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编辑:振华叙说
前言:
清晨的阳光透过轻云洒在汹涌的长江上,三峡大坝似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而行,它巍峨的身躯仿佛在守望着历经沧桑的中华大地。
然而,就在几日前,这份宁静被一股前所未有的波澜所打破,一架神秘的无人机悄然出现在蓝天之上,如一只惊鸿掠过,引起了中外观众的广泛关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不速之客的闯入
前段时间,一群不速之客造访了中国的三峡大坝,他们想以捕捉三峡大坝的美丽风景为由,擅自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但是他们事前并没有知悉这里是禁飞区,当他们的无人机飞到三峡大坝上方时,中国军方监控系统立即拦截了非法信号以及无人机画面。
三峡大坝值守人员立即向上级军官汇报,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派遣多支机位部队进行范围广泛的搜查行动。
很快该名操控无人机的澳大利亚游客就被捉捕了,在询问其缘由时,外国人辩称只是为了捕捉三峡壮丽的景色,并未对禁飞区的情况有所知悉,中方在审查无人机内部记录后,发现它已经非法记录了大量的禁区景象。
对于这件事,中方采取了谨慎而严谨的处理方式,他们把无人机中的所有非法内容都删除了,而且对这名澳大利亚游客进行了批评教育。
并告知他关于无人机飞行禁区的相关法规,鉴于这个澳大利亚籍的游客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实质性的损害,所以被判处无罪释放。
三峡大坝的修建利国利民
三峡大坝是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工程,光是建设就耗费了多年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总造价到达2,500亿。
由于钱是会贬值的,所以当时的造价比现在的2,500亿还要高。修建三峡大坝让长江洪水问题得到了缓解。
每年的雨季,长江作为一个典型的雨洪河流,都会经历剧烈的降雨,从而引发各种洪涝灾害。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一共经历了214次大洪灾。
而最近的一次特大洪水发生在98年波及了全国的29个省份,造成了高达千亿的巨额资金损失。然而三峡大坝的兴建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此之前长江上游地区很容易受到洪水威胁,因为那里没有足够大的水库进行蓄水,而且河道的排水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一到洪水袭来就很容易引发河堤决堤的严重后果。
当三峡大坝在2006年竣工以后,他成功地控制了长江流域的洪水峰值,流量减轻了洪水对周边城市的威胁,而且极大地促进了长江流域的航运,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得运载重物的货船可以到达重庆等地。
三峡大坝自从2006年竣工以来,已经运营了17年,在此期间三峡大坝对我国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很多人都好奇我国劳斯动众修建一个这么大的工程,投入了庞大的资金,到底是获利了还是亏本了?据了解,三峡大坝的主要收益源于巨大的发电能力,每年能够发电量达到8000亿千瓦时,为我国电网输送了强大的资源。
运行至今,其电力收入已经达到了4,000亿元,所以说三峡大坝建设到现在为止,早已实现了投入资金的回收,而且三峡大坝的修建还带望了旅游业等领域的收益,使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当地的航运业也收获了每年千亿元的收益。从上述的种种数据来看,三峡大坝的修建无疑是盈利的。而且修建大坝的好处不仅仅是带来了经济上面的利益,而且还为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实际价值。
众所周知,大坝修建的功能是为了蓄水,大坝对洪水调节的功能同样的显著,修建这个大坝阻止了泛滥的洪水冲向长江下游地区,保护了当地居民的安全,减少了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专家进行过相关的数据统计,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三峡大坝每年为国家节省了1.5万亿元的损失。而且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三峡大坝每年的发电量也极大地缓解了传统能源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环保价值。
在理论上这个大坝的最佳条件是可以运行使用150年的。当然在目前全球大坝的平均使用寿命来说,仅仅只有50年而已,相当于三峡大坝设计寿命的1/3。
那么三峡大坝到底有什么秘密,让它可以比一般的大坝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呢?根据一些资料显示,三峡大坝是一座典型的混凝土重力坝,在新建的过程中耗费了近两万八千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总重量超过了1亿吨。
而且这些混凝土并非是普通建筑所用的类型,大坝使用的是军事工程中常用的新一板混凝土和普通房屋,最多使用c40混凝土,那么这两种材质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据称c100混凝土除了石子沙子水泥以外,还渗入了煤炭F矿粉,矿渣,碱水剂,硅粉等材料。
这些材料的餐盒使道心一把混凝土,在抗压强度抗变形性能密度和孔凤率方面都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一旦凝固,c100混凝土单位体积可以承受100兆帕的压力,而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只有它的2/5。
更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三峡大坝能够轻松承受10级地震和100万吨TNT当量的核武器攻击。
从技术,设计以及材料等各个方面来说,三峡大坝胜过了上世纪30年代建成了美国胡佛大坝,所以三峡大坝150年使用寿命短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一旦没有了三峡大坝中国会怎样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拆除三峡大坝不会引发长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因为长江水流量的调控不仅仅由三峡大坝完全掌握,位于三峡大坝上游地区的水电站一共有25座包括白鹤滩,乌东德等著名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分布在长江干流上,对水流也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而且在距离三峡大坝38公里的下游地区还有葛洲坝的存在,葛洲坝高达47米,总容量高达15.8亿立方米。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长江净流量的控制,推动了长江经流水电站的工程建设,所以葛洲坝的抗洪能力已足以维护当地的安全稳定,所以即使没有了三峡大坝,到了现在来说也可以能够控制长江的水流量。
但如果没有了三峡大坝,必然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三峡大坝除了控制洪水以外,还可以在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
根据资料显示,三峡大坝每年发电量都会高达988亿千瓦时,都会输送到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8个省分成两个直辖市,包括上海广东等重要的经济区域。
到目前为止,电力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需求量最大的能源之一,如果没有了三峡大坝,那么中国将会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调整后新能源配置和供应也将需要大量的投资。
如果没有了三峡大坝,那么大量的淤泥和沉积物就会得到释放,上游水位将会大幅下降,导致大量淤泥和沉积物,随着水流进入到下游地区,无论是淤泥还是沉积物,本身都携带着有害物质,都可能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系统造成污染和破坏。
目前的中国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即通过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产生电力。每生产1千瓦时的电能,火力发电厂就会排放0.872千克二氧化碳0.02 63千克二氧化硫和0.0131千克氮氧化物。
但是这些物质对环境和生态都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果大坝被拆除后,就不得不采用火力发电等方式进行补缺,所以三峡大坝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为了保护这座重要性如此突出的三峡大坝,我国甚至出动军方力量进行监控和保护。据说三峡大坝有部队长期驻扎在上面,24小时进行警戒。
而这座大坝的守护者是一支专业性很强的,多元化的部队,具有水面方面的部队,可以在江面上驾驶快艇进行巡逻,对可疑船只进行检查,也有潜水部队在水中进行侦查,发现可疑人员或可疑活动可以在第一时间制止,大坝周边的山区上也有军事基地,可以调动兵力,并对一切突发事件。
结语:
这次无人机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但却展现了驻守在三峡大坝上的部队的警惕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实际上这样的视线出现是非常频繁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变化,都在这一次无人机事件中看到端倪。无人机事件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这一事件爆发之后,也在国际间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强大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深思国际关系中的平衡与合作。通过开放的对话和深入的交流,减少误解和冲突,共同探寻构建持久和平的途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