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4年,一老人逢人就夸耀他儿子是大官,经查他就是林彪的父亲

0
分享至

1944年冬,一封从贵州拍来的电报送到延安林彪手中,上面说:

“敌伪侵袭,故土沦陷 ,携家人逃难在黔,亟盼援救,父。”

拍电报的是林彪的父亲,他是一个小手工织布厂的老板,原本想在湖北老家躲避战乱,没想到还是没能躲过日本的侵扰。于是,他带着一家老小从家乡辗转到湖南、广西,最后流落到了贵州。

林彪接到电报后心急如焚,便将电报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又命令重庆红岩办事处的张明办理此事。

张明接到这个任务后,根据现有的材料,很快便打探到了消息。据从湘桂撤退的文化界人士反映,在湖南到贵州的逃难途中 ,有一个商人模样的老头逢人便夸耀他儿子是大官,原话是:“你们别看不起我土头土脑,我儿子可是大官!”

同行的难友多半是不信的,毕竟要真是大官的话,老爷子也至于流落至此。

“你吹牛,什么大官?”有人问

“师长!我儿子当师长,听说过一百一十五师吗?”老爷子十分骄傲地说。

难民中多数人都弄不清115师是个什么部队,看老爷子说的有鼻子有眼,也就不敢欺负他了。

不过也有清楚部队番号的,一些文化人听他说115师师长,便知道他说的是林彪,又听说老爷子姓林,就更加确信不疑了。

文化人清楚国内形势,知道老爷子这样大摇大摆说明自己身份终究会引来祸端,于是暗地里不断提醒他:“你要再在人面前吹你的儿子了,那是共产党军队,这里是国民党底盘。”

老爷子还很不服气说:“现在不是国共合作么!”

那人又提醒他说:“表面是这样没错,但难免国民党不在背后搞小动作,有许多和共产党有关的人都被莫名其妙抓走了。”

听到这里,老爷子感到一阵后怕,也不再到处招摇。

林彪的父亲名叫林明卿,家中排行老四,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当过店员,还在汉口大轮船上当过账房先生。
林明卿妻儿老小一家9口,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他虽然不善农事,却从母亲那里学会了织布,后来还靠这门手艺开了一家织布厂。

通过苦心经营,林明卿让家中不再贫困,对孩子们的教育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林彪兄弟姐妹6人,除了最小的女儿出生不久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外,其余都读过书。

在逃难时,林明卿对二儿子师长的身份骄傲不已,但在一开始,他最喜欢的还是大儿子。

林明卿的大儿子和他性格相似,喜欢在经营上面下功夫,成年后就一直是他治家的好帮手,而二儿子林彪不善交际,只知道埋头读书,林明卿感到一丝失望,所以他就想让儿子以后当个教书先生,安稳过一生。

但是林彪在18岁那年突然提出要当兵,这让林父一时难以接受。

或许林明卿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二儿子后来会成为孩子中最出息的一个,当他逃难时,是他的二儿子托人寻找他们。

林明卿到了延安后,毛主席曾亲自去看望过他,朱德司令还下令给他特灶。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林明卿被林彪接到了北平生活,虽然晚年离开家乡,但儿孙绕膝也能排解他的思想之苦。

1962年,林明卿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老人被安葬在北京福田公墓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奇葩历史观
奇葩历史观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
1050文章数 282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