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邮储银行,大行也焦虑?

0
分享至



近日,2023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期业绩报告已正式发布。

整体来看,上半年,上市银行合计实现的总营业收入为2.95万亿元,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1.09万亿元。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的银行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 由于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这些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波动,多家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出现了放缓,有的银行甚至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

就在银行全行业都在为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受到侵蚀而焦头烂额的时候,邮储银行(601658.SH)显得相对轻松一些。

2023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净息差微微下降至2.08%,这个水平可谓出类拔萃——对照中行、农行、建行、工行这4家国有大行,同期净息差分布在1.66%到1.79%之间。放眼全行业,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远不及邮储银行的2.08%。

研究机构和媒体对邮储银行的净息差表现不乏溢美之词,称其“息差坚挺”、“唯一一家息差高于2%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高枕无忧了吗?

高利率为何能与高息差共存?

回归银行盈利的根本逻辑来分析不难发现,邮储银行的净息差不应该那么高。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银行利息收入的本质,是以较高的利率发放贷款、较低的利率吸收贷款,在二者之间“赚差价”。

而邮储银行的存款利率常年高于另外几大国有银行。例如2023年9月初,6大银行全部官宣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以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最新挂牌利率来比较,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均为1.55%,只有邮储银行是1.58%。

对于储户来说,把钱存到邮储银行显然是更划算的。但对于银行来讲,邮储银行的利息支出负担更高,势必挤压息差和盈利空间。

邮储银行既能做到高存款利率、又能保持高净息差的现象,引发了市场注意。在一些投资论坛上,有观点认为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很特殊”,并没有反映出全部利息支出成本

细看邮储银行财报,在业务及管理费中,有一项名为“储蓄代理费及其他”的支出,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9%至560.87亿元。



邮储银行是中国邮政集团的子公司,据天眼查,目前邮政集团仍持有邮储银行超过60%的股份。所谓“储蓄代理费”,就是邮储银行利用邮政集团的网点开展银行业务、吸纳存款,需要向邮政集团支付的费用。在网络论坛上,有投资者用扣除储蓄代理费计算而得的“真实净息差”上半年录得1.24%,与报表中的2.08%有不小差距

对于净息差后续的压力,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到,考虑资产端的收益率还在下行、存款利率的下调也存在可能性,整体看,下半年息差下行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逆势保持了个人住房贷款增长

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69.76亿元,同比增长2.03%;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95.64亿元,同比增长5.20%。

与另外五大国有银行相比,“增速快、但规模小”仍是邮储银行的显著特点。尽管盈利增速处于同业领先,但邮储银行不到2000亿元的半年营收规模,与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3000亿元至4000亿元的规模尚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资产和负债规模上,邮储银行的增长稳定。截至2023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达15.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其中,客户贷款总额7.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9%,同比多增752.69亿元。在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消费支持力度的背景下,公司个人小额和公司贷款增量双双创下同期新高。

同期,邮储银行的负债总额升至14.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8%,其中客户存款13.3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2%。

存贷比是银行各项贷款总额除以各项存款总额的指标,从理论上来说,这一指标越高,则意味着其利息收入能力越强。邮储银行的存贷比仍有上升空间——2023年中,该行存贷比录得58.81%,较上年末提高2.10个百分点,距离监管部门规定的上限仍有距离。《证券之星》文章也曾经分析道,在六大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存贷比偏低,显示出银行资金运用能力欠佳

不过从业绩数据来看,邮储银行已经有追赶之势头。据行长刘建军介绍,2023年上半年,该行已经完成全年贷款目标的七成,不考虑票据业务的贷款在半年里增长超过6600亿元,同比多增超过2000亿元,增量创同期新高,并带动存贷比提升速度达到历年最快。

另外,在个人贷款中,邮储银行保持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正增长,成为当期业绩中的亮点。2023年中,邮储银行该项指标余额为2.32万亿元,投放净增长超过600亿元。

在地产行业不景气、购房者需求低迷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该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对此解读:从客观因素来看,邮储银行即该行存款按揭业务超九成为刚需首套住房,且单笔金额较小、平均40万元,因此对应客群对利率敏感性更低,提前还贷的压力也稍好于同业;另一方面,从邮储银行自身战略部署来看,该行紧抓二手房业务,上半年二手房按揭业务增长占比超过50%,投放同比增长80%,对一线城市的按揭投放布局亦有明显增快。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年中,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至0.81%,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拨备覆盖率充足,较上年末下降4.23个百分点至381.28%,仍居大行里的首位。但BT财经注意到,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即300%以上,则有隐藏利润的倾向——显然,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仍需再降一降

对公贷款中,邮储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率下行,由2023年末的1.45%降至1.01%,降幅显著;个人贷款中,住房贷款不良率由2.14%提升至2.25%,其他消费贷、个人小额贷、信用卡透支及其他不良率等指标改善。

大行也为资本充足率“焦虑”

2022年以来,不少股份行和城商行都出现了资本充足率下滑的问题,邮储银行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数据显示,邮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国有大行中垫底。

2023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2%,落后于工行、中行、建行、农行、交行的13.2%、11.29%、12.75%、10.4%和9.84%

从2022年起,邮储银行多次募资,补充核心资本。当年10月26日,邮储银行再次启动定向增发,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45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邮储银行2019年末回A以来,已经数次再融资,这与邮储银行对于资本金的渴求有关

邮储银行补充资本的方式也和其他大行不同。《长江商报》等媒体注意到,在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采用的定增并不是常用的募资方式,更常见的补充资本方式为发行优先股。

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通过定增方式补充银行核心资本算不上异常。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曾对媒体分析,银行想要提高资本充足率,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在可用手段中,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仅能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或二级资本,实际补充效果较为有限。反而定增、配股等方式可以更快速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在定增之外,BT财经注意到,2023年邮储银行仍在以其他方式募集资金补充资本,但过程并非一片坦途

2023年9月,邮储银行准备发行永续债——即2023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发行人其他一级资本。但上述用永续债的发行搁置。9月11日,邮储银行公告取消发行“23邮储银行永续债01”,原因为综合考虑本行资本规划及近期市场情况。

在资本充足率方面,邮储银行未来仍需“绷紧一根弦”。正如《中国经济网》评价,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在同业领先,但未来此类银行将面对更严格的资本要求,预留资本缓冲空间非常重要。

对公业务“瘸腿”?

邮储银行长期定位“大型零售银行”,零售业务一枝独秀。2023年中报显示,该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高达72.21%,同比提升0.39个百分点。个人客户数量达到6.56亿户、管理个人客户资产(AUM)14.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6300亿元。个人存、贷分别达到11.83万亿元和4.31万亿元。

这些指标放在行业内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但距离最好的行业标杆仍有距离。

据《中新经纬》,行业研究人士董希淼分析认为,邮储银行离“零售之王”还有差距。和招商银行对比可以发现,招行虽然资产规模不及邮储银行,但营收、净利润均表现更优。另外招商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均好于邮储银行,说明前者“轻型化特征更突出、资产负债管理更精细、盈利结构和能力更优化。”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年中,邮储银行ROA和ROE分别录得0.34和6.43,同期招商银行的这两项指标为0.73和8.78。二者净利率分别为28.05%和42.83%,体现出盈利能力的差距。

亦有市场观点发声,太过于倚重零售业务的邮储银行,对公业务显得有些“瘸腿”,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就是上文提到的,邮储银行个人业务占比显著偏高。2023年上半年,邮储银行个人贷款利息收入超千亿元,而公司贷款利息收入为525.23亿元,仅为前者约一半。

其二则体现在结构方面。2023年中报里,邮储银行披露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高达14.66%,显著高于监管“不高于10%”的要求。但向好的一面是,该指标近年来已经逐步压降。财报亦披露,上述最大贷款客户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BT财经发现,在主要是对公开展的绿色金融日益成为银行业竞逐焦点的背景下,邮储银行的绿色贷款规模并不占优。截至2023年中,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696.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3%,规模在6家国有大行中垫底,和农行、工行、建行、中行2.6万亿元乃至5万亿元的绿色贷款规模无法相比。

从股价来看,2023年邮储银行因“中特估”等行情催化,A股前八月涨幅约15%。有投资者发现,中信集团在上半年开了邮储H股8.32%的多仓、13.07%的空仓,净空仓比例有4.75%,处于较高水平。但也有反对者认为,上述空单在2022年下半年就已经出现,在多空激烈市场开放的港市不足为奇。

市场观点普遍展望认为,邮储银行“邮、银协同发力”等优势依然稳固,但是在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的背景下,个人业务占比较高的邮储银行势必面临更大的压力与不确定性。

文丨BT财经 Ha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个世界上最赖皮的两个企业!

这个世界上最赖皮的两个企业!

栋栋美食记
2023-09-25 07:15:38
高人预测,2024年有可能出现的社会现象:老人的退休金有可能上涨

高人预测,2024年有可能出现的社会现象:老人的退休金有可能上涨

嘻呱互联
2023-09-25 09:16:51
遮不住了?女大学生军训热舞走光,当事人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遮不住了?女大学生军训热舞走光,当事人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辣条小剧场
2023-09-22 18:20:49
神回复:怎么判断足疗店正不正规?网友好有经验,神评笑死了

神回复:怎么判断足疗店正不正规?网友好有经验,神评笑死了

解忧段子杂货铺
2023-08-04 07:10:23
晋级决赛!叶诗文小组第二,时隔9年再战亚运会,引全场欢呼

晋级决赛!叶诗文小组第二,时隔9年再战亚运会,引全场欢呼

天涯沦落人
2023-09-25 11:21:40
白宫发言人:华为芯片是偷窃美国技术,中国不可能会有这种技术!

白宫发言人:华为芯片是偷窃美国技术,中国不可能会有这种技术!

议史纪
2023-09-24 14:55:03
我国又成功收回一块领土!被多国强占七十年,超千人全加入中国籍

我国又成功收回一块领土!被多国强占七十年,超千人全加入中国籍

史小纪
2023-09-24 13:52:59
冲上热搜!外国运动员组团逛四季青,砍价成交一气呵成

冲上热搜!外国运动员组团逛四季青,砍价成交一气呵成

环球网资讯
2023-09-25 14:16:22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09-24 20:13:33
49岁张震岳大婚群星璀璨,婚礼太接地气,2000元一桌菜色引争议

49岁张震岳大婚群星璀璨,婚礼太接地气,2000元一桌菜色引争议

叶公子
2023-09-24 21:26:07
陈学冬最新近况曝光:浑身插管仪器监控,嘴唇苍白显虚弱

陈学冬最新近况曝光:浑身插管仪器监控,嘴唇苍白显虚弱

贵妃爱娱圈
2023-09-23 13:48:06
南海传来好消息,菲律宾副防长承认,仁爱礁搁浅船“已经不行了”

南海传来好消息,菲律宾副防长承认,仁爱礁搁浅船“已经不行了”

鳄鱼的分享
2023-09-22 22:14:41
不论男女,头部若出现3种异常,多半是脑出血,尽早就医

不论男女,头部若出现3种异常,多半是脑出血,尽早就医

医者真言
2023-09-24 14:12:21
ESPN评NBA最新现役金字塔!

ESPN评NBA最新现役金字塔!

妖妖浅谈
2023-09-25 08:33:18
王洪文当副主席后去看朱德,朱动了拐杖,邓公:说你不知天高地厚

王洪文当副主席后去看朱德,朱动了拐杖,邓公:说你不知天高地厚

稷下花语
2023-09-24 05:30:03
法媒:机器人“接管”杭州亚运会

法媒:机器人“接管”杭州亚运会

环球时报国际
2023-09-25 07:28:34
荒唐!装修工人竟然在业主家偷乐,业主:以后我这房子怎么住

荒唐!装修工人竟然在业主家偷乐,业主:以后我这房子怎么住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3-09-25 13:16:53
贝林厄姆场上反驳AZP:公平竞赛?得了吧,场上被扔了四次球了

贝林厄姆场上反驳AZP:公平竞赛?得了吧,场上被扔了四次球了

直播吧
2023-09-25 07:45:06
阴毛有何用?越来越少了意味着啥?到底能不能刮?医生坦白实情

阴毛有何用?越来越少了意味着啥?到底能不能刮?医生坦白实情

晚风鉴法
2023-09-18 10:02:47
9月25日下午,消息不得了,突然传来1惊人猛料,要来大动作吗

9月25日下午,消息不得了,突然传来1惊人猛料,要来大动作吗

股市皆大事
2023-09-25 12:34:56
2023-09-25 15:50:44
BT财经
BT财经
亚洲有影响力的金融信息服务传播平台
2549文章数 90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命悬一线的家乐福 在四年前就做错了选择

头条要闻

印加关系紧张之际 又有一名印度籍锡克人在加拿大被杀

头条要闻

印加关系紧张之际 又有一名印度籍锡克人在加拿大被杀

体育要闻

陕西信达,重蹈凤铝覆辙?

娱乐要闻

窦骁何超莲被偶遇,勾肩搭背证未婚变

科技要闻

华为推超高端品牌"非凡大师" 刘德华担任品牌大使

汽车要闻

升级8155且有8AT 15万级不会错的7座SUV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房产
家居
手机

艺术要闻

用创新颜料打开艺术新世界——“她世界·元宇宙林颜歌艺术展”开幕

这对情侣疑似分手 女方还会相信爱情吗?

房产要闻

10座车站!1号线支线规划方案公示

家居要闻

品味与情感的融合,静谧雅致的美学之“家”

手机要闻

华为秋季旗舰新品发布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