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半个月里面,关于中国工程院大学落户的信息在网络炒得沸沸扬扬,各地城市为此进行激烈争论,甚至引起地域歧视。这些情况都说明大家对于高校落户的重视程度,都渴望本省能有更多优质大学。
网友出发点非常好,都是希望本省能争取到中国工程院大学落户,为将来自己的子孙辈争取到更多教育资源。网上关于中国工程院大学的讨论,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各种自媒体,我们很难看到官方媒体的讨论,所以关于国家建立“中国工程院大学”的质疑声一直都存在。
即使长沙、郑州以及南昌等城市的自媒体,都在进行各种造势,希望能抢到中国工程院大学。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中国工程院是否真的在规划中国工程院大学。如果官方都没有这个计划,此前的呼声或者是争取就没有任何的意义,这是我们网友都应该理性认识的问题。
既然全国网友都有很关心这个问题,所以需要有权威的媒体咨询中国工程院。根据权威媒体了解到的信息,中国工程院在自己的官方栏目里面明确提到,目前没有创建中国工程院大学相关工作计划。
这样意味着网络此前的各种传言,更多是来自于中国工程院。如今官方都正式进行辟谣,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事情的真实性,不要再为此而进行过分争论。
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被称之为“两院”,学术委员全部都是院士,说是我国最顶尖的一批学者生。因此,大家都觉得既然中国科学院当初能设立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且培养成为全国顶尖的大学,所以中国工程院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学。
但是大家并没有清楚两个单位的基本属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院就有自己的研究生部,在培养学生方面已经有完善的制度。更重要的是中国科学院拥有实体的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可以说是遍布全国各地,所以有大量的院士以及研究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则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更像是一个协会类型的单位,只是院士进行评选以及管理,并没有实质性的研究生院以及实体研究所。没有这些基础,你要在短时间里面建立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国家的全面支持,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中国工程院没有建立大学的先天性条件,没有自身的科研设备以及教师资源,工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以及国家的研究所里面工作,想要将这些超级大咖挖过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这点就是和中国科学院自己本身有的院士完全不同。
当然,如果国家有决心想要建中国工程院大学,想要培养一批真正的顶尖科技人才,解决各行各业目前存在的技术卡脖子问题,上面所提到的各种难题也是可以有解决的方法。毕竟各地方只是要国家的政策支持,还有中国工程院大学的这块牌子,至于是否有实体的单位并不那么重要。
依托着中国科学院的名声,如果国家能建立中国工程院大学,地方政府会给予大量的政策支持,包括所谓的校园建设用地以及启动资金等,不过将来的师资引进等都可以解决,于是否能在短时间里面成为顶尖的高校,就是看学校的办学模式还有整体的管理能力。
综合以上的情况来看,既然中国工程院已经注意到网络的舆论,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会看到同样的信息,或许中国工程院也会有内部讨论,也就是将来是否能规划中国工程院大学,如果真有这样的机遇,哪些城市又能接得住?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只有资金实力雄厚,并且科技发展相对较快的城市,有这样的资格。目前来看只有深圳、苏州、宁波、长沙、青岛等城市有真正的实力接得住。当然,如果河南以全省之力抢,全部资源集中在郑州,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我国确实要有更多创新类型的大学,这种大学类型要区别于传统的高校,所以未来类似于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这样的高校,都有可能会出现在其他城市,是否命名为中国工程院大学,就难以预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