,就是靠浮船将管道一节节沉入海底的,所以水上维修是存在可行性的。可具体实施起来,是相当有难度的。


图9

比如,无法判断管道被海水倒灌的具体情况,如果贸然将管道吊起来,就会造成更多的管道被海水灌入。

修复北溪管道并非没有可能,只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以及时间。

而真正有实力完成这项工程的国家,恐怕也只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和挪威这几个国家了。

可俄罗斯虽有技术,奈何正深陷俄乌冲突,腹背受敌,想必是有心无力。而美国和挪威更不要说了,本就被爆料是该事件的元凶,又怎会愿意修复。

于是,德国将目光聚焦到了被称为是基建狂魔的中国身上,并提出,由欧盟成员国集资70亿欧元,将修复工程交予中国完成。

为了和我国拉近关系,德国政府近来对华的态度也逐渐友善起来。比如,9月12日,德国宣布,华为等中国企业的5G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直接打脸美国。


图10

但至于我国会不会承接这个修复项目,那就说不定了,毕竟这其中涉及到了复杂的政治地缘问题。

结语

关于北溪事件的真相,或许早已浮出水面,只是有些国家擅长贼喊捉贼,不愿承认罢了。

而修复事宜,也深受其影响,因为凶手不揪出,祸根任然在,祸害必继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得空爱音乐
得空爱音乐
我爱过一个人非常爱
589文章数 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认识女网友后同居 贵重财物被偷走还查出艾滋病

头条要闻

男子认识女网友后同居 贵重财物被偷走还查出艾滋病

体育要闻

库里雷吉都点名哈登 大胡子真这么差?

娱乐要闻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 12首歌近一半假唱

财经要闻

胡锡进的信心 杀入楼市的煤老板可能最懂

科技要闻

C罗被索赔10亿美元 美国上演最大加密货币索赔案

汽车要闻

续航超900km/12月15上市 星途星纪元ES配置曝光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时尚
手机
公开课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纠缠这么久,他俩真的要离婚吗?

手机要闻

苹果介绍语音辅助功能:可用 iPhone 保留自己的声音

公开课

贝加尔湖深达千米,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