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纪轻轻便牺牲的政委名叫王奇,牺牲时还不到20岁,是解放军里最小的团级干部。他牺牲后,黄克诚将军悲痛万分,亲自挑选棺椁,扶棺大哭,后来人们才知,王奇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那是1934年,红三军团4师政委黄克诚率领部队在江西于都打土豪。当地民团团长是一个姓王的地主,给红军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双方打完仗后,姓王的地主感觉红军不会饶了他,便一把火烧了自家房子,自己一个人跑了。当红军赶到后,哪里还能看到地主的影子,只能看到火光冲天。
但就在红军清理火场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一个小男孩还活着,有人认出这就是王地主的儿子。
黄克诚原本想用这个孩子向王地主换一点粮食,哪能想到,对方收到信后竟毫无动静,看样子并不打算管这个小孩。
不仅没有要到粮食,孩子还砸手里了,黄克诚看着这个奶娃娃哭笑不得。
当时正值红军最艰难的时候,部队也是吃了上一顿没有下一顿的,谁还能顾得上一个小孩子。黄克诚左右为难,若是丢了,实在不忍心;若是留下,行军打仗岂不是有了累赘。
思来想去,黄克诚还是不忍心把孩子丢下,他咬咬牙把孩子带在了自己身边。
这个小孩就是王奇,或许是感应到黄克诚的善心,王奇一路上不哭不闹十分乖巧,红军长征期间他也不离不弃跟着。
一路上的相处,黄克诚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并把他培养成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抗战胜利后,王奇随部队进了东北,他耳濡目染,从黄克诚身上学到了不少打仗经验。王奇打仗勇猛,也很努力,从战士一步步成为指战员,到1947年时,他已经是东野17纵51团的政委了,那时他还不到17岁。
东北解放后,王奇又立下了大功,部队南下时正好遇到敌人的两个团,正当团长犹豫要不要继续赶路的时候,王奇说:“没事,国民党见了咱心里也一定发慌,我敢肯定他们一定不敢开枪。”
果真,对方看到他们后根本无心作战,没放一枪一炮眼睁睁地让他们进了广州城。王奇进城后,立即让部队调转方向,安排了一个排,把放他们进城的敌人给收拾了。
广东解放后,白崇禧急令他的得力干将张淦返回广西老窝,准备渡海逃往海南。王奇得知后当然不会让张淦溜走,立即展开追击。
部队行至广西时遇到一群难民,王奇在一戴眼镜的难民口中得知张淦跑到了博白县城。王奇心里大喜,趁着夜色悄悄来到博白城底下。
对方以为是友军,忙把门打开,却不想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个黑漆漆的枪口。王奇率领部队找到张淦时,张淦还在悠闲地把玩着罗盘。
1950年,海南岛解放,可王奇却没能等到这一天,就在胜利前夕,他带着部队出海进行渡海时遇到了龙卷风,不幸牺牲。
黄克诚有两子两女,没有一个参军,只有这一个养子得了他的真传。他早已将王奇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可王奇却英年早逝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