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央视《新闻联播》
聚焦盱眙40万亩早稻集中收获
秋收正自南向北陆续展开,地处淮安市南端的盱眙率先开镰收割。盱眙是江苏省农业大县、粮食大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近120万亩。
眼下,盱眙的40万亩早熟品种水稻正集中收获,针对稻虾田土壤水分含量大的实际情况,为保证作业质量,全县调集了5000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分散到有需求的田块,帮助农民开展作业。
这两天
央视持续关注
盱眙秋收工作
在盱眙县洪泽湖畔这家千亩大闸蟹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早上4点多就乘舟入湖,提起地笼开始起蟹。养殖基地负责人涂成兵说:“今年的螃蟹价格总体来讲比较平稳,我们是按只销售,按照规格来确定价格,高端的精品蟹每只可达58元到398元。”
相比去年极端天气频发,今年盱眙全年风调雨顺,非常利于大闸蟹生长,加上持续的水质改善和科学投喂,盱眙大闸蟹的整体规格、质量和产量都优于往年。
据了解,盱眙县河蟹养殖面积基本稳定在5.9万亩,产量达5000多吨,主要分布于沿淮河沿洪泽湖水源丰富的乡镇。今年的大闸蟹上市早,膏肥黄满品质佳,产量也比往年增加,可以让市民早早过足螃蟹瘾。
眼下,天泉湖镇的万亩板栗喜获丰收。近年来,盱眙利用丘陵山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板栗种植产业,打响乡村特色林果品牌。
走进陡山村,从空中俯瞰,高低起伏的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板栗林郁郁葱葱,枝头上一颗颗栗果撑破栗蓬,露出一张张“笑脸”。栗农们有的忙着采摘树上的果实,有的忙着收集地上掉落成熟的板栗,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林地大约2000多亩,今年气候雨水比较适宜,产量要比往年高,亩产大约700多斤,预计收入600多万元,整个采摘期用人大概在三百到四百人。明年准备再流转600亩土地,进行板栗种植,将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淮安盱眙县金陵天泉湖板栗园负责人魏根柱信心满满。
天泉湖镇位于盱眙县西南山区,土质肥沃,气候宜人,自然禀赋优越,种植板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过去村民们属于自发种植,板栗的品种杂乱、产量不高。经多方调研,当地决定发展林果产业,形成了党员示范、大户带头、散户跟进的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泉湖镇的板栗种植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2000余亩,亩产达700斤,主要集中在天泉湖社区、范墩桥村、陡山村等村(社区)。
为了提高产量,当地还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进行板栗品种改良及栗下菇种植,提升板栗品质和板栗亩产量,增加副产品收入,形成了“树上生金结板栗,地上生银长栗蘑”的套种模式,每亩可增加近1~2万元的收入。天泉湖镇还开通“农产品电商直播平台”,建设“陡山村物流服务点”,助力农产品出村上行,进一步保障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质量和物流配送速度。小板栗成为了当地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鼓起了栗农的“钱袋子”。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正点财经》《第一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