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科教融汇聚合力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0
分享至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9日讯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并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者、践行者、参与者,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创新中必须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此背景下,如何深耕科教融合合力,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日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编著的《科教融合的实践案例与思考》,结合校(院)学部制改革案例,深入分析总结了科教融合的目的和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实现的方式路径等,完整系统记录了校(院)科教融合的探索过程、创新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果成效,凝炼形成系统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模式,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继续深化科教融合改革发展提供指导。

专著阐述了科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模式。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核心要义,主要是指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实质性兼容或一体化,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高级形态。科教融合的本质是通过“科”“教”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向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科学研究始终关注最新科学前沿,通过科教融合,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度安排使学生成为教师科研的伙伴,共同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效。科教融合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体现为不同的外化形式,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嵌入模式,指将国家实验室建在高校周边,由高校托管,国家实验室与高校开展密切交流合作和人员互聘互用。二是延伸模式,指在科研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高校,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三是协同模式,指高校与科研院所实质合并,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科教融合机构。

专著探析了科教融合的缘由。推动科教分离向科教融合转变,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选择。从国际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面向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如美国《21世纪工程大挑战报告》、欧盟《欧洲2020战略》、日本《创新2025》等,都对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科教融合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内来看,科教融合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当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原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通过科教融合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以科研支撑教育、以教育促进科研的协同效应,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凸显科教融合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优势。因此,科教融合是推动山东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融合汇聚形成全省主要工业学科领域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优势,支撑和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专著剖析了科教融合面临的现实问题。以科教融合的协同模式来看,高校与科研院所分属教育和科技两个体系,在财政供养、运行模式、管理体制、资源渠道、人员结构、服务对象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其融合过程也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是两者的目标定位存在差异,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是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在融合后的目标导向上会产生分歧。二是两者的经费来源渠道不尽相同,高校经费来源由财政生均拨款和学宿费、竞争性经费、社会捐助等构成,科研院所一般实行差额供养,不足部分主要来自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成果转化收入和“四技服务”收入等市场行为争取的发展经费,融合中难以推动双方财务管理一体化。三是两者的考核评价体系差别较大,对高校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等方面,对科研院所的评价,主要侧重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以及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等,对于融合后的评价指标较难明确。四是两者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明显不同,高校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能够潜心教学,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分配“大锅饭”和职称“终身制”等现象,科研院所中的科研团队和研究人员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有一种“狼性文化”,需要到市场上争夺资源、参与竞争,在团队建设上存在一定阻碍。

专著创新了科教深度融合的路径。路径一: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健全科教一体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优势,形成科教一体协同发展的治理架构,设置一套党政领导班子,统筹利用好教育和科技两类资源,建立统一决策领导、统一贯彻落实的管理运行机制,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统筹调配使用干部,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路径二:从推行学部制改革入手,实现院所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的协同优势,完善学部制管理运行机制,以学科为引领,整合学科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学院和研究所,组建成立实体化学部,打造教学、科研双轮驱动的科教融合新平台,明晰学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健全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路径三:从下放办学自主权入手,激发二级单位生机活力。按照“放”字优先、“管”字跟进和“服”字保障的要求,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把权力下放给二级单位,把资源配置到二级单位,把任务分解到二级单位,全面压实二级单位发展主体责任,充分激发二级单位的改革创新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路径四:从推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入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将其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优质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分段式培养,深入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逐步实现科研与教学平台融合、教师与研究人员队伍融合、科研成果与实验实践融合、科研项目与创新创业融合,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 王英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闪电新闻
闪电新闻
山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首发平台
166953文章数 2343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