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李香君:敢爱敢恨不畏强权,媚香楼里以死明志表坚贞

分享至

南京秦淮河畔的媚香楼里,有一位闭月羞花的名妓,她多才多艺的才华令无数风流雅士为之倾倒,她就是南京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

当时,李香君刚刚十六岁,侯方域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他是河南商丘人,家族是书香世家,他的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世代都是公正廉明的清官。

李香君本是苏州吴宅的掌上明珠,父亲是一名武官,后来被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陷害抄家,年仅八岁的李香君被送往南京秦淮河,随养母李贞丽姓李,成为一个青楼女子。

亲眼目睹家破人亡的李香君,对阉党特别痛恨,以至于宁死不嫁,血溅桃花扇。她的性情中也透着一股豪爽侠气,抗清名将袁崇焕蒙受不白之冤惨死,听到消息的李香君悲愤不已,写诗为他发声。

一个弱女子,如此心系国家大事,何况还是青楼女子,当时能够仗义执言的发自肺腑,的确让人佩服和尊重。

李香君和侯方域是在媚香楼相遇,侯方域听到李香君的歌声和琵琶声后,便深深地被她吸引住了。两人经过几次相见后,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情感愈发深厚。

那年,侯方玉二十二岁,媚香楼里两人两情相悦,煮酒烹茶,吟诗作对。心中已有良人,两人正式梳拢成为夫妻。

梳拢只是明清时期的一种仪式,并不是明媒正娶的结婚,只是相当于订婚,侯方域送了一面扇子给李香君,扇子上吊着他家祖传的玉坠,这是对李香君的认可。

李香君是媚香楼的顶级人物,每个文人雅士能和她见上一面,都得准备好见面礼贿赂鸨母。侯方域梳拢的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就在他面临燃眉之急时,阮大铖托杨有龙送来了一大笔金钱,解了他的难题。

李香君得知此事以后,认为侯方域绝不能结交这种人。阮大铖虽然有才,他是当时一位有才华的戏曲家,但他是非不分,还是魏忠贤的党羽,这样的人绝非善类。

于是李香君变卖首饰,四处筹钱,最终把钱还给了阮大铖。侯方域被李香君的行为所感动,对她更加敬重。

原本阮大铖是明朝朝廷的一位进士,为官多年,他与宦官魏忠贤勾结,狼狈为奸,把朝中搅得乌烟瘴气。后来他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居住,那他为何要帮助侯方域呢?

崇祯元年,魏忠贤被诛杀,阮大铖也被迫退出官场。但他并没有死心,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暗中谋划,伺机东山再起。

以复社为代表的江南义士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察觉了阮大铖的不轨之心,商讨后,他们上街游行,反对阮大铖起复,其中有人写了一篇《留都防乱公揭》对他的阴谋进行了揭露。阮大铖担心人头不保,只好闭门谢客,归家隐居。

侯方域也是复社运动中的一位重要领袖之一,和陈贞慧、吴应箕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阮大铖就是利用这一层关系,想通过拉拢侯方域来缓和与陈贞慧等人的关系。

李自成攻进北京后,南明政权相继兴起,其中以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弘光新皇朝最为短暂,福王在南京建立小朝廷后,任命马士英为内阁大臣,阮大铖为兵部侍郎,后来又升为兵部尚书。

阮大铖崛起后,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陈贞慧、吴应箕等人遭到迫害,侯方域也只好连夜逃离南京,而李香君则选择留在南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化解不了阮大铖的愤怒,他对侯方域和李香君依然怀恨在心,他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他们。

后来弘光朝中有一位大臣想纳李香君为小妾,这可让阮大铖如获至宝。于是,他主动提出要把李香君送给这个大臣。

他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春楼行聘,李香君坚决不屈从。这时,阮大铖不顾一切,强行进入媚春楼,逼迫李香君成亲。

在威逼之下,李香君只能怀抱侯方域送给她的定情团扇,以死明志,撞向柱子,鲜血顿时染红扇子。迎亲队伍见闹出了人命,灰溜溜跑了回去,李香君总算用一死保住了自己的贞节。

后来,侯方域的一个朋友用她留在扇面上的鲜血,画成了一幅凄美绝艳的桃花图,这就是戏剧家孔尚任笔下的《桃花扇》。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