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顶流从影再失败,《不虚此行》票房扑街,发疯宣传也救不动

0
分享至

好久没看到胡歌这么卖力吆喝了。

新片上映一周,票房没过3000万,胡歌犯了愁:

但对比其他文艺片,这个票房已经算是得到胡歌人气加持了。

陈哲艺的《燃冬》,上映26天2600万。

魏书钧的《永安镇故事集》,上映9天270万。

今年电影院的火,没有带热文艺片。

对于这部胡歌新作,Sir抱有挺高的期待。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和最佳导演奖。

题材关于生命、亲情、离别,应该很催泪。

有没有可能像《人生大事》或者《我爱你!》一样,为小众题材杀出一条路?

今天,该聊一聊了:

不虚此行

豆瓣7.3,评分不俗。

毕竟暑期档的爆款们,只有一部《封神》过了7分。

导演刘伽茵,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妥妥的学院派人物。

2005年,她曾凭家庭纪录片《牛皮》在电影圈掀起了热潮,更入围了柏林电影节。

这部片的题材看着“小”,但演员咖位又足够大:胡歌,黄磊,齐溪,白客,吴磊。

上映前后,圈内人几乎都在为这部片呐喊:

一个值得耐心品味的生活流故事。

一部有勇气、有态度的真诚之作。

但必须说实话。

这是一部无法痛批的电影,也是一部让Sir很难喜欢的电影。

可以这么概括:

一篇优秀作文。

文笔很优美,结构很清晰,得分也很高。

但只有在应试场合你才会给它好评。

一旦回归了真实生活,你还有兴趣读那些作文吗?哪怕它们文笔再优美,引用了再多的名言警句,把道理讲得多么振振有词。

《不虚此行》,有点虚。

首先,虚在社会。

《不虚此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漂编剧。

因为剧本难产,大环境衰落,为了生计意外接受了给死者写悼词的工作。

他力求把每一份悼词写得触动人心,在不同家庭的故事中,逐渐回归初心、发现自我。

胡歌这次走的文艺丧颓风,也跟是枝裕和《比海更深》里中年失婚、靠老妈救助的穷作家非常相似。

而因为题材丧葬有关,让人想跟《入殓师》联系起来。

但问题在于。

入殓师这个职业虽然小众,但你知道是确实存在的。

但,写悼词?

真的有这么一个职业吗?你身边听说过专门请写手写悼词的真实案例吗?从去世到举办葬礼,这中间的过程很赶,谁会找一个陌生人给他时间慢慢了解死者,觉得他能比熟人写得更到位,更真情实感?

抱歉,这个设定从一开始就让Sir的情感没法带入。

只感觉像极了那些,写作文的时候为了拿高分编出来的,在现实里又不会发生的“好故事”。

好吧,我们暂时搁置争议。

姑且认为导演设置这么一出,是以悼词为切入点,讲述中国普通人的故事。

那就看看那些普通人的故事如何。

电影里,到处是戴口罩的场景,显然背景是疫情时期。

但看下来,电影无意与那个特殊的时期发生真实的关系。

它通过口罩,建立起一个沉默、疏离的氛围。

但人物又不受所处的特殊背景的影响,很多行为只有在非疫情时期才能成立。

比如追悼会。

疫情期间哪有那么多追悼会?

为了防止聚集,有的追悼会取消改为线上,就算开了参与人数也有严格限制,也要有检查健康码、核酸的程序。

当然,关于疫情的叙事是有统一定调的,很多东西就是没法拍深入。

但既然影片无意展示特殊性。

那么何必又要选择疫情作为背景呢?

加入疫情这一元素,好像是增强了与现实的链接感。

但整个故事都在隔离真正的现实,创造出一个无菌环境来培养人物。

男主的困惑。

是他陷入了精神内耗,普通人的故事不够戏剧化,写出来“没意义”。

这真的是一个很虚的困惑。

好像现实中编剧行业更大问题,都与他无关:

比如小编剧只能给大编剧当枪手,没有署名;

收入少得可怜;

投资方随意改剧本;

文艺理念,被狗血、反转、低幼撒糖等甲方需求摁在地上摩擦。

男主好像完美避开这些烦恼。

他只烦恼于,咦,我的灵感咋没了呢。

男主的生活状况。

一个中年单身北漂,生活总该捉襟见肘吧。

但导演对普通人生活的想象,几乎就跟官媒的社会新闻差不多刻板。

常年不做饭,只吃泡面,出租屋很小,给爸妈打电话时故意骗说生活很顺利,给亲戚包大红包,来掩饰收入的窘迫。

他,很宅。

没有生活经验,所以写不出鲜活的故事。

而再联系上疫情。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

疫情让人处于隔离的状态,也隔离了真实生活的质感。

写悼词,为男主注入了真实的生命经验,反哺于他的创作。

如果要这么说,也能说得过去。

可遗憾的是,男主经历的一个个故事,整体呈现也显得单薄,无法令人信服这样的故事就能重新召唤回他心中的缪斯。

他笔下的普通人。

和他这个悼词写手一样,看上去都是浮在真实社会之上的。

看看你生活中有多少个这样的“普通人”“:

家住三房一厅的体制内领导,要争夺北京二环豪宅遗产的兄妹,患癌后毫无经济负担的退休老人,创业几年拿到千万融资的小老板,拥有高薪稳定工作、配音一做就成了圈内网红的斜杠青年……

Sir当然不是说电影非得拍我们熟悉的日常。

导演当然可以拍平时见不到的事物,因为电影本身就是要拓展我们的视野和经验的。

但全员都这么遥远。

而且还标榜“普通人”要得到观众的共情。

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果然,国产片标榜的普通人,愿意附身倾听的困境,和几年工资没涨的我们之间,仍然隔着一条东非大裂谷。

就算不提收入和职业。

这些角色也感觉像是童话里的人,是派来给男主送福利。

他们纷纷对男主说:“我听说你就是最好的。”

然而直到电影结尾,你都听不到任何多少男主写的悼词。

当然,你可以理解这是导演有意的反向操作:

直接把悼词念出来,就落了俗套。

男主不念,才让你有想象空间。

用外界对男主的反馈作为侧面描写,来表达出他写得多么真挚动人。

但然后呢?

省略了悼词,是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给了观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呢?

没有达到效果的反套路,还不如套路。

变成了导演“你看我多清新脱俗”的自我标榜和自娱自乐。

导演非常努力地想要让每一段逝者故事接近观众,刻意结合了现实议题:

丧偶式育儿、老年人孤独、抑郁症青年、创业者猝死……

但在处理上,导演却让逝者生前的故事,全部交给了他者的叙述。

一个帮助观众理解的闪回镜头都没有,构成了电影主体的逝者,枯燥得像绿幕布景板。

同时,推动情节和角色塑造,全都是靠长篇幅、书面化的台词,机械得像从正能量心理学文章里摘抄下来一样。

配角都是工具。

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烘托男主在写悼词的“体验生活”中,完成“我自己也能被写进剧本”的自我确证,自我成长。

第二个虚,则是虚在表达。

Sir最核心的疑问是:

从编剧转向写悼词,这份和观察生活、甚至与创作都强相关的工作,到底哪里让人痛苦了?

它需要这么长时间的自我和解吗?

它干扰到职业之外,正常的剧本创作了吗?

能从事和本专业不遥远的工作,还能在北京相对稳定地活下去,已经是无数现实中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愿景。

男主的纠结,本质与创作无关,也和这个时代青年的困惑无关。

甚至带着一种“必须如此”的正能量。

前面说到,其中一位逝者是猝死的创业人士。

男主明明已经决定:他不该写任何文字的悼词,而是应该由曾经与逝者并肩作战的员工,一个个分享对老板的“感恩”……

这情节,本来就像是刺激民营经济的宣传片。

但结尾居然还能比!这!更!做!作!

男主来到创业人的办公室(为了观察生活嘛)。

踩在人家曾经加完班就骑的动感单车,看着墙上贴的像是来自三十年前的风景名胜画,突然感受到逝者生前的奋斗、热血、激情……

于是。

男主和解了,不丧了,豁然开朗了。

不再羞愧于悼词人身份,决定回家看看,跟父母坦白;

不再一副颓丧样子,决定拾起没写完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他自己。

就这样。

男主从此成为一个既能靠悼词吃饱饭,又能发展兴趣、追求自我的……

不躺平中年。

在很多对电影的评价里,一个词被反复提及:

日系风格,清新治愈。

但Sir觉得,《不虚此行》就像是前些年《你的名字。》爆红后,那些矫揉造作的一键滤镜。

电影只搬运了日系叙事的慢,冷清的色调这些“小清新”审美,却丝毫不敢触碰日系治愈的内核。

与其说是用豁达治愈伤痛。

不如说是用更赤裸的真实治愈虚伪。

打碎那些麻醉普通人的鸡汤。

在日本电影里,创作者似乎都是有默契的:

他们喜欢用最接近真实的戏剧性,还原出普通人生活中的残忍与庸常,并将这份不可改变的本质,转化成让人会心一笑的黑色幽默。

这种黑色幽默。

是《入殓师》里,男主第一次自己给逝者化妆,就遇到了传统价值里“男不男、女不女”的边缘人,却从此坚定了对这份职业的尊敬,明白到自己从前对入殓师的偏见多么幼稚。

也是《比海更深》里,不入流的中年穷作家,嘴上说着要好好努力,却寄望着彩票可以改变生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家人狼狈不堪地找着那张弄丢的彩票。

真正关照普通人的电影,从来不是为了煮一碗鸡汤,麻醉这一生都无法获得时代专宠的芸芸众生。

比起假惺惺地写赞歌,“再平凡的人都能活成主角”。

我们更需要的是:

不粉饰,不谬赞,不傲慢,穿过一切必须如此的主流口号,跳进普通人充满泥泞,也可以从泥泞中挣扎爬起的生活。

你终究知道。

你写过很多漂亮的作文,但他们唯一的作用只是为了得分。

阅卷老师知道你在说谎,你也知道阅卷老师知道你在说谎,但你们互相配合,完成了一场各取所需的表演。

可后来你为什么不再写作文了?

也不再读作文了?

生活,可不吃那一套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老板娘没有假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年人在3件事上太勤快,并不是好事,可能会招来疾病

老年人在3件事上太勤快,并不是好事,可能会招来疾病

医者真言
2024-06-16 16:17:54
福建厦门也出现洗房了,很多做父母的都慌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福建厦门也出现洗房了,很多做父母的都慌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说说娱乐
2024-06-17 13:32:14
上海崇明一受处分干部:组织没有放弃我,我感到很温暖

上海崇明一受处分干部:组织没有放弃我,我感到很温暖

上观新闻
2024-06-17 14:31:16
山东检察机关依法对马崑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山东检察机关依法对马崑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4-06-17 16:06:19
Big3卫冕冠军主教练尼克-杨:我是NBA&Big3冠军 我就是人生赢家

Big3卫冕冠军主教练尼克-杨:我是NBA&Big3冠军 我就是人生赢家

直播吧
2024-06-17 15:04:10
幽会树林间,避孕套“装点”枝头,邻居惊呼:难道有“绿帽”风险

幽会树林间,避孕套“装点”枝头,邻居惊呼:难道有“绿帽”风险

第7情感
2024-06-17 16:26:58
上港VS梅州客家:归化国脚坐镇,4大外援领衔,中超C罗顶替武磊

上港VS梅州客家:归化国脚坐镇,4大外援领衔,中超C罗顶替武磊

零度眼看球
2024-06-16 22:46:10
俄罗斯突然公布新战略,中国将被死死捆绑,美国彻底傻眼…

俄罗斯突然公布新战略,中国将被死死捆绑,美国彻底傻眼…

新财迷
2024-06-17 10:30:37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6-06 08:27:43
何洁哭晕!分手后释小龙身价过亿,抱儿子参加宴席,妻子漂亮高挑

何洁哭晕!分手后释小龙身价过亿,抱儿子参加宴席,妻子漂亮高挑

八卦王者
2024-06-16 09:39:38
马保国深圳某酒吧表演闪电五连鞭知情人透露出场费,笑死在评论区

马保国深圳某酒吧表演闪电五连鞭知情人透露出场费,笑死在评论区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6 17:15:51
1975年,谭政结束监禁不见妻子,儿子:林、叶坠机,母亲大笑而亡

1975年,谭政结束监禁不见妻子,儿子:林、叶坠机,母亲大笑而亡

历史龙元阁
2024-06-16 15:42:06
港澳通行证为什么还没取消?

港澳通行证为什么还没取消?

基本常识
2024-06-15 22:25:31
一场4-0,让葡萄牙4连胜捷克!C罗轰2球3助,欧洲杯开门红有戏

一场4-0,让葡萄牙4连胜捷克!C罗轰2球3助,欧洲杯开门红有戏

邮轮摄影师阿嗵
2024-06-17 14:55:57
“封杀”不到2年!再看李易峰如今的处境,他很可恨,但也很可悲

“封杀”不到2年!再看李易峰如今的处境,他很可恨,但也很可悲

八卦王者
2024-06-16 22:35:28
《玫瑰的故事》庄国栋和方协文都是过客,60岁罗德士才是玫瑰归宿

《玫瑰的故事》庄国栋和方协文都是过客,60岁罗德士才是玫瑰归宿

竹英的成长计划
2024-06-15 17:36:28
终于明白为啥现在的女生都害怕生孩子了,评论让我破大防

终于明白为啥现在的女生都害怕生孩子了,评论让我破大防

阿康四岁啦
2024-06-16 17:26:26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山丘楼评
2024-06-07 11:45:11
美国怎么救都是死路?终于知道俄军:为何在西方集团面前底气十足

美国怎么救都是死路?终于知道俄军:为何在西方集团面前底气十足

帅先工场
2024-06-17 16:22:53
永久禁止出口欧美!拜登不淡定了,中国突然亮出关键“大杀器”

永久禁止出口欧美!拜登不淡定了,中国突然亮出关键“大杀器”

星辰故事屋
2024-06-11 19:23:42
2024-06-17 17:30:44
毒舌电影
毒舌电影
曾经,爱电影的人都关注了我
6336文章数 9098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头条要闻

乘客"开门杀"致路人八级伤残 网约车司机被判赔82万

头条要闻

乘客"开门杀"致路人八级伤残 网约车司机被判赔82万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真我GT6运往西班牙途中被盗:发布时无法提供预期体验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数码要闻

TP-LINK发布TL-DB54H智能门铃:400万像素/红外监测,到手209元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