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专家列出三点中俄无法结盟的原因后,普京有动作。沉默12小时后,中方代表王毅直奔莫斯科交底。
中俄关系好是事实,前段时间,有位俄罗斯学者就中俄关系发声了。俄联邦政府财政金融大学副教授米尔扎扬表示,中俄之间注定无法结盟。并列出了3点理由。这一条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关。大概说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在中亚地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古代历史上的中国认为不可能与他国结成地位平等的某种联盟”。然后第二条,与地缘政治现实有关。米尔扎扬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联盟条约会限制自己的外交政策灵活性。”最后第三条,与中国的和平外交有关。米尔扎扬表示“中国始终认为结盟是霸权主义的做法。同时中国非常了解历史,明白这种集团对立很容易引发世界大战。”
米尔扎扬的以上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对的地方。事实上,俄罗斯大部分人也都是这么觉得的。并且俄罗斯总统普京他就完全赞同中国的这种做法,因为俄罗斯也主张不结盟政策,还同样主张建立多极世界。也就是说,普京对此的最终选择,与中方做法不谋而合。而眼下这两天发生的事,就再一次地向全世界证明了中俄一诺千金的品质。
在9月16至17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欧洲小国马耳他见面,并展开了多轮会晤。这里稍微提一嘴,我们外交部对这场会晤的评价是,“双方围绕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的战略沟通。”美方的评价和我们也差不多一个意思。至于达成的成果方面“双方同意,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双方高层交往”。那么这或许就说明,中美两国关系之间可能将迎来那么一丝好转。当然,这个好转的前提是,美方必须遵守承诺。
在这之后,中方沉默了12小时,时间也就来到了9月18日。王毅采取了下一步行动。据了解,王毅应俄外长拉夫罗夫邀请,于9月18日至21日赴俄举行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这种级别的高层,外交访问的安排如此紧凑,确实是很少见。这就引发了不少西方媒体的注目与“解读”。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中俄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保持日常接触和交流就是一个例行动作。况且,王毅此番赴俄也是为了出席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这是中俄之间的传统磋商机制。
那么在会上,王毅对俄方表示,“中俄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双方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会被第三方左右。”这或许是为了安抚俄方的举动,毕竟中美刚刚还在马耳他进行了一场谈话。
随后王毅向俄方交了个底,表示“面对单边行径、霸权主义和阵营对抗的逆流抬头,中俄应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展现大国担当,履行应尽国际义务,通过继续加强战略协作,坚守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向前发展。”
通过王毅的话,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王毅的努力以及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的举办,必将深化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也正基于此,有声音就猜测,这很可能是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访华“铺路”。所以,如果要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做出总结的话,那只能说,中美俄3国之间的关系走向似乎进入了一个关键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