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大王突然跌下神坛,贪污受贿遭到检举。
一时间保外就医,狱中归来,原本以为是荣耀落幕,墙倒人推……
没想到,却是宾客盈门。
这位烟草大王身上有怎样的故事,是什么赋予了他不平凡的人格魅力。
他的“干儿子”任新民给出了答案……
“烟草大王”突然跌下神坛
作为当年“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之一,褚时健的成就不可谓不高。
在他的带领下,濒临倒闭的玉溪烟厂重振旗鼓,迅速逆袭。
仅过去了短短17年,这个常年亏损的卷烟厂就一举成为亚洲第一。不仅在国内“登顶”,还走出国门,进入世界前列。
当年大名鼎鼎的名牌香烟“红塔山”,至今还是许多老烟民的“白月光”。于是乎,褚时健也被“加冕为王”,人称“烟草大王”。
也是靠着褚时健和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的烟草厂,当地的人民也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据悉,光这个玉溪卷烟厂的税收就占到了当时云南财政收入的60%。
等于说,凭借着一厂之力,带动当地政府都富裕了不少。更不用说褚时健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收入了。
然而,这位“烟草大王”后来却锒铛入狱。
距离世纪之交还有几年,褚时健被检举,理由是“贪污受贿”。这件事引起高度重视,经查明,褚时健确实利用“职权”牟利。
私分公款300多万,个人贪污金额达到170多万,而单位,是美元。
据悉,除了他个人有该不当行为,其妻子女儿也收受高额贿赂。
不管什么年代,贪污受贿都是不可取的,这位辉煌一时的烟草大王进了局子,而“红塔山”也随之隐退。
当时有许多人不理解,褚时健每年光税都是百亿百亿地交,怎么还需要搞贪污。钱还没赚够?
他在狱中晕倒,又为家门口的热闹感动
2001年,这一年对于褚时健来说并不友好,甚至可以说格外难熬。
在狱中服刑的他多次晕倒。
也许前一脚他还在边上帮忙,只过了仅仅几分钟,狱友返回的时候,他就已经倒在地上。
他早已不年轻了。
狱警用最快速度将褚时健送到医院。经过医生诊断,他的糖尿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根据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适合再留在监狱服刑。
于是经过多方核查,褚时健得以保外就医。
这年5月,褚时健从熟悉的牢房,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家乡。他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老家。
云南玉溪。褚时健与妻子马静芬重逢。
二人的脸上都是时光留下的纹路,显示出沧桑。他们早已不年轻了,也再也不风华正茂。
他的心中决定,这次保外就医是命运给自己的机会,他要用这个机会好好地陪伴妻子。
其实在他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凡是坐过牢出来的,在家乡都是要人人喊打的。
走在路上别人多看你两眼都是好的,最让人心寒的,反而是那些走过路过都不敢看你的。
他们会觉得你是犯了罪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再犯。
这种惧怕成为一种歧视,成为一种枷锁。
褚时健握着妻子粗糙的手,他叹了一口气说:“物是人非。”
他不会怪自己曾经的朋友,他只怪自己没有守住本心,做了错事。
二人站在一起黯然神伤,突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这个时候谁会来敲门呢?
妻子马静芬拍拍丈夫的手,去打开了门。她吓了一大跳。
小小的门,外面站了一堆子人,这些人面带笑容,手上还提着礼物。他们大部分是褚时健的好友,还有一些是当年工厂里做过活的员工。
宾客盈门。坐在椅子上的褚时健露出了笑容。这笑容很真,有惊讶也有感动。
这个小小的房子里,突然间热闹非凡。
他的朋友从来没有抛弃过他,就连他的员工也都记着他的恩情。回来之后不是人人喊打,而是众人的宽慰与鼓励。
“你再做生意,我们都跟着你干!”“我们大家最信得过的就是你。”
如果说亲朋好友们还记着他也就算了,怎么连员工们都对他念念不忘,听到老板出狱了,还主动上门来看望?
要知道坐过牢的人,出门在外就是自己,村子里的乡亲邻里都会避而远之,谁都不喜欢麻烦,喜欢招惹麻烦的更是少有。
难不成这位褚时健有着不为人知的人格魅力?对此,褚时健的干儿子任新民给出了答案。
“我的褚大爹,最是公正实在。”
“他特别有能力,对玉溪乃至云南的贡献是很大的。”
他干脆、实在,为我们着想——褚大爹与卷烟厂沉浮
褚时健是个人物。
他早年干过边纵游击队,也当过区长、书记。
1979年,51岁的他当了厂长。面对着这个倒闭边缘的玉溪卷烟厂,他是临危受命。
厂房烂,设备老,工人们住得差,上起班来也不认真。
按这种条件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能好?产品不好,卖出去了也要退回来。
这就像个恶性循环。
于是乎,褚时健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风气。
他先是处理了几个爱惹事的“老员工”,一番杀鸡儆猴,工厂里吊儿郎当的风气好了不少。
随后他又建立起了自己的人马班子,这些小主管都是他信得过的人,能够在他不在的时候帮忙监督工人。
随后他就开始针对福利待遇进行大调。
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
褚时健深谙这个道理。他首先调整的就是工厂的薪资条件和福利待遇。
想要工人能够安心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得让他们有保障。什么是保障?钱就是保障。
这是现在的办法,当然还有未来的办法。
他向员工承诺,我们不仅要让大家有钱,还要让大家住得好。
1980年,褚时健亲自在大会上作出承诺,他称他们要在半年内建起3栋宿舍楼,给员工们改善住宿条件。
如果是按照普遍的情况,这个承诺无非就是一个“饼”。但是在褚时健这里,他做到了。
仅仅四个月,他就建起了三栋全新宿舍楼。并且这个承诺只是一个开头,之后随着厂子的扩大,他又陆陆续续地建宿舍。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他担任厂长的这一段时间里,5000多套职工宿舍拔地而起。
甚至截止到现在,在玉溪市的红塔区还留有不少当年的宿舍,这些宿舍有的被改造成了小区,现在都还在住人。
香烟换火腿,赚钱换电视
类似的故事,还有“香烟换火腿,赚钱换电视”。
这位褚厂长,一路上奔波不停,为厂子操心,也为员工们操心。为员工谋福利,住得好,吃得好,精神娱乐好!
现在住的好解决了,褚时健又盯上了吃。
据悉,当时的职工食堂就和咱们印象里的大多数食堂差不多。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
清一色的素菜,荤腥是完全看不见的。能够让你闻到一两次油腥味儿都是老板开恩。
褚厂长注意到了这个事儿,后来有一回,四川烟草公司的负责人来这边出差考察,恰巧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主动表示说,他们四川的肉多,可以给食堂提供火腿。
事实上这是一种“交换共赢”的做法。简单概括来说就是“那边有肉,这边有烟”。
褚时健一听,大喜。当即就拍板同意了。
不久后,玉溪卷烟厂的食堂就收到了上好的火腿。
与此同时,他们运送到四川的红塔山等烟也已经运送在路上。
吃住都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精神娱乐。
员工们吃得好,住得好,干活有力气了,但是生活中怎么也少不了消遣娱乐。
劳逸结合才能够增添干劲。
前有用烟换火腿,这次,褚时健举一反三,又用烟换来了其他的东西。
重点就换了电器。
当时最流行的还是黑白电视,再就是收音机,电风扇。换了寻常百姓家里是很难用上的。就算用得上也舍不得买。
而这些稀奇玩意儿都被这位褚厂长当成了员工福利。
可以说,得益于这位有心的厂长,卷烟厂的员工们,生活质量都提高了好几截!
如此一来就是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大家的斗志和热情都烧到了工作上。
可以说所有人都对这位厂长心服口服。
能够带着大家挣大钱,过上好日子。为人和善,公平又有能力。谁不喜欢呢。
在他的带领下,卷烟厂的经济效益,直接翻番。
他干脆、实在,为我们着想!
玉溪的脱贫致富法宝——褚大爹。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玉溪有褚大爹,也是幸运。
当地的大营街的贫困状况尤为严重。
当时的大队支书任新民愁掉了不少头发,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认识了褚时健。
而这位厂长在了解到大营街的情况之后,另一排中意就要表示支持。
他把修宿舍的伙计交给了任新民,这个时候多一个岗位,就是多一份收入。随后他又进一步行动,帮扶着。大营街的三个村子办厂。
1986年,褚时健就已经在这里扶持起三个厂子。
得益于此,当地的百姓走不出去的也能够留在家乡,进厂养家糊口。
从一穷二白到脱贫致富。几年后,当地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就超过了10亿元。
任新民表示,褚时健对于他,就像慈父。于当地人民,就是恩人。
他亲切地称呼褚时健为“褚大爹”。
据悉,在褚大爹服刑期间,就是他一直在照顾着褚的家人。而这都是因为褚时健的人格魅力。
2002年,70岁的褚时健开始种橙子,他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干出了一番事业,后来被叫作“橙王”……
结语
从“烟草大王”到“橙王”,70岁高龄再创业,他的河流从未停止奔流。
这种精神值得年轻一辈学习。
也值得老一辈人反思和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