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我国高校的科研界频繁出现学者英年早逝的事情,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这种现象并非是偶然性的事件,我们应该从高校的科研制度以及科研环境方面,找到原因并且进行改善。
前段时间,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3岁副教授张佳佳突然离世的新闻,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这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年轻学者,没想到这样英年早逝。这件事情还没彻底让大家忘记,上海交通大学又一位顶尖教授在家里面离世,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醴,因病于家中离世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顶尖的985高校,能成为上海交大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可以说是我国领域里面的顶级专家,真正的国家栋梁。如果这些国家的精英,最终都没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过早地离开人世,确实会让我们感到很痛心,也很值得反思。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治丧小组发布的讣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主任、著名儿科专家赵醴教授,因病于家中离世,终年52岁。作为我国儿科领域里面的权威专家,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让人感到非常惋惜。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赵醴于1994年取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并留在当时的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儿内科危重症、急诊专业领域的研究。扎根于儿科的病症研究已经有将近30年的时间,所以说是我国儿科症状里面的权威专家之一。
无数生命垂危的儿童都是经过赵醴教授之手,最终得到重生。即使儿科是所有医院科室里面最累,风险最大的科室。赵醴教授却能从一名普通的毕业生坚持将近30年,成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主任,全面负责儿童方面的重大疾病研究以及救治。
以中国的年龄分布状态来看,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远高于男性,整体能达到77岁左右。赵醴教授今年刚52岁,而且还是医学领域里面的专家,按道理来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有更全面的了解,但是我国的医学领域最近折损的人才却远高于其他行业。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上海交通大学的各类附属医院,基本都是属于全国顶级水平。这些附属医院的医生都身兼数职,既是看病的医生,也是教学的能手,还是负责科研的学者。许多医生下班后都要忙于科研,所以很容易变得劳累,也容易积劳成疾。
儿科医生可以说是医院里面最繁忙的一个群体,而且还经常需要轮值夜班。儿童基本都没有沟通的能力,都需要靠医生进行自我判断,这就需要医生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我国很多临床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都会逃离儿科,都想要往其他方向发展,避免让自己过度劳累。
赵醴教授能坚持将近30年,帮助无数儿童脱离生命危险,还在她的悉心教学下,培养出大量的研究生。这就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同时,作为一名师者,把自己的所有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继续传承自己的理念。
赵醴教授因病在家中离世,说明亲戚朋友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此前是个长期患病的过程,也接受过医院的治疗,只是最终没有效果,这也是让人最无奈的地方。
个人观点
高校附属医院里面的医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说是兼顾教学、科研和出诊于一体。这批医生同时是大学里面的教授兼研究生导师,所以其繁忙程度会远高于普通的医生。通过以往大学教授英年早逝的现象来看,医学领域里面英年早逝的学者,基本都是以高校的附属医院医生为主。
学校里面的这种体制在短时间里面都没有办法改变,如果我们能将教学、科研和初诊等分开,或许就能缓解这个特殊群体的焦虑以及压力。毕竟现在很多医生都有论文方面的压力,也会遇到职称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会让大学里面的医学教授变得更忙更累,最终身体被彻底压垮。
希望赵醴教授能一路走好,她挽救的生命将会继续存活于世上。也希望国家能真正重视医学教授所面临的问题,有根本性的解决措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