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老兵再进藏(二)
张平
27日一大早,我们便起床洗漱。王常富又挨个给每个人做检测,结果都比第一天要好得多。王常富的血压也好多了,这让我松了口气。
用罢早餐,8点整,司机小张按照约定,准时到达酒店。我们上车后,朝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出发。
一路上,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车到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即“江河交汇处”),明显看到雅江水混,尼洋水清,让人不由想起了泾渭分明。但这里的“分明”要比“泾渭”更辽阔,更有气势。其水势平稳,无波无澜。在岗嘎大桥没有修建前,这里曾是雅江下游的唯一渡口,我曾多次从此渡江,经林芝前往拉萨。
不知不觉,车到“亚尼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更是风景独好,不由你不停车围观。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三位从北京进藏的逰客,交谈中,方知她们都是高中教师,当得知我们都是西藏老兵且在离开近50年后又重返故地时,立即显露出惊讶与敬佩之情,不住的追问当年往事。其中一位边抹眼泪边对我说:“叔叔,我当了多年教师,学生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使我困惑而无法回答,今天遇到你们,我才知道什么叫军人,什么叫付出,什么叫爱国情怀,回去之后,我会把此次在西藏的所见所闻告诉学生们的。”临别时,她们硬拉着要和我们合影,我也颇受感动,仿佛就在此刻,我突然感觉到作为一名西藏老兵的自豪和荣光。
大约12点,我们来到大峡谷入口处,用罢午餐,乘坐着景区大巴,开始进入真正的“大峡谷”。
“大峡谷”景点甚多,这里择其重点与战友们共享——
南迦巴瓦峰——在西藏被称作“众山之父”,地处喜玛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脉和横断山脉交汇处,海拔7782米。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一年有300多天不露真容,所以也被称作“羞女峰”,它像一个害羞的少女,总是遮着一层薄薄地面纱。偶尔一见尊容,那是很幸运的。我不禁问小张:“今天浓雾很重,拍到的照片什么也看不清,怎么办?”小张胸有成竹:“我这里有,发给你。”说着便把一张圣洁的图片发到我的手机上。哇!我不禁惊呼一声:“太美了!”
千年古桑——这是在第二个景点上看到的奇观。一棵千年古桑方圆大约百米,把周围罩得遮天蔽日。据说这是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亲手所植,自那以后,雅鲁藏布江下游才有了蚕桑业,才有了丝绸锦缎。是否属实,已无法考证,但一千多年来,这个传说与这棵古桑一直保留了下来。它见证着藏汉两个兄弟民族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也见证着这种情谊犹如这棵古桑一样万古长青,枝繁叶茂。
情比石坚——在第三个景点上,又一个奇观震撼了我:只见一尊巨石从中裂开一道口子,其间生出一颗硕大的桃树,此树枝叶茂盛,把大石罩得严严实实,似乎向世人诉说着什么。果然,旁边不远处有一石刻,讲明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藏族小伙阿尼达,因母病重,听说仙桃可以治愈母病,于是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桃树王寿多。阿尼达英俊善良,桃树王寿多的两个女儿同时爱上了他。美丽善良的妹妹在父王面前帮阿尼达讨得仙桃,并倾诉了心声。姐姐拉玛心生嫉妒,狠心地将妹妹连人带桃一并压入巨石之下。千年过后,妹妹的灵魂与仙桃的生命力一起顶开了巨石,并在其缝隙中生根开花,期待着再次结出仙桃送给阿尼达。这个故事反眏了生命与爱情的力量是压不住的。于是,后来者给这一奇景取了个感人的名字——情比石坚。据当地人讲,你若顺时针绕石三圈,即可找到心爱的另一半。已婚者,也会幸福一生。
峡谷涛吼——快到大峡谷最后一个景点时,还未下车,远远就看到雅鲁藏布江流入一处狭窄之谷。一阵涛声惊得我睁大了眼睛,下车后,人流不断涌向下坡,急于与雅江亲近。来到护栏旁,只见雅江在此处犹如一群脱缰烈马,争先恐后,朝着下游狂奔。再听那涛声,仿如千年锁龙,冲破藩篱,怒吼而出。那吼声,撼天地,泣鬼神,动五岳,摇三山,山岳刹那崩颓,风云瞬间变色。一霎时,震耳欲聋,身躯欲抖。我立即拿起手机,录下这震撼的一幕,发至群里,老兵们久未见雅江雄姿,一个个不由自主的发出感慨——
- 陈光建战友诗曰:
怒涛翻卷吼如雷,
揭地掀天势雄浑。
英雄本色当如此,
似见当年红师魂。
- 原31团副参谋长杨林祥动情挥笔:
你从亘古时代走来
捧着天边的祥云
捧着醉人的青稞酒香
捧着雪白的哈达
捧着天堂的繁星月光
穿越高山峡谷
朝着大海的方向
一路欢歌高唱
奔腾着万年的粗狂
……
犹如雪原汉子高亢的呐喊
把梦想传唱在远方
峡谷涛吼是我此生见到的唯一可与黄河壶口媲美的壮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又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西藏各民族的母亲河。一江一河,其雄姿、其气势、其吼声,何其相似。
7月28日,是我们到达林芝的第三天。按照事前安排,这一天要到鲁朗小镇游览,这里是西藏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我们的统帅到西藏视察时,曾专门到过这里。
起床后,王常富照例给大家做了血压、血氧测试,一切皆好。于是在酒店用罢早餐,乘车出发。
一路上,司机小张与我们相谈甚欢。上了318国道,小张说,今天要过色季拉山口,那里海拔4728米,你们几位都是七旬老人,不知是否受得了?我说,只是路过,应当没问题。权当为后面的行程作准备。
大约50分钟,车到色季拉山口,这里逰人车辆甚多。一下车,立即有头晕之感,于是扒着墙壁,缓慢前行,在一处标志下拍了张照,匆匆离开。常富和传杰他们毕竟年轻几岁,我和老伴上车几分钟后,他们才回来,看样子状态不错。我问:“有何感觉?”回答是“没事。”
离开色季拉山口,车辆一直下行,约20分钟后,车辆行至一处叫做“鲁朗林海”的景点。站在观景台,我不禁“哇”的一声,这地方太美了。于是拿出手机,录下此景,发至群中,与战友共享。
快到鲁朗小镇时,车辆依旧下行,远远就看见一栋栋漂亮的藏式楼房连成一片,大有世外桃源之风韵。车至鲁朗乡政府广场,正遇工作人员下班。我问:“这里海拔多少?”他们说:“3400米。”哦,怪道来我一下舒服多了。这里虽比林芝高出600米,但感觉尚好。估计我们到山南、拉萨应当没有问题的。
小镇虽美,但少有人,我不禁发问:“怎么没人?人去哪儿了?”一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现在是避暑胜地,每年5至9月,内地逰客便托家带口自驾到此。7至8月,逰人更多,白天自驾出逰,晚上返此居住,所以白天很难见到人的。”哦,原来如此。
司机小张介绍说,这里有一家餐馆,石锅鸡很好吃。我们便直奔而去,尝罢之后,确实好吃。这家老板是当地藏民,做出的石锅鸡味道就是不一般,一个石锅鸡,让我们五位老头老太太吃得个干干净净。
返回路上,群主张国胜发来微信,建议我们到林芝卡定沟去看看大瀑布,并发来他今年3月在那里逰览的照片,我一看确实很美。但问了司机,小张说,不在一个方向。考虑到明天还要到加朗米一线,时间来不及了,所以只好放弃。虽然遗憾,却给回红军师旧址留下了足够的时间。西藏的美景太多,肯定是看不完也看不够的。只能选择重点按计划进行了。
回到林芝,已是下午四时,时间还早,小张问:“还去哪里?”我说:“去看看52师,还有115医院和毛纺厂。”我之所以要去这几个地方,因为当年11师演出队到林芝演出时,这几个单位是必去的。尤其是52师(现在叫52旅)与11师一南一北驻守在雅鲁藏布江两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69年,52师刚进藏,11师演出队便由政治部主任李向广带队前去慰问,52师张师长及全师部队给予了热情接待。1970年,我们带着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再次到此。1973年,一台由16人演出的晚会在52师连演三天,受到高凤山政委及全师官兵的热烈欢迎。所以,既然到了林芝,我一定要去看看。
路过52旅大门,那怕只看一眼,我也就知足了。115医院已搬到山下,路过一看,果然气派。但我们还是到了它的旧址,拍张照也觉欣慰。毛纺厂已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只看了看大门,也算到此一逰。
下午5时回到酒店,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的加朗米之行。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视频除有标识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平:笔名弓长。陕西乾县人,1966年入伍。曾任十一师炮团宣传干事。1972年开始写作。数十年来,先后发表并出版文学、新闻作品30余万字。著有“弦板腔记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