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中旬,教育部再次颁发《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我也好奇,这不就是前两年出的双减吗,怎么搞的现在又拿出来说事了?难不成之前属于虚晃一枪?
整个办法看了一遍,反正我是半知半解吧,与之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处罚上。也就是之前让你不准搞教育培训了,但却没说你搞了要把你怎样,顶多我们看到的就是让你关停。
但现在不同了,新规章出来之后,继续搞教培,一旦被发现就要接受处罚。
目前来看,主要区别就在此处,并且处罚力度奇高,最高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至于具体的罚款标准,我估计还得看有些人的心情,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罚到5至10万,可不是个小数字。
看了一些网友评论,现在大家真正纠结的是“公平”吗?
简单说,人们认为低收入家庭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找不到教培机构了,如果罚款和查得太严,之前那种偷偷在小区里帮人补课的机构一定会撤掉,压根不需要网红举报。因为一旦被查,就是血本无归。
可一对一私教不会撤走,高收入家庭一样能花得起钱把他们叫到私人住宅里去帮孩子补课,这样就会造成新的差距,也会令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升学率更高,继续扩大阶级差距。
我个人的话并不把希望寄托于智商,伤仲永不是故事。别人补课而你家的孩子无法补课,就一定会出现差距,差距的终点就是别人的孩子985,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上到本科就已经值得兴奋。可步入社会后呢?商业奇迹终究只是奇迹,草根起飞无异于彩票中奖,概率太低了。
差距继续增大,阶层就会被彻底固死。我算是比较看得开的那种了,但也无法否认对普通家庭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此次颁发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之中涵盖了对很多补课骚套路的禁止,包括一对一、居民楼、咖啡厅等等,但事情会怎样发展,目前根本无法预料。
一方面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一对一的老师也需要承担风险。看上去到别人家里补课,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存在被举报的风险,但是家属本身是可以举报的。
类似的事情并非没发生过,甚至可以说发生过的次数还不少。家长先是找老师去自己家里給孩子一对一辅导,然后就通过监控保留视频证据,最后孩子毕业他们再一股脑把老师举报了。这样一来,老师被没收违法所得,家属省到培训费,几乎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可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对钱失去概念的“高收入群体”来说,他们压根就没必要搞这些贬低自身人格来获取利益的骚操作,因此一对一的家教们,大概率会选择利益以及选择相信他们,这并不算铤而走险。
我想说什么?
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双减带来的“收益”,相反,对教培的整治存不存在阶级固化的影响还值得思考,估计过几年数据就会提供证明。
所以,打击补课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是为了让家长把花在教育培训上的钱省下来(减负),再从其他方面花出去,最好是房地产。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与2018年相比,增长率高达40%以上。
可真的会有效果吗?大家会把钱存起来,还是花出去,这不是打击教培所能决定的事。不要太想当然,最早的时候说,一旦取消计划生育,人口将报复性增长;后来又说一旦取消防疫政策,人们将报复性消费;前两天各地都在取消住房限购,但一时半会报复性买房肯定来不了。
当然,这只是目的,而做一件事我们不能仅仅只看目的。或许一个行为,能为我们带来利益,但并非所有能为你带来利益的行为,你都应该去做。
张家玮昨天发了条段子,相当有趣。
令狐冲:“我太师叔风清扬教了我独孤九剑,叮嘱我切勿告诉旁人,便飘然而去。”
郭靖:“马珏道长教我全真内功,却不肯当我师父,说道江南七侠才是我的正牌师父。”
周伯通:“我武功是师兄王重阳教的,不知怎的,却不肯当我师父,只和我师兄弟相称。”
众人思忖良久,郭靖懵然问:“莫非是因为,补课违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