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男子信守承诺去战友家尽孝,9年后娶战友小妹为妻

分享至

本文为真实案件纪实,旨在:破解犯罪心理,捍卫正义人间!探查人性阴暗,杜绝犯罪发生!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一生行侠仗义,信守承诺,答应过的事情,一定会办到。

人们说,季布的承诺比黄金还要珍贵。

承诺轻易就能从嘴里说出,可如果这个承诺要付出足够大的代价,就并非每个人都能坚守。

1985年2月的一个夜晚,西南边陲,一场保家卫国的战役即将打响。

战场上生死难料,前一秒还是活生生的人,下一秒就可能血染沙场,马革裹尸,有来无回。

夜空下,山坡上,木棉树前,站着两个年轻的小伙。他们身上都穿着军装,神情严肃,仿佛正在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两人咬破食指,郑重宣誓,而后互望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往后多年,方海鹰始终不能忘记这一幕,他身边的战友叫胡兴龙,他们来自同样的故乡,一起入伍,一起赴前线,却没能一同带着荣誉回家。

安徽省铜陵市太平乡老兴村,有一户姓胡的人家,一家五口,2女1子。

1964年出生的胡兴龙,上有姐姐,下有妹妹。

父亲胡绍栋和母亲苏营根务农为生,家里的条件并不好。

胡兴龙从小就懂事孝顺,19岁那年参军,离家远行,父亲塞给他30块,他又退了10块回去,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二老在家好好保重。

来到部队,胡兴龙和比自己小1岁的老乡方海鹰成了无话不谈的战友。

同样从小就怀揣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两人在训练中互相加油打气,争先恐后,表现出色。

远离父母家乡,他们成了对方的精神支柱,亲如手足。被抽调随军赴老山前线后,两人在战场上历经多次血与火的磨炼,丝毫不敢松懈,时刻绷紧神经。

古来征战几人回?保家卫国的光荣背后是血和泪的艰辛,也许下一秒就倒下去,只能魂归故乡。胡兴龙不怕为国牺牲,可他担心自己一旦出事,远在老家的父母无人照料妥当。

方海鹰敏感地察觉到了胡兴龙的情绪,又一次军事行动即将开始前夕,他和胡兴龙来到木棉树下,郑重宣誓。

如果谁不幸倒在战场上,另一个活着的人,就去给牺牲者的父母做儿子,奉养老人一辈子。

生死之约,滴血盟誓,写下遗书,彼此交付叮嘱,已然是抱了最沉重的决心。

战斗打响后,方海鹰表现勇猛顽强,凯旋而归,荣立三等功,但他毫无获胜的喜悦情绪。

胡兴龙为了掩护战友,陷入敌人包围圈,激战中身负重伤,仍然拼死作战毙敌数名;退到悬崖边,子弹已打光,他和班长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向对面的敌人,纵身跳崖,壮烈殉国。

他获得了应有的荣誉,被追记一等功,可远在安徽的胡家夫妇,只盼着儿子能平安地归来。

得知儿子牺牲,两口子悲痛欲绝,他们流干了眼泪,日夜望着远方,幻想胡兴龙还能出现。

胡兴龙走了,方海鹰还在,因为战斗中表现出色,部队决定给他提干送他上军校深造。

方海鹰一遍又一遍回想那晚的承诺,做出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打算放弃这个机会,退伍回乡,如战前承诺的一样,去照顾胡兴龙的父母。

1985年8月,方海鹰回乡探亲,父母还没从看到儿子的喜悦中回过神,方海鹰就说了这件事。

父亲是老战士,很理解支持儿子的想法;母亲原本不太赞同,但方海鹰再三恳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方家除了他还有三兄弟,胡家却只有胡兴龙一个儿子,如今去了,他不代替尽孝的话,一来胡兴龙在天有灵,放心不下;二来,胡家父母的伤痛难以安抚;三来,他永远无法安心度日。

再三劝说后,母亲也同意了他去胡家当“替代儿子”的请求。

在家休息一夜,第二天上午,方海鹰就直接赶去胡兴龙家。

胡绍栋和妻子苏营根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听邻居说家里来了个穿军装的小伙,急忙赶回去看怎么回事。

看到方海鹰,两口子瞬间想起了牺牲的儿子,痛哭起来。方海鹰跪在地上,说明了那个“生死约定”,哭着喊:“爸,妈,我叫方海鹰,兴龙走了,我就是代替他尽孝的儿子!

他掏出胡兴龙的遗书、遗物,字字恳切,苏营根哭得难以控制,连连摆手表示不能让他这样做,她承受不起;胡绍栋则脸色阴沉,转身离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