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逝世后,安葬于杨开慧陵墓,邵华回忆:岸青晚年很想念妈妈

分享至

前言

2008年,毛岸青和邵华的骨灰从北京送往了湖南老家的杨开慧烈士陵墓,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落叶归根,那为何毛岸青和邵华没有被葬在韶山呢?

毛岸青的悲惨童年

1923年11月13日,湖南板仓杨家传来了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的声音,这是毛主席的第二个孩子。

初冬来临,落叶满山,万物萧条,毛主席站在窗前望着寒风中摇曳不停的枯枝,浮想联翩,良久后,毛主席为熟睡中的婴儿起了一个名字:岸青。这个名字,无疑象征着毛主席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理想。

同许多孩子相比,毛岸青的童年得到的父爱和母爱是较少的。

他的父亲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走,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毛岸青出生的时候,毛主席刚好在长沙,中央派他来这里贯彻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于是他得以抽空回家看妻儿。可就在毛岸青刚刚满月的时候,毛主席又奉中央命令离开了长沙,前往上海,又转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毛岸青四岁前,母亲杨开慧和外婆几次带着他和哥哥毛岸英来到父亲身边,但几乎都因为工作的缘故,他们一家人相聚不久又不得不分离。

四岁时,毛岸青也已经开始记事了。正需要得到父亲更多的关心、爱护、教育的时候,毛主席却因组织秋收起义,匆匆远去,可谁又能料到这一别竟然长达22年。

那时好在有母亲的怀抱可以依偎,幼时的毛岸青,一直在杨开慧身边成长,毛主席不在的时候,杨开慧便会教他识字,讲做人的道理。

毛岸青对母亲杨开慧的感情是极深的,可就在1930年,毛岸青7岁的时候,母亲杨开慧和哥哥毛岸英被反动派逮捕。

同年,反动派对杨开慧狠下杀手,将其杀害,就此,毛岸青生活中的支柱倒了,沉重的打击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在母亲杨开慧英勇就义后,国民党为了能够诱捕毛主席,便想以毛主席和杨开慧的三个孩子为诱饵,为此,在党组织的营救和安排下,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被秘密转移至上海他们的叔父毛泽民那里。

在毛泽民的安排下,三个孩子被送往了上海大同幼稚园,这所幼稚园是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创办的,主要就是照顾烈士的孩子,可在三个孩子来到幼稚园不久后,小弟毛岸龙就因病早逝了。

可祸不单行,1931年,上海地下党组织受到了严重破坏,大同幼稚园的真实身份也被曝光,为了保护孩子们,幼稚园只好赶快将幼稚园解散。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