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善恶皆可为我所用!《中庸》里的应用智慧!

分享至

今天接着来聊聊《中庸》里的这两段:

  •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前面我们讲了“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背后是体现人们很少能保持“中庸之道”。

正因如此,孔子才说:「道其不行矣夫」!意思是说:中庸之道恐怕不能在天下实行了啊!

然后接着用‘舜’来举例说明,“非大知不足以行道”。那什么是“大知”呢?

很多人把「舜其大知也与」翻译成:舜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很多人把儒家的‘知’理解为“智慧”。

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妥,但这不是‘知’的本意。

当这个‘知’得到彰显时,确实会显得很有智慧,就像悟道的佛陀具有“般若智慧”一样。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大知”,理解为有大智慧的人,但同时也要知道,没有大智慧的人,也能实行中庸之道。

因为这里的‘知’,是孔子说的“生而知之”的‘知’,也就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的‘知’,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佛家所说的‘觉知’。

它来源于我们的心之本体,所以良知也可称为心之本体。

当明心见性之后,见到本心,这个‘知’就能彰显,就能有“般若智慧”。

所以,每个人其实原本就有“智慧”,所以不能片面的认为,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实行中庸之道,而愚笨的人无法实行中庸之道。

要知道《中庸》后面有说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这正说明了,愚笨的人,不肖的人,一样可以知‘道’、行‘道’。只要他的这个‘知’,没有被私欲遮蔽就能彰显。

所以这里的“大知”,就是指《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知’,也就是“致良知”的‘知’,正因为这个‘知’得到了‘致’,也就是得到了扩充。

从而达到极致,然后就成为“大知”了,这个‘大’不是对立分别的“大小”的大,而是至大的大,无有边际的大,是心量广大的意思,跟《大学》的‘大’是一个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知’,但因为有私欲的遮蔽,导致这个‘知’无法时刻彰显,而圣人的这个‘知’则是常知、常照的状态。

圣人的这个‘知’是无时无刻,无有间断的在发挥作用,所以称之为“大知”。而舜就是圣人,所以才说「舜其大知也与」。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