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下午,由清华校友总会、作家出版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主办,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清华大学学生会协办的“《因为清华》新书发布暨作者面对面交流分享会”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音乐讲堂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83级校友吴鹤立携新书《因为清华》回到母校,与现场师生、校友以及线上观众一起分享了在清华学习生活的回忆,描绘了一个由“许国以身的清华人、与国同行的清华风,与国同根的清华魂”共同组成的印象清华,表达了清华人对祖国、对母校的拳拳之心。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清华大学副总务长关兆东,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曹炳阳,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校长黎明,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徐辉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董吉男、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分别主持。
图1:《因为清华》新书发布暨作者面对面
交流分享会现场
《因为清华》新书发布仪式环节,清华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在讲话中指出,清华校友们在校期间孕育了多种才华,并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进一步发光发热。校友总会所设立的“清华校友原创作品支持计划”,着眼于为广大校友的才华展示提供更多助力。吴鹤立学长用文学的方式展现出上世纪80年代校友眼中的清华,也为原创作品支持计划开启了一个好头,希望能有更多的校友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也希望这个计划得到校友们多方面的支持。史宗恺表示,希望在校同学们透过这样一部文学作品了解清华的历史和传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更好地丰富对人类重要经验的学习,在未来的社会改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清华学子应有的担当与作用。
图2:清华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
史宗恺讲话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曹炳阳在致辞中首先指出,吴鹤立学长是清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值得大家思考和学习;其次,《因为清华》以文学诗词的形式升华了清华精神和清华之美,意义非凡;最后,《因为清华》是描述清华最长的长诗,文理渗透,融入了清华人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给予清华师生和校友启迪。
图3: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曹炳阳致辞
吴鹤立高中母校湖北十堰郧阳中学校长黎明表达了对《因为清华》的感触,讲述了吴鹤立学长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故事,阐释了清华对人才多面性培养的优秀成果。
图4:湖北十堰郧阳中学黎明校长致辞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代表出版社讲述了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他指出,《因为清华》通过诗意的表现形式,激荡起很多校友对于清华的缱绻回忆,它不仅仅是一本诗集,还是一本解读成长和品读人生的书,带领了大家从不同的视角体悟生活,唤起了大家对诗歌的喜爱和关注。
图5: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致辞
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徐辉首先感谢了吴鹤立学长为所有的清华人留下了一份共同的回忆,联络起不同年级的同学与校友,让在校生得以窥见四五十年前的清华,激励大家更加努力地奋发向前。他表示,清华学生要向吴鹤立学长和诸多校友学习,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清华人的底色,时刻牢记清华人的担当与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6: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徐辉发言
活动过程中举办了赠书仪式,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代表图书馆接受了作家出版社的赠书。
图7:赠书仪式
随后,吴鹤立在答谢中,首先表达了对支持举办这次活动的各单位、各位领导以及嘉宾和读者朋友们的衷心感谢,并用“同在一门中,荷塘带雨浓”的诗句来诠释一个清华学子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感受到的那份温暖。他在最后感言:“清华,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文化”,创作这首长诗就是想以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来为传递“因为清华,所以清华”的人格之美和文化之美做一些尝试。
本次活动也是“作者面对面”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的第34期。在“作者面对面”环节,吴鹤立以“书香激扬青春,墨润因为清华”为题,以诗意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持续8年创作《因为清华》的背后故事。吴鹤立围绕“清华之所以清华,所谓若何?”为大家讲述了催人奋进的清华、感人心怀的清华、令人回忆的清华。他用“清芳挺秀处,何患无少年”交融对清华的热爱,用“为有长风真清色,不辞人间第一流”共勉对清华的关注,用“人间多少事,亦梦亦相逢”鼓励对清华的向往,用“柳岸烟波近,荷塘月色新”凝结对清华的怀念。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借助诗歌开启我们的心灵对话,一起走进诗意的清华,领略清华的风物,分享清华的文化。
图8:吴鹤立在“作者面对面”环节做分享
在嘉宾对谈环节,张秋就书籍创作的灵感、写作的过程、诗意的挖掘、工科背景的趣话和吴鹤立学长讨论了书籍创作的背景与初衷,就书籍中诗句的篇章细节、背后的创作故事、对应的校园回忆以及当时的时代风貌等与吴鹤立学长进行交流。来自航天航空学院的张可言和朱桐坤同学分别朗诵了《白杨》和《水木清华》两个章节的节选;读者李莉琴与现场观众交流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读后感,上初一的女儿石洛希即兴朗诵了《学堂月色》的小段;一名初二读者石嘉乐也为大家朗诵了《清华印》的全文。
图9:主持人张秋与吴鹤立对谈
图10、11: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朱桐坤、张可言现场朗诵《因为清华》中的部分诗篇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从求学经历、专业选择、学风影响、习惯养成等方面向吴鹤立学长提问,与他积极互动。吴鹤立学长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体会一一作答。吴鹤立的同学任玉新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作为住在“隔壁”的同级同学,任玉新回忆了与吴鹤立的同窗时光,讲述了吴鹤立当年多才多艺的生活状态,认为正是这一基础为他后续撰写《因为清华》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2:图书馆向吴鹤立赠送活动纪念照片
图13、14:活动现场
活动最后,张秋代表清华大学图书馆向吴鹤立赠送活动现场照片作为留念。
活动过程中,现场师生也从《因为清华》中节选了一些诗歌章节进行了现朗诵。
图15~18:师生现场朗诵《因为清华》中的诗篇
撰稿:李延昊
摄影:孙波、毛李洁
相关图书
书号:9787521222685
书名:《因为清华:一个清华学生眼中的清华》
作者:吴鹤立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内容简介:作者以一个清华学生的视角和感受,借助文学的语言解读清华精神、清华学风、清华印象和清华情怀,以诗歌的形式把清华的校园生活、校园文化、校园风物和校园景色,呈现给关注清华、热爱清华、向往清华和怀念清华的人。
编辑:王 晶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