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心就犹如一颗明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分享至

今天来聊聊《菜根谭》修省篇第19条,原文是这么说的:

  •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
  • 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两饰以银黄,其涤除最难。
  • 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
  • 不畏事障,而畏理碍之难除。

意思是说:

人的心好比一颗明珠,如果受到物质欲念的遮蔽,就像明珠混上了泥沙,洗涤还是容易的;

如果受到感情和意识的影响,那就像明珠的两边装点了银和金,洗涤最困难。

所以学者不担心泥沙似的垢病,而担心金银似的洁病更难治好,不怕物欲的障蔽,而担心情理障碍更难去除。



明珠最怕的就是被污染,所以这里的泥沙就是垢病,金银就是洁病,不管垢还是洁,都是病。

如果是被泥沙等脏物污染还好,容易洗涤干净。但就怕被金银镶嵌装饰后,看似美丽,其实不再是明珠本来的样子,因为被美丽的外表迷惑,所以更难去除。

泥沙这类的垢病就像是物质欲望,清除起来还比较容易。而金银这类的洁病就像是情识,清除起来极其困难。

所以学者不怕物欲的垢病,就怕情识的洁病。

物欲对应的就是事障,情识对应的就是理碍,所以学者不怕事障,就怕理碍。因为理碍就是金银,所以更难去除,

修身就是要去除不善的念头。

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