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近期我国支原体肺炎、甲流的发病数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比较明显
据悉,从上周开始,上海儿科医院迎来了一波就诊小高峰,出现发热患儿一直在增加,门诊量较9月1日前增长了30%,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人次达900人。
家有孩子的尤其要注意了!
儿科医院家长带孩子排队候诊。图片来源:上海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记者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看到,13日上午开诊2小时内,共有90多位儿童挂号,全是发热。
10点半以后,患儿人数越来越多,发热急诊将3个诊室增加至5个。有患者等候了45分钟后看到了医生。
根据复旦儿科医院数据显示:近期儿童发热主要集中在甲流、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甲流单日检出达100多例,较9月1日前增长了30%。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人次可达900人。
图源:新闻坊
支原体肺炎虽然症状上和普通感冒或流感十分相似,但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所以,不少家长如果初期没有引起重视,自行购买感冒药或消炎药给孩子服用,不但不对症、没效果,还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医生建议
孩子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
应尽早就医
在发热24至48小时内
用药效果较好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表示,开学以后流感抬头很明显,春季经历了一波流感流行,当时是甲型H1N1,近期流行的是甲型H3N2,这波我们看到小学生不少, 还有幼儿园小朋友。
流感样症状往往会有发烧,小宝宝可能表现为流鼻涕咳嗽,大孩子的咳嗽症状会明显,还有全身肌肉酸疼也会很明显。
支原体感染在今年6至7月出现了一次小高峰,8月下降后,9月又现增加趋势。由于支原体感染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部分症状重的患儿需要阿奇霉素静脉补液一周左右。
今年出现低龄化!
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
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专家介绍,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也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出现相关症状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专家特别提醒低龄儿童的家长们,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或者说呼吸困难,或者在锁骨的位置出现了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的时候锁骨有一个坑,或者鼻子吸气的时候出现了鼻塞,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所以专家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江门流感疫苗储备较为充足!
这些人群应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9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该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4.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 孕妇;
6. 6-59月龄儿童;
7.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据了解,目前蓬江、江海、新会除个别接种点流感疫苗供应紧张外,其他接种点储备充足,市民可自行前往接种。
市民需要在接种前提前电话咨询接种门诊,或在“粤苗”APP和“小豆苗”APP上进行预约。
甲流该怎么预防?
得了甲流怎么办?
家里有人得了甲流该怎么消毒?
下面这20个问答帮到您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江门广播电视台、江门疾控、中国新闻社、中国疾控动态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