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位在国外拥有巨额存款,晚年为何过得让人心酸

0
分享至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还存在物价不稳定、财务制度不统一的问题。截止1954年,在我军政治部做出以军衔制确定薪金制,按劳取酬的干部薪金制度很快出台,并取代之前一直沿用的供给制度。

1956年,24级工资制度正式出台。新的薪金制度全部按照军衔的划分,级别也随之调整。按照24级工资制度,从1级的594元到第24级的45元都有详细的划分。当时毛主席也属于这24级的工资制度中,按照授勋时毛主席应该授予的“大元帅”军衔,毛主席当仁不让的应该是一级工资的水平。

不过毛主席却认为,一级应该让给恩格斯、马克思,二级应该给苏联的斯大林和列宁同志,而自己理应处于三级工资的序列中。为此,在毛主席率先表态将自己的工作调整在三级后,其他领导人也将自己的工资调整到从三级开始。

朱老总、周总理等人在毛主席率先表态后,也将自己的工资定在了三级标准。不过当时的朱老总可以拿到两份工资,一份是三级的干部工资,还有一份就是工作的工资。

不过,朱老总还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位,在海外有巨额存款的元帅。在德国,朱老总有一笔33万的巨款。按照朱老总一个月不过才四百刚出头的工资,他是从哪里获取到这笔巨款的?我们可以先从朱老总的日常生活中看看。

根据朱老总的朋友廖承志回忆,每次他们去朱老总家里拜访的时候,嘴馋的他最喜欢吃锅肉了。朱德的妻子一见到廖承志来,总会提前做好锅肉。不过在那个年代,锅肉这种好东西朱老总却连一口都不能吃。因为在此之前,朱老总就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所以妻子对朱老总的饮食问题管理的非常严格。

所以朱老总每当在这个时候就经常感叹,自己年轻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条件好了还是不能吃的好。而且当时朱老总家里挤满了许多烈士家庭的孩子,一顿饭下来二十多张嘴等着填饱肚子,所以一个月下来,朱老总家里光是吃饭这一项开支,就得花不少钱。

那么朱老总这笔钱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朱老总一个德国朋友送的,当时这位德国朋友采访朱老总,并写成了一本朱德的自传,这些钱都是这本书的稿费。在这位德国朋友故去后,他将这笔钱辗转交给了朱老总。

朱老总在得知了这笔巨款后,委托大使馆办了一件事。他把这33万的巨款全部拿出来,买了许多的图书回来,之后更是将所有的书籍转交给国家图书馆和科学院。在朱老总晚年期间,他的稿费只剩下2万块钱,这笔钱存在他这里一分钱都没让家里人用过。朱老总去世后,也没有将这笔钱转交给他的后人,而是用来交自己的党费。朱老总一生辛勤,一辈子也没吃上几顿好的,却将他的一生积蓄全部交给祖国,实乃吾辈之典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国文史记呀
大国文史记呀
纪录历史时刻 传递正能量
1800文章数 58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