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科院博士被骗缅北一年,中方回应极力营救,他还能被救回来吗?

0
分享至

“这里是缅北,我生长的地方,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娇贵的小公主。”

这是火遍全网络的一段话,一度把缅北的知名度、热度抬入热搜。

娇贵的小公主?背后却是:囚禁、贩毒、诈 骗,这些的尽头就是死亡。

你看过的缅北资料,你以为仅仅只是抽打,困水牢,然而,这只是皮毛罢了。

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缅北是一个不能踏足的地方。

缅北是天堂,但是,只是那些法外之人的天堂。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里是堪比地狱还恐怖的存在。

这里没有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也并不像他们描绘的那样遍地捞金。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斥着肮脏的交易。加上连年内部战乱,随时随地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最近,中国中科院博士张实被骗缅北至一年,被殴打、被囚禁,每天工作18小时,震惊全网。

推入深渊的欺骗

张实今年34岁,他出生在山东的农村,家境贫寒,他性格比较内向,上面还有哥哥和姐姐。

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一路从吉林大学到中科院的硕士、博士,再到荷兰留学,几乎全靠奖学金,没怎么花过家里钱。

从这个背景看出,张实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

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毕业后,张实来到中科院一个植物园里做科研,还牵头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

这个领域本是一个很好的前途,然而,好景不长。

张实因家境贫寒,妈妈也瘫痪了,只有爸爸照顾他母亲,又因为炒币亏损了几万元,他一下陷入了负债的困境。

就在此时,张实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招新加坡翻译人士,底薪50000起。

这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来说,既能改善生活又能还清债务。

这天,张实兴冲冲的跟女朋友说,他要去新加坡做翻译。

经过反复的核实,小张决定跟着招聘者一起出国。2022年8月12号,他办好了所有的手续,经过香港转到曼谷。14号,到了泰缅边境的一座小城,然后16号坐车到了缅北的妙瓦底这个地方。

这一路上,他跟女朋友一直保持着联系。

他进园区前最后一条信息说:“我被带到一个园区要上培训课,手机不能用了,我只能用另外一个手机联系你。”

难以承受的磨

本以为出国当翻译就是张实通往人生巅峰的起点,没想到却是地狱的入口。

进园后,他们将张实的手机和包全部都收走了。这时,他才他无比绝望又无比清楚地知道:我被骗了。

即使已经知道被骗了,但是没办法,他回不来了。别无他法,张实在他们的控制下只能跟着他们走。

进园后,张实被关进地下室严密监控,之后他便收到一叠厚厚的纸质资料,写满了网络流行的拐骗方法。

管理者告知他的工作内容,就是扮演人设,跟外国人聊天,进行诈 骗。随即,他又被强制签了一年的合同,合作期满就放其回家。

随后,张实便正式上岗,和十几号人共用一张长桌,不停地打电话、加好友,按照剧本的各种谎言编织,一步一步让对方进套,骗取钱财。

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其余时间吃饭、睡觉也都有专人监控。

有人反抗不愿骗人,就会被打,电到你抽搐倒地,再拳脚相加;还会用狼牙棒抡起胳膊,朝你肚子猛敲。

如果业绩不好,还有各种严刑(水牢、蚂蚁上树、开火车、断肢、活埋、暗网拍卖、奴隶等)伺候,让你无法想象的生不如死。

所谓,蚂蚁缅北,遍地魔鬼;缅北缅北,有去无回。那里没有高薪暴富,只有血腥杀戮,没有小哥哥小姐姐,只有魔鬼和扶手。

就这样,一个高学历的张博士开始了暗无天日的地狱式生活。

合同到期,女友发声

徘徊在黑暗中的日子仿佛永无止境,度日如年。

终于,张实迎来了一年的合同到期。

没想到,对方突然要求张实家人转账12万才能放人。

无奈之下,张实向对方手里要来手机发信息跟女友杨女士说:“我出不来了,被强制签了一年的合同,现在合同到期,需要筹集12万来赎我。”

可杨女士和张实家里家里条件都不太好,筹钱哪那么快呢?

不想,张实因为筹钱的事儿和家人联系多了一点,他竟然被电诈公司怀疑是警方,不但挨到几顿暴打,还被关了数天小黑屋。

到了7月份,家人终于凑够了这12万,让杨女士给骗子打钱。这个时候,杨女士进行转账以后,发现对方账户被冻结,无法进行转账。

而从此之后,他们又失去了张实的消息。

那现在张实到底在哪儿,安不安全呢?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据报道,目前张实的哥哥已经联系警方,户籍所在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把这个事儿上报给了大使。

也有相关救援力量,正在设法营救他,但愿尽快收到他平安归来的消息。

结语

善恶没有界限,人性经不起考验。

如果没有道德,法律的约束,人性深处的恶,就会肆无忌惮的绽放出来。

缅北之土,就是这样一个让恶魔之花盛开的地方。

中科院博士,一个高知分子,身陷缅北电诈,他为什么能被骗?

张实在科研领域学识渊博,有一份施展拳脚的新天地。

他本应该是天之骄子,是家人的骄傲,可以用本事改变自己家庭的窘境,给父母和女友更加幸福的生活。

可是这一切本该垂手可得的东西都变成了奢望。

中科院博士身陷缅北电诈事件,也深深刺痛了3亿高知分子:你的“自卫反击”,可以救你于危难 , 亦可拖你入深渊。

这也证明了骗子已经专业化、知识化、国际化、团队作战。在愈发高明的手段面前,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被骗。

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所谓的高薪、稳赚、轻松收入百万等,花言巧语的招聘信息所迷惑。

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会不会被骗跟年龄、学历都没关,只要你有痛点,想赚钱,总有骗子趁虚而入。

他们利用人的贪欲,设计千百种高新手段引你上当,一旦落入他们的魔场,那可就是很难再逃脱了。

有人甚至总结了一些的常见的手段,比如,新公司但没多久就去东南亚国家团建的;介绍境外高薪工作的;在边境城市网恋奔现的;很久不联系的;同学朋友突然让你去国外游玩的……

那遇到这些类似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慎之又慎。

最近,网上还出现了一些“我们是否妖魔化缅北”的话语。

在这里我想说,我们的确不能够一竿子打翻整个缅北,但我们也没有必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陷阱无处不在,不是智商高就能幸免,正如电影《孤注一掷》中所说: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管不好这两颗心,再聪明的人一样会被骗,而只要管好这两颗心,我们智商普通的凡人也能远离深渊!”

“每一个受害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他的亲朋好友都会因为一个个体而产生很长时间的连带伤害。每一个案件背后损失的不仅仅是财产,而是一个又一个家庭、一段又一段情感的毁坏。”

放下尊严又赌上性命,千金已散尽,只换来一张空头支票……

我希望在当下这个充满信息差的时代,对于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踏实,脚踏实地去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记住了,我们只能赚我们认知以内的钱,所有认知以外的钱财都暗藏着无数的陷阱,是否会有人挖好了陷阱正等着猎物上门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依伊书院
依伊书院
读书、读历史、成长
1219文章数 6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