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刘伯承元帅如何评价千里跃进大别的战略行动

0
分享至

1948年在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国民党由于主力部队被消灭一百多万,被迫从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毛主席从全局考虑,制定外线作战的计划,其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则是外线作战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千里跃进大别的军事行动是一个极具魄力的军事行动,当时我军在国民党重点进攻下,山东和陕北都面临极大的压力。毛主席为了拖延陕北的部队,不得不以自身为诱饵,转战陕北;同样山东也面临极大的压力,国民党近五十万部队,将华东的部队压缩到黄河附近,一度要逼迫华东野战军北渡黄河。

比军事更为困难的是经济,解放战争打了一年,基本上全是在解放区打,对我解放区的经济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最为困难的陕北,彭老总只有依靠贺老总四处筹措才能打仗;晋冀鲁豫也不好过,解放战争打了一年,解放区的鸡鸭都减少了,人民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下,若继续进行内线作战,那么我解放区的经济极有可能先崩溃。

从战争的进程来时,敌人由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然后是双方发生对峙防守,等到我军在军队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敌人后,再发起反攻,这是一般的军事进展情况。但是毛主席从当时的局势出发,认为不应等待敌人的进攻被完全粉碎,应该抓住目前国民党后方空虚的有利机会,不让敌人喘息,应立刻由战略预防转入战略反攻。

当毛主席制定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后,刘邓看到这项浩大的战略行动,也是有一些顾虑,在思索如何南下之际,毛主席发来了“陕北已极为困难”的绝密电报,此时刘邓二位下定决心不要后方,南下奔袭大别山。

刘邓大军作为当时中原的主力部队,在此之前可是连战连胜,然而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从全国的战局来说,刘邓大军是处在外线作战,但是就大别区域来说,敌人对刘邓大军围剿,他们又是处在外线中的内线,斗争是复杂的,局势是严峻的。

在这场困难的激烈的斗争中,我军全体指战员充分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忍耐了千难万苦,许多同志英勇地献了生命。刘邓大军重武器损失殆尽,部队人员也由出发时的12万主力部队,到出大别山时主力部队只有6万人左右,损失也是极为惨重。

现在很多人看到大别山伤亡大,就质疑千里跃进大别的战略意义,尤其是一些对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我军局势不能全面了解的人,就会非议千里跃进大别山对于全局的意义,那么刘帅作为刘邓大军的军事当家人,他对千里跃进大别山如何评价。

刘帅是一位爱兵如子的统领,千里跃进大别山则直接损失一半,想必刘帅也是很痛心。但刘帅深知千里跃进大别的战略意义,在刘帅看来,“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我军三军配合,机动作战,共歼敌19万多人,解放县城一百多座,建立了广大的中原根据地,纵横驰骋,扫荡中原。解放战争逐鹿中原的战场,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刘帅评价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说:“千里跃进大别山斗争的胜利,用实践证明毛主席战略进攻的英明决策,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中一个光辉历程。毛主席在此项决策中洞悉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所表现的那种非凡英明和伟大气概,是史无前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李老师茶话会
李老师茶话会
茶话会常驻会员:
1336文章数 3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