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到50岁,没有5种病,基本可以活到90岁,希望你一个也没占!

0
分享至

《论语·为政》里有这么一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到了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众所周知,由于古代医疗水平不发达,再加上战乱和饥荒,大多数人很难活到50岁以上,能活到50岁的就认为是长寿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人均寿命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提高了,加上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没有战乱,大多数人已经衣食无忧。

还有一点是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已经今非昔比,就拿运动来说,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比2014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0.4%。

毫不夸张地说,活到50岁已经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只是,50岁以后,很多人活得并不轻松,甚至要经常往医院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50岁以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会增加,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都属于慢性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慢性病不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也是对寿命最大的威胁。

所以,一个人到底能不能长寿,不能只看年龄,还得看身体的素质如何。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50岁,一个人去医院体检什么病都没有,外表看起来还像三四十岁的人,另一个人去医院体检却发现各种慢性病都找上了,外表看起来像七八十岁的人一样。


到底哪个人能长寿,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50岁以后,不要简单只凭感觉,建议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充分评估身体的状态,不论男女,50岁以后,如果没有这五种病,恭喜,长寿离你并不远!

1、高血压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

这些数据让人瞠目结舌,2.45亿意味着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压。

过去,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病,认为年轻人不会得,这是完全错误的,通过近十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很容易发现,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高血压患者年轻化。

为什么会这样?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者等均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上面清一色全占了。

更糟糕的是,还有很多人虽然有高血压病,自己却根本不知道,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51.6%。

鉴于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18岁及以上成人就应该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病,长期的血压控制不好,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很多人虽然有高血压,可能没什么不舒服,但一旦出现并发症则非常危险,很多人可能被脑卒中或心肌梗死事件夺去生命。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很多人经常咳咳咳,持续好几月,经常一口痰卡在胸口,咳不出来特别难受,稍微活动一下就有气喘吁吁的感觉,到了冬天还会加重,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很有可能罹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我国有近1亿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也就是说每14个人里就有一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说高血压的知晓率已经很低了,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晓率更低,我国≥40岁居民的COPD疾病名称知晓率仅为9.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大的危害有两个,一个是严重影响肺功能,甚至导致呼吸功能的衰竭,另一个是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增加。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第三大死亡原因。由于知晓率低,这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即便很多人确诊了,不没有坚持科学的治疗,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我国是世界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与长期吸烟有关,所以为了远离这种疾病,从年轻时就应该积极戒烟。

3、癌症

很多人把癌症当成急性病,认为癌症是突然出现的。

医生,我平时都好好的,没感觉到有哪里不舒服,为什么一检查就发现得了癌症?

癌症不是急性病,癌症从无到有,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累积。

癌症一旦确诊,治疗周期也是极为漫长的,很多人可能需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抗癌。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新发病例406.4万人,差不多每分钟就有8个人罹患癌症。其中,男性223.4万人、女性183万人。而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是241.4万人,其中,男性153.1万人,女性88.3万人。

虽然年轻人也有可能罹患癌症,但癌症更像是一种老年病,50岁以后罹患癌症的风险会更高,在80-84岁的时候风险会达到峰值,对于男性而言,最易罹患的癌症是肺癌、胃癌、大肠癌和前列腺癌,对于女性来说,最易罹患的癌症则是乳腺癌、肺癌、宫颈癌和大肠癌。

4、2型糖尿病

2022年中国2型糖尿病的人数达到近1.4亿人,约占中国人口的10%,更糟糕的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2022年12月7日,发表在 The BMJ杂志上的一项最新数据分析显示,在过去30年中,年轻人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50岁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更高了。

很多人对血糖高不以为然,觉得血糖高点就高点吧,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是慢性病,一旦确诊就要终身背负,不过不做任何处理,血糖只会越来越高。

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一系列慢性并发症,会影响眼底、神经、血管、肾脏、皮肤的健康,很多人得了糖尿病没重视,失明截肢的人多了去了。

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中的部分数据,2021年有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这个数字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6.43亿,到2045年将上升到7.84亿。

2021年糖尿病导致670万人死亡,每5秒钟就有1人死亡。糖尿病造成了至少9660亿美元的卫生支出——在过去15年中增长了316%。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官方杂志《糖尿病护理》发布的多项研究表明情绪、饮食、工作环境、职场心理等都是罹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5、冠心病

2022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显示,2022年中国冠心病人数是1139万人,而且一直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冠心病是导致猝死的最重要因素,经常关注新闻,我们会发现,很多正值壮年的人,睡一觉人就没了,很有可能都是发生了心源性猝死。

很多人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就认为自己不会得冠心病,这是错误的,冠心病并不一定会有特别典型的症状,但恰恰是没有症状才最危险。

没有症状就不会重视,没有症状就不会到医院检查,没有症状就不会主动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期如此,积累到一个点的时候就会大爆发。

一旦爆发,可能就是致命的。

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者等均属于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一定要重视起来.

欢迎关注小号“尿酸常识”,每天为你分享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常见病知识,预防慢病,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缅北:激战5天全军覆没,缅军高层震动,同盟军特种兵惊艳亮相!

缅北:激战5天全军覆没,缅军高层震动,同盟军特种兵惊艳亮相!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12-02 18:01:51
梅奥诊所,神一般的存在!布朗尼胸口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梅奥诊所,神一般的存在!布朗尼胸口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肖博健康
2023-12-06 03:40:15
亚冠诞生奇迹:9分出线!沙特4队同进16强,亚足联助攻山东泰山

亚冠诞生奇迹:9分出线!沙特4队同进16强,亚足联助攻山东泰山

侃球熊弟
2023-12-06 05:21:00
历史如何选择了李同志

历史如何选择了李同志

将军箭
2023-11-03 05:39:26
心寒!张柏芝在杭州出事,谢霆锋态度冷漠,长子痛哭:你不配当爸

心寒!张柏芝在杭州出事,谢霆锋态度冷漠,长子痛哭:你不配当爸

甦正正
2023-12-04 21:23:52
“继承权”迎新规:明年起,父母的房子统统这样处理,不用再争了

“继承权”迎新规:明年起,父母的房子统统这样处理,不用再争了

楼市政策解析
2023-12-06 07:55:16
开始反击了?富士康正式宣布,外媒:郭台铭连锅都也想要端走了

开始反击了?富士康正式宣布,外媒:郭台铭连锅都也想要端走了

科技丰
2023-12-05 22:38:01
国家卫健委提示:不带病上班不带病上学,评论区却道出了人间疾苦

国家卫健委提示:不带病上班不带病上学,评论区却道出了人间疾苦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3-12-06 08:26:05
我们对美国,发生严重误判!

我们对美国,发生严重误判!

米宅海外
2023-12-06 07:24:30
湖南卫视删光那英镜头,知情者曝她犯事被抓,本人已一个月未露面

湖南卫视删光那英镜头,知情者曝她犯事被抓,本人已一个月未露面

我娱乐有约
2023-12-06 09:44:39
以色列卫生部:哈马斯给被释放的人质下药,让他们看起来很开心

以色列卫生部:哈马斯给被释放的人质下药,让他们看起来很开心

桂系007
2023-12-06 08:00:36
大胜32分!快船要起飞了!泰伦卢找到哈登说明书,你要的顶薪来了

大胜32分!快船要起飞了!泰伦卢找到哈登说明书,你要的顶薪来了

教练,我想打篮球
2023-12-06 11:26:17
“我们没有钱支持乌克兰打这场仗了”!白宫警告援乌资金即将耗尽

“我们没有钱支持乌克兰打这场仗了”!白宫警告援乌资金即将耗尽

环球网资讯
2023-12-06 06:28:11
孕妇悔拍2614万手机靓号被罚8万,竞价两千多轮,她仅出手一次

孕妇悔拍2614万手机靓号被罚8万,竞价两千多轮,她仅出手一次

潇湘晨报
2023-12-05 18:48:10
无语!又忘了关摄像头

无语!又忘了关摄像头

王晓爱体彩
2023-12-06 09:23:54
四川一女子卖淫10年买车买房,最后却被“老客户”杀害,抛尸江中

四川一女子卖淫10年买车买房,最后却被“老客户”杀害,抛尸江中

吾爱纪实
2023-12-05 17:18:14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青丝人生
2023-11-30 18:09:24
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这是外资出逃的原因之一

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这是外资出逃的原因之一

科学佣人
2023-12-06 09:32:05
新中国历任总理墨迹欣赏

新中国历任总理墨迹欣赏

坦腹斋
2023-10-27 12:13:42
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抖音如何强攻美团?

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抖音如何强攻美团?

雪豹财经社
2023-12-06 09:21:35
2023-12-06 13:36:49
医者真言
医者真言
自在随心,笑口常在
5093文章数 135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头条要闻

美媒:顶住欧美的孤立压力 普京"罕见出访"两国

头条要闻

美媒:顶住欧美的孤立压力 普京"罕见出访"两国

体育要闻

肯德基打工仔说要踢英超 大家听笑了

娱乐要闻

五月天主唱阿信发声:做好自己

财经要闻

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抖音如何强攻美团?

科技要闻

被中国跨境电商"逼急了"!亚马逊大幅削减抽佣比例

汽车要闻

纯电70/150公里/预售9.38万起 五菱星光今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旅游要闻

藏于宏村的530国道,蜿蜒曲折风光隽秀

家居要闻

别致北欧风,臻享惬意摩登生活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7工程机曝光:四摄+八卦阵镜头,明年1月发布

公开课

武松杀潘金莲,为何先扒她衣服?原文细思极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