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湾、青青花园民宿、绿野星辰帐篷酒店……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龙太路串联起沿途的景区和各具特色的民宿。作为四川省最美农村路之一的龙太路不仅是一条景观路,更是宝山村民的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促进该村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8.1万元。
龙太路是彭州“四好农村路”中的一条。截至目前,彭州共投入80亿元实施12个农村公路及安保工程项目,基本形成了“全域覆盖、布局合理、设施完备、通达顺畅”的农村公路网络。
内畅外联 夯实农村公路“建设”基础
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修一条路、造一处景、美一座村、兴一片业、惠一方民,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
秋高气爽的季节,农民正在收获粮食,一条条宽敞的农村公路让运输不再困难。葛仙山镇华顺村种粮大户刘应东正在安排人员往货车上装载刚收割的水稻。他告诉彭妹妹:“我承包了二十多亩土地种植粮食,要放在以前,怎么把粮食运出去那就是个大难题。现在好了,乡村道路修得又宽又直还通到田间地头,运输就非常方便。”
面临农村面积占全域面积92%的实际,彭州把农村公路的建设与优化城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结合起来,科学规划、补短提质,稳步消除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
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2539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的90%,路网密度达17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农村公路156公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农村路”100公里;推动农村公路与城市绿道、公园示范场景建设一体推进、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百里景观画廊、滨河路最美街道等城市“风景线”。
路通业兴 全力做好农村公路“运营”文章
日前,通济镇圆通坝社区居民余廷辉在家门口的“红星·金通邮快驿站”,为远方的亲戚寄送了土特产。余廷辉告诉彭妹妹:“非常方便,通过手机自助下单就可以了。”驿站位于彭州交旅融合综合性商业体内,利用原彭白铁路红星火车站闲置楼房改造升级而来,主要服务于圆通坝社区周边居民及来往游客。顾客可以用微信、支付宝等APP扫码自助下单寄件,也可以选择微信、电话联系快递员预约到店寄件。自今年2月营业以来,累计派送快件189件,揽收快件72件。
截至目前,彭州已形成以“4个县级快递分拨中心+186个乡镇快递网点+96个金通·邮快驿站”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日均揽收件量约18万件,实现建制村物流点位全覆盖,城区到山区1小时达,有力推动了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
作为四川省“交商邮”融合发展试点,彭州持续推广“快快合作”“商快合作”,建立县级快递共同配送中心1处,快递共配连锁超市30余家,叠加多多买菜、抖音等电商平台线下提货、发货点,与农户、家庭农场等合作开展田间直采、电商销售,电商类快件揽收量日均超7万件,占比达90%以上;以农村公路为纽带,推动冷链物流、绿色食品产业融合互促,打造总面积约10.48平方公里的成都国际陆港彭州片区。2022年以来,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3.37亿元、同比增长10%。
“坐公交车只需要两元钱,老人坐车还不要钱,坐公交车就可以畅游彭州,太幸福啦!”彭妹妹经常听到乘客这样称赞。彭州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在成都近郊市县率先实现公交、农村客运双国有化运营,实行“2元通全域”的一票制,现有公交、农客线路60条,运营总里程达950公里,日均出行超6万人次,各镇(街道)、村(社区)客车通达率100%。深化省级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试点,完成720个村级招呼站(牌)建设,全面实现乡村客运“六统一”。
利用乡村公交站点周围“边角料”地块,彭州打造集农产品贸易、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3处“交通微集市”。开通九尺美食节、龙门山冰雪温泉嘉年华等旅游专线13条,沿线打造特色林盘14个、高端民宿96家、精品露营营地26个,引爆周边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消费业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同比增长6.6%。
铺下的是路,
连起的是心,
通往的是富。
如今,
四通八达的公路,
让城市成了诗,
让村落成为歌,
彭州这片土地也将镌刻崭新年轮,
在新时代继续书写美丽华章!
来源:彭州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