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回购潮”汹涌,A股市场能被有效“激活”吗?

0
分享至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一帆 “回购潮”汹涌。

8月22日晚间,联影医疗(68827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4亿元至8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140元/股。

“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建立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联影医疗在公告中表示。

事实上,根据记者统计,近一周以来,已有逾百家上市公司拟通过真金白银从二级市场回购股份。

比如,光伏硅片龙头大全能源(699303.SH)拟以2亿元至4亿元回购股份;兆易创新(603986.SH)董事长提议以8000万元-1.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35元/股。

“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对于短期内维护公司股价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股份回购有利于向市场传递公司目前股价处于低位的信号,当市场整体处于低位时,积极的回购措施有助于修复公司股价与公司内在价值的偏离度,彰显出公司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长江保荐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其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对于市场而言,上市公司此轮回购潮有助于活跃资本市场,有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情绪,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也对上市公司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然,在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的背后,政策的持续发力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包括证监会近日明确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试图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发力,对资本市场形成有力支撑。

“目前来看,股市企稳需要三个重点要素,一是优质的投资标的,二是投资者利益能够得以保护,及稳定的投资回报,三是充足的资金来源。近日监管层的措施对这三点都有涉及。随着投资、融资、交易三端利好政策的渐次落地,对资本市场乃至证券行业将构成持续性利好。”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毕梦姌告诉记者。

科创板引领回购潮

自7月下旬政治局会议定调以来,资本市场政策礼包不断。受此推动,上市公司也以行动表态,掀起了新一轮的回购潮。

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截至23日,已有120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累计回购金额将达到68.50亿元,其中38家为股东提议,82家为董事会预案。

在回购目的上,70家公司为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占比最多,45家为股权激励注销,其余5家目的为盈利补偿、市值管理或其他。

从公司方面来看,发布回购相关公告的公司中,53家为科创板,位列第一,其中不乏联影医疗、晶科能源(688223.SH)、纳芯微(688052.SH)、大全能源等多家科创50指数成分股。其余则是:25家为深交所主板,23家上交所主板,14家为创业板,5家为北交所。而在公司所属行业上,位列前5的是材料、资本货物、制药及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技术硬件与设备,分别为21家、19家、15家、15家和15家。

“对于处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创板公司而言,受到情绪因素、资金因素等多方面影响,整体的跌幅较大,部分公司股价也接近或处于历史的低位,科创50指数也处于年内的低点,而公司管理层作为内部人对于公司内在价值相比于外部投资者而言可能有更加直接的认识,在此阶段选择回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公司股价处于合理或者被低估的区间。”长江保荐相关人士表示。

“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开展市值管理、给予盈利补偿、维稳股价、稳定投资者预期及提振市场信心是A股公司进行回购常见的考量。由于科创板股价的成长性较强,所以股价的弹性较大。上市公司积极开展回购表明了上市公司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传递出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和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毕梦姌称。

与此同时,有不少上市公司在近日披露了回购进度。如国联股份(603613.SH)8月23日公告称,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159.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2%,支付的资金总额为1.3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该公司还表示,将按照既定回购方案在定期报告窗口期结束后继续实施(约)0.71亿-2.71亿元的回购。

微光股份(002901.SZ)亦在同日公告称,截至8月22日,公司已累计回购15.91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693%,占预计回购股份的比例为7.86%。

在毕梦姌看来,政策面的组合拳和7.24中央政治局会议“活跃资本市场”的定调一脉相承,上市公司的回购响应了政治局和证监会的号召,表明其参与的积极度在提高,也有利于激发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

但前述长江保荐人士亦强调,股份回购尽管短期对于上市公司稳定股价具有积极意义,但公司长期股价的表现则取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的当下,也需要结合公司基本面情况综合判断公司回购带来的意义。

三端发力激活市场

上市公司积极回购与政策的支持不无关系。作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措,8月18日,证监会在答记者问中确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表示将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对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形成有力支撑。

从投资端看,博时基金相关人士指出,放开险资入市,将为A股注入长期资金,有利于A股走出“慢牛”行情,也有利于增加居民财富。

“证监会致力将指数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范围,来吸引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另外,公募基金‘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和‘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将提升指数基金的开发效率,放宽公墓基金的投资品种限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毕梦姌表示。

融资端方面,广发证券董事长、总经理林传辉认为,证监会着眼上市公司,强调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责任,从分红、回购、并购重组等维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突出扶优限劣,对破发、破净的上市公司及行业,限制融资活动。并且,更注重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的同时,根据二级市场承受能力调节发行节奏。

除此之外,在博时基金相关人士看来,未来还可以从放宽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条件、完善退市制度等方面考虑,推进融资端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

“实践中,科创板准入条件并不低,大多数第五套标准企业在申报时的研发情况要明显高于第五套标准的要求。相较于港交所18A上市规则,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的筛选更加严格。同时,顺畅、完善的退市制度是全面注册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A股仍存在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不仅不利于投资者取得投资,更会影响经营良好的企业融资。”其补充表示。

而在交易端改革上,林传辉认为,短期内,系列举措的推出将对市场产生有利的直接影响,提振市场交易热情。通过下调证券交易经手费、融资融券费率多管齐下降低投资者成本,通过将ETF纳入转融通标的完善对冲机制、提升市场活跃度。长期看,通过提升资本市场交易机制便利性、推动更多金融期货期权品种上市、统筹提升A股港股活跃度、积极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联动等举措,将有助于更好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需要,合力营造更加健康规范的市场生态,持续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性价比指标来看,A股市场当前估值偏低。目前,政策蓄势待发,市场生态将持续优化,未来,市场活力、效率和吸引力均有望得到有效提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周一帆经济观察报记者

广州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电竞产业发展趋势。新闻线索请联系:zhouyifan@eeo.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周报
91805文章数 16027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