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风味长存
中国人千百年来
一直遵奉“民以食为天”的信念
以美食闻名的长安
更是把“吃”钻研出了
自成一体的风格和特色
今天就跟着文旅君以“碗”为媒
领略千年长安的地道美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肥沃的黄土地
使得陕西成为小麦的盛产地
劳动人民发挥自己的智慧
将小麦磨成面粉
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物
《太平御览》里曾写“饼出三辅”
这里的“三辅”就是
汉代京都长安的通称
合理推断,西安“碳水之都”的历史
可能从汉代就开始了
提到西安的碳水美食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
牛羊肉泡馍是不能错过的美味
地道的美食
配上一口瓷制的大碗才正宗
碗中浓浓的高汤与醇厚的肉香交织
香气四溢,诱人食欲
再配上爽口解腻的糖蒜
或是色泽鲜艳的辣酱
一口下去
骨子里的豪爽劲儿,展现的淋漓尽致
千年面食,一碗江湖
在西安乡间有这么一则趣言
“面粉在这里
一半做成了馍,一半做成了面”
面条中的头号王牌——biangbiang面
堪称是对面食主义者最极致的诱惑
手工擀制,宽似裤带的面条
调以各色臊子、油泼辣子
热油泼下,面食的香气激发到了极致
几根面条放在如盆一般大的碗中
让人食欲更胜
糖,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剂之一
据说人类是在母乳中
初次体验到这种甜蜜滋味
刻在DNA里的味道
也让人们容易把“甜”
与幸福和美好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图/新西安乱弹
众所周知
黄土地上的西安人嗜辣喜酸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
这个爱吃面的城市
对甜食也爱的狂热
西安的蜂蜜凉糕,历史悠久
是颇受欢迎的一种吃食
同盛祥、老孙家采用传统的做法
选用糯米蒸熟,再加入少量砂糖
用擀面杖碾压成泥状
将馅料与糯米泥层层铺好
放入冰箱冷藏切块即可食用
米糕在碗中摆成花朵形状
秀气的仿佛有江南之感
吃的时候撒上坚果碎
豆沙的清甜滋味占据鼻尖
入口软糯清香,甜而不腻
向全身心传递着美好的信号
蒸腾着的大锅热气氤氲
胖乎乎的元宵在锅内来回翻滚
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香甜的味道
随着秋意渐浓
应该没有人会拒绝
这碗来自新中华的甜蜜诱惑吧
创始于1937年的新中华元宵
是古城西安家喻户晓的餐桌美味
每一颗元宵都是大师傅纯手工摇制
水煮的软糯香甜,油炸的劲道浓香
不同的吃法
都有它独到的口感风味
地大物博,物产颇丰
祖国的辽阔疆域
让生活在不同城市的我们
喝着不一样的饮料长大
图/西安全接触
或许因为原料配方的独特
或许是口味文化的传统
总有那么几杯饮品
被打上了城市的烙印
这些熟悉的老味道
陪伴了几代西安人的成长
丹桂飘香
据《本草纲目》记载
桂能“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
按照“不时不食”的饮食理念
秋天吃桂花,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一碗温和的黄桂稠酒
融合甘甜米酿与浓醇酒香
米酿经过传统发酵
入口的软滑香醇足够温柔
细细回味
馥郁而悠远的桂花香气在舌尖散开
喝的第一口就被疯狂圈粉
在西安的小店里吃饭
你会发现有两款饮品
一定是配餐首选
第一毋庸置疑是橙味汽水“冰峰”
另一款就是入口酸甜
清凉爽口的酸梅汤了
老孙家秘制古法酸梅汤
盛至碗中,颜色明洁透亮
浓厚的梅子口感
让人口齿生津,回味香醇
食材碰撞,风味交融
我们因“碗”与美食结识
每当厨火燃起
熟悉的香味就充斥鼻尖
食材的滋味流转人间
构成了独特的长安味道
西安文旅之声综合整理自
西安旅游集团
编辑:王梦洁
视觉:祖 宁
责校:王蓉静
审核:杨海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