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涨38倍,农民直呼交不起了?人大代表提议:暂停新农合再涨价

0
分享至



新农合,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福利制度。

它存在的目的是给农民减轻看病负担,可随着时间推移,新农合个人缴纳费用越来越高,争议也随之而来。

最开始,新农合每人10元,但到了今年,已经上涨到380元。

这样的金额让不少农民吃不消,纷纷开始断缴,根据数据统计,从2021年到现在,新农合已经有4000多万人断缴,其中2022年就减少2500多万人。

这个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早在之前,就有人大代表提议,暂停新农合涨价。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好事,这一提议也得到农民的广泛赞同,可从实际情况来考虑,想要实现不太可能。



01.新农合上涨不会暂停的原因

现如今,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看病成本也有了“质的飞跃”。

以前人们总是夸张地说道:进一趟医院的大门,不花个上千元出不来。

如今,我们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根据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所统计的数据:

2013年,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255.7元,之后逐年上涨,到2022年已经上涨到368.4元,累计上涨44%。

2013年,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168.1元,之后年均上涨3.9%,到2022年已经达到234元。

另外,2023年的第一季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门诊费398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2.6%;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的门诊费是259元,上涨18.5%。

这些数据只是门诊,其他费用也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新农合的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纳(380元),另一部分是国家补贴(640元)。

这两笔钱都存在新农合基金中,谁要报销,就从基金中扣除。

按照目前的情况,面对逐年上涨的医疗成本,只靠国家补贴,很难维持新农合正常运行。

因此,只有农民和财政共同出力,二者承担的费用一起上涨,才能保障新农合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想要在费用上给农民减负基本不可能,所以要从其他方面下手,但如何下手,需要先了解断缴的原因。



02.断缴新农合的原因

费用上涨是农民断缴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另外两个原因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是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河北定州,一大爷到北京看病,治疗费用合计3万多元。

报销时,工作人员告诉大爷,8000多的检查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内,其中17000多元的费用属于丙类费用,按照规定需要自己承担。

最后算下来,只有5000多的手术费可以报销,然而,由于在外地就医,还要减掉3500元的起付标准。

最终,大爷只有1500多元可以报销,经过一系列核算,大爷到手972元。

缴纳半辈子新农合,好不容易用得上它,最后只报销不到1000元,大爷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大爷的事情或许是极端情况,但类似的事件却经常发生,农民不懂复杂的规则,最后报销时傻了眼,他们对报销不满意,觉得不公平,以后很可能不会再缴纳。



第二个原因是令人厌恶的骗保行为。

大家用医保看病,目的就是减轻经济上的负担。

但是,有些无良医疗机构,只要听到患者要用医保,就采用小病大医、过度开药、拆分项目等手段,让患者的就医成本直线上升。

举个简单例子:发烧后去医院看病,不用医保时花了400元;当使用医保看病时,医生给患者多开药,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花费1千多。事后经过报销,实际花费600元。

如果放在多年前,消息十分闭塞,农民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可现在互联网发达,农民知道的更多,他们上过当,不愿意当冤大头,用不上新农合,干脆断缴。

不论是报销问题还是骗保行为,都在逐渐消磨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出现“断缴潮”也就不足为奇了。



03.写在最后

既然降低保费并不现实,那就逐渐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将更多的医疗开销纳入报销范围,让农民真正体会到新农合带给自己的好处。

另外,还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以及医疗基金的监督,不要让臭虫在其中为所欲为,侵吞医疗基金。

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逐渐挽回失去的信任,让农民自愿缴纳新农合,而不是让村委出力不讨好的挨家挨户催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原创丨中国海军关键时刻抵达缅甸,这是一步巧到极点的妙棋!印度才是最大变数!

原创丨中国海军关键时刻抵达缅甸,这是一步巧到极点的妙棋!印度才是最大变数!

占豪
2023-11-29 03:24:02
1978年邓小平访朝后立即改革开放,问其原因:越看越觉得我们落后

1978年邓小平访朝后立即改革开放,问其原因:越看越觉得我们落后

历史龙元阁
2023-11-28 00:30:55
邓小平与王毅的一张珍贵合影,当年的一支新秀,如今已是参天大树

邓小平与王毅的一张珍贵合影,当年的一支新秀,如今已是参天大树

燕小姐说历史
2023-10-29 08:54:41
司机哭了,运输18吨甘蔗到陕西,货主甩单,西安市民网友买空甘蔗

司机哭了,运输18吨甘蔗到陕西,货主甩单,西安市民网友买空甘蔗

boss外传
2023-11-29 16:09:10
优衣库又又又出大爆品,1 秒售罄

优衣库又又又出大爆品,1 秒售罄

玩物志
2023-11-29 12:01:59
累计售出约110万辆,现款国产宝马 5 系正式停产

累计售出约110万辆,现款国产宝马 5 系正式停产

买车君
2023-11-29 18:20:52
张学良获释后,再谈西安事变真相:杨虎城才是主角,我是名义上的

张学良获释后,再谈西安事变真相:杨虎城才是主角,我是名义上的

悠然谈历史
2023-11-29 14:57:14
高中詹姆斯评乔丹复出:38岁场均25分?对他的尊敬胜过任何人

高中詹姆斯评乔丹复出:38岁场均25分?对他的尊敬胜过任何人

OnFire
2023-11-29 09:16:05
福田区委常委曾宪旺跨市调动,任河源市源城区区委书记

福田区委常委曾宪旺跨市调动,任河源市源城区区委书记

南方都市报
2023-11-29 09:48:02
我当13年住家保姆,雇主是96岁长寿老人,他的五个儿女6年没回家

我当13年住家保姆,雇主是96岁长寿老人,他的五个儿女6年没回家

肖寒先僧
2023-11-26 22:21:36
长生存6年!古巴肺癌疫苗让晚期肺癌患者重回正常生活

长生存6年!古巴肺癌疫苗让晚期肺癌患者重回正常生活

全球会诊专家
2023-11-28 09:44:00
果敢同盟军改头换面,不做军阀开始当革命军,也有“党中央”了!

果敢同盟军改头换面,不做军阀开始当革命军,也有“党中央”了!

世界历史学霸
2023-11-28 17:21:53
伊朗公布美航母打击群进入波斯湾视频

伊朗公布美航母打击群进入波斯湾视频

环球网资讯
2023-11-29 06:56:57
揭开斯大林死亡真相:知情人全被灭口,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揭开斯大林死亡真相:知情人全被灭口,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一支出墙红杏
2023-11-06 12:50:32
汤洛雯晒与马国明过大礼的照片,无法和何超盈相比,但也是很OK了

汤洛雯晒与马国明过大礼的照片,无法和何超盈相比,但也是很OK了

话娱论影
2023-11-29 17:45:57
轰50+13+9!双核打穿勇士,可怕的不是输球,而是库里赛后这番话

轰50+13+9!双核打穿勇士,可怕的不是输球,而是库里赛后这番话

生命不息八卦不止
2023-11-29 18:15:59
西方傻眼了,俄罗斯天然气不愁卖,明年经济增速将是欧洲3倍

西方傻眼了,俄罗斯天然气不愁卖,明年经济增速将是欧洲3倍

扶苏聊历史
2023-11-28 19:31:17
华为等靠激光雷达推自动驾驶!特斯拉不屑全力抛弃:开始依赖神经网络

华为等靠激光雷达推自动驾驶!特斯拉不屑全力抛弃:开始依赖神经网络

比你知道的多
2023-11-29 11:59:22
财联社11月29日电,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至7.1132,日内涨超100点。

财联社11月29日电,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至7.1132,日内涨超100点。

财联社
2023-11-29 09:13:19
韩国釜山申办世博会失败,韩网民开骂

韩国釜山申办世博会失败,韩网民开骂

白浅娱乐聊
2023-11-29 14:13:47
2023-11-29 19:02:44
海蓝的小木屋
海蓝的小木屋
独特视野角度,全面剖析各种......
652文章数 6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击败韩国和意大利 沙特利雅得赢得2030世博会举办权

头条要闻

击败韩国和意大利 沙特利雅得赢得2030世博会举办权

体育要闻

梅德韦杰娃:银牌是遗憾也是礼物

娱乐要闻

傅首尔和老刘确定离婚 评论区沦陷被骂

财经要闻

A股10年为何瘫坐3000点?6组数据揭真相

科技要闻

马云内网罕见发言:祝贺拼多多,坚信阿里会变

汽车要闻

3.3秒破百/鸿蒙座舱 智界S7家用运动两不误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数码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龙门港之旅,传承与现代交汇

房产要闻

置换客二手房出手难?上海郊区新盘推出“首付分期”

数码要闻

小米电视S Pro体验:千级分区MiniLED面板 高屏占比显示效果惊喜

手机要闻

红魔9 Pro+氚锋透明版图赏:高辨识度 硬朗设计极客范儿

公开课

35岁男子晚上腰痛,隔天猝死,医生:耽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