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九月份开学以后,教育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是预制菜,因为一些学校食堂已经开始给学生吃预制菜了,这让许多家长极为焦虑和担忧,此事也引起央视的关注。
9月15日,央视做了一期节目,著名资深主持人白岩松又是连线专家问询,又是紧锁眉头进行评论,说了半天也没讲出个所以然来,不少人对此极不满意。
白岩松与专家们讨论的核心内容是预制菜的安全性问题,油高、盐高、添加剂多、放置时间长,这些都是预制菜绕不开的问题,也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权威可信的答案。
原因很简单,当年连三鹿奶粉都能成为作为国家免检产品,谁敢保证预制菜就能让人放心不虞呢?
孩子们不仅是家庭的软肋,也是整个社会的软肋,拿他们做实验风险太大,太不负责任,如果我们各级领导都能带头天天顿顿吃预制菜,那么再往校园推广也不迟。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专家们说的话没有任何可信度,他们越是讲预制菜多么安全放心,越让人心里打鼓,越会觉得里面有猫腻。
因此,预制菜的安全可靠性不是专家研究出来的,而是实践检验出来的,是市场筛选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当我们陷入预制菜进校园的安全性讨论时,可能都被引入了一个误区。
预制菜是否安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消费者有没有选择的权利。
预制菜进校园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们没有选择权,他们不吃也得吃,不吃就得挨饿。
再往回倒溯,那些中标学校食堂的餐饮企业,如果在投标的时候提前说明自己卖的是预制菜,然后让家长们参与进来作出选择,恐怕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预制菜进校园最让人讨厌的地方在于,学生们作为弱势群体,在吃的问题上没有自主权,只能是做什么吃什么,卖什么吃什么,如此不对称博弈下,餐饮企业必然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最大程度扩大利润,这是选择预制菜的最根本动因。
假设让我去经营学校食堂,如果卖预制菜可以赚到更多利润,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只要保证自己的孩子不吃就可以了嘛。
因此,当白岩松与所谓的专家们在讨论预制菜的安全性时,后面肯定有人在偷着乐,“我要的是利润,不是安全。”
一旦把利润作为终极追求,孩子们吃什么都不重要了。预制菜有问题,做其他菜就没问题了么?
最近这些年,学校食堂卫生安全问题暴露出来的还少吗,有公立学校,有私立贵族学校,不是家长们交的钱少了,而是贪得无厌的利益相关方想从学生嘴里把钱赚到极致。
之所以称之为“利益相关方”,是因为学校食堂涉及的利益层面太多,其咎不在资本,不在商人,而在于权力和良心。
日本人保证学校饮食健康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校长先吃,如同电视里演的那样,呈给皇上的饭食太监们都先吃一口验毒。
我们总说学校办不好,食堂吃不好,如果把当地领导的孩子们都送到当地最差的学校里去,那么瞬间这个最差的学校就会成为最好的学校。
问题其实并不复杂,都想最大化扩大自身利益而不想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罢了。
教育是最大的社会责任,教育公平是公平的起点,只有把教育办好整个民族才有希望、有未来。
预制菜只是问题的表象,如果不从内在逻辑去解决问题,讨论完预制菜不知道又会冒出其他甚么问题,
这些无穷无尽的破事消耗了我们太多精气元神,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