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4月1日,我党召开了“九大”,参加这次大会的一共有1512名代表,代表着当时全国两千两百万名党员。在这次大会期间,工人代表、妇女代表、解放军代表以及革命干部代表陆续登上大会主席台发言,其中代表妇女发言的是一个名叫尉凤英的人。那么,尉凤英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她后来过得怎么样呢?
尉凤英出生于1933年,辽宁抚顺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煤矿工人,不过,在尉凤英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尉凤英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尉凤英对这段生活印象深刻,她曾回忆,有一年春节,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母亲就从垃圾堆里捡了三个鱼头,熬了一锅汤,全家人过了个年。
解放之后,尉凤英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由衷地感激党组织。1953年,年仅20岁的尉凤英进入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她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没有别的想法,一心想的就是报恩。
尉凤英入厂后进步很快,她在工作中并不是蛮干,而是注意学习,总结经验。入厂仅仅5个月,尉凤英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项技术革新:自动卡具,使得生产线的产量一下子提高了80%。在这之后,尉凤英并没有停止探索与创新的道路,她不断摸索规律,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七年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双头双刀、自动送料器、六角车床、半自动开关等100多项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
在这之后,尉凤英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被领导人接见,成为工厂的标杆人物。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作为劳动模范以及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尉凤英也逐渐登上了政治舞台,1968年,辽宁省革委会成立时,35岁的尉凤英被结合进入省革委会,并担任了省革委会副主任一职,成为一名副省级干部。
1971年,辽宁省委恢复之后,38岁的尉凤英当选为辽宁省委常委,此后尉凤英长期从事妇女工作,并担任了全国妇联筹备组副组长等职务,致力于新中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工作。1977年,尉凤英重新返回辽宁省,进入辽宁省总工会,担任了副主席一职。
上任之后,尉凤英持续关心工人的生活,为了帮助更多的工人,并为工人争取应有的福利,她专门与工人约法三章:“对所有职工一视同仁;凡事三天之内给予答复;制订工会工作循环流程示意图。”
不论担任何种职务,尉凤英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工人,也始终与工人保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之后,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持续为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993年,尉凤英退休。退休之后,尉凤英并没有闲着,她依然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晚年的尉凤英回顾往事的时候,她说自己在两点上没有辜负党:第一是自己没有整过任何人,也没有帮助任何人去整人;第二就是经济上,自己从没有伸手要过。如今尉凤英已经90岁,她依然健在,身体也不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