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项目开工建设。
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是东莞市首条沉管隧道工程,该隧道也是连接万江和南城之间的城市主干路隧道。跨江通道北起万江大道,沿银龙路向南穿越东莞水道和曲海大桥,向南接鸿福西路,南至港口大道,工程建设周期约37个月。
三年后,东莞人可以实现“水下开车”!
东莞市首条沉管隧道开工建设 工程建设周期约37个月
据介绍,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是东莞市首条沉管隧道,项目范围全长1.87千米,其中隧道全长约1.54千米,设匝道3个,水上沉管段长210m,为双向6车道,由3个管节组成,采用轴线扩大干坞法预制,工程建设周期约37个月。
三年多的建设周期也反映出项目建设难度。据悉,该项目综合性强、施工条件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基槽岩石开挖工程量大、施工水域狭窄、桥梁桩基托换施工难度大、陆上最终接头二次围堰施工困难,以及工期紧张等多项重难点。
动工仪式上,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默河表示,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是东莞重大项目之一,是东莞加快推进交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之一。希望工程建设强化攻坚克难保进度、创新质量管理保品质、坚持严谨规范保安全,全力打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切实保障市民群众出行顺畅安全。
采用沉管隧道方案 对现有的滨江景观影响小
据悉,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的建设曾考虑过沉管隧道、过江桥梁等诸多方案。由于建设地点已存在曲海大桥,采用桥梁方式会与曲海大桥产生冲突。相比之下,采用沉管隧道方案,桥梁道路引线、匝道等布置占地面积小,对现有的滨江景观影响小,有利于东莞“三江六岸”建设,为周围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滨江资源,建成后更是对航道通行无影响,有利于东莞水道的持续性发展。
基槽开挖示意图
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
沉管预制主要施工方法包括干坞法和工厂法,其中干坞法在内河隧道中使用普遍,适用于管节数量少的工程项目,国内已建成项目有:广州洲头咀隧道、广州车陂南隧道、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等,工厂法适用于沉管数量多、线路长的隧道项目,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工程。
工程建成后的交通指引
“水下开车”是否安全? 相关负责人揭秘!
“水下开车”安全吗?
中交四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实践检验,市民无须担心沉管隧道中的行车安全。中交四航局自参建珠江隧道开始,到港珠澳大桥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深中通道隧道,先后已参与建设了9条沉管隧道,积累了经验的丰富。负责本次项目的工程师有参建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沉管隧道的经验,进一步保障了跨江通道的质量安全。
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曲海大桥和万江大桥两座桥梁的交通堵塞情况严重,各大地图软件上显示路段均为深红色。
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万江“七横七纵”骨干路网的重要一纵,不仅能缓解曲海大桥、万江大桥等越江通道的压力,协助构筑更加完善的越江体系,最终实现优化地区出行条件,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的目标,也能进一步完善东莞市内区域路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该工程也对加强东莞水道两岸沟通,推动东莞市“三江六岸”建设,促进城市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