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剿灭宋江的名将,精忠报国抗击侵略,独木难支自杀殉国

分享至

张叔夜:空想还家梦,难招去国魂

儿时看《水浒传》,感觉满朝高官都是坏人,对宋江为首的梁山泊都主张剿灭,必欲置梁山于死地而后快,其心何其毒也。

这其中只有两个人对梁山报有同情感,一是曾经被掳上山去宿元景宿太尉,另一个是济州太守张叔夜,宿太尉是施耐庵虚构的人物,倒是这张叔夜是真有其人。

但不知从何处又隐隐地知道,这个叫张叔夜的太守最不是个东西,在宋江征方腊十不存三之际,趁其回师途中,将宋江等人全数斩杀,是个真真的刽子手,当然,这都是儿时的模糊记忆。

发生在宋代的“靖康之难”,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拥有百万大军的宋王朝,缘何被那兵员不多的金人,破竹般地就直接打到了京师汴梁城下,而当汴梁被围之际,那些勤王的将领都云哪儿了,似乎无一人前来救驾。

赶来勤王的还是有的,毕竟不是后世八国联军打北京时,一帮大臣在弄“东南互保”,直接把老佛爷弄去当了个跑跑;但是,前来勤王的不多,张叔夜就是其中之一,当然,也有人说他是唯一。

只能说,张叔夜是最早杀入城中的宋朝皇帝会合的将领,后来也有一些前来勤王的,比如种师道及姚平仲等等,而其他勤王的部队之所以没有入城,自是有其原因;因为,皇帝正在同金人讲和,早已下旨严禁将帅领兵进京,很多队伍都是在城外驻扎。

不让各路人马勤王,这实际是就是把汴梁当作一座不设防的城市,门洞大开,这昏庸的皇帝是怕一旦勤王,激怒了金人,皇帝的性命不保,他们还一直指望着能割地求和,指望着金人主动退兵,故而诸将都闭壁不出。

与我们平常想象的攻城掠地不同,“靖康之难”并不是金人攻陷城池后,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相反,金人只有八万人马,他们只是围在城外,并没有进城,而是不停地指派城中搜刮财物,今天索要这个出城,明天指派那个前来,而执行者俱是城中原来的宋朝大臣,金人围城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取钱财,不让那出尔反尔的赵姓之人当皇帝。

因为他们知道,以金人的实力,根本不具备将大宋王朝灭国的能力,他们只是想在大捞一把后,扶持一个听话的非赵姓之人上位,弄一个傀儡皇帝为其服务,于是才有了前期的张邦昌,后期的刘豫。

为了不让赵氏当皇帝,金人将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宗室之人,全数弄去北国,其中也包括那些与金人为敌的大臣和将领,这其中张叔夜定然位列其中,只是大家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领头反对张邦昌当皇帝,与金人对着干且正气满满的大臣,他叫秦桧。

张叔夜,字嵇仲,江西广丰,官宦世家,赐进士出身,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累官至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曾镇压宋江起事;靖康之变中率军守卫汴梁城,失败后随宋钦宗被金国掳走,途中自缢而死,终年63岁,后被南宋朝廷追谥“忠文”。

张叔夜是正宗武将,亦是个大文化人的武将,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文武双全之人,而且颇有谋略,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下,如他这样的人,肯定是顶级人才无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